家委會變“劫”委會,每位學生要交200元班費,應該交嗎?你們有沒有交過班費呢?

程俊談教育


我們也交,孩子學習用的資料和作業本都不用買,只要在合理範圍都能接受。


彤喵喵


先不說誰沒有交過班費這件事情,通過我朋友的事大家一起看看吧!

朋友當班主任已經有十八年了,六屆班主任,每屆都只收兩次班費,一次是初一運動會期間,班級聚餐一次,學生一起包餛飩,另一次是畢業座談會,學校發的經費不夠用,要佈置教室,大家一起座談。每次費用都是班委收取,學生自願交。當我問朋友,這樣做合適嗎?他是這樣回答我。“學生之間本來就有貧困差距,有的家庭比較困難,你統一收取,孩子交不上,很傷自尊心的。我剛出來的時候,到學生家訪,就看到,你只有無意思的去幫助,學生會接受。就拿初一包餛飩這件事情來說吧!孩子們把班費交上來後,肯定會不夠,我再補上差值。然後他們自己去準備材料,我給他們提供調味品,給他們提供電磁爐,鍋。還要教他們如何包餛飩,整個過程,是很繁瑣,增加自己工作量,但這樣做下來,起到作用特別大,孩子感覺老師很有親切感,溝通時候有什麼都要給你講,師生關係特別融洽,同時也鍛鍊了學生動手能力,協作能力,班集體凝聚力也增強。在別人眼裡我是有點傻,但在孩子們眼裡呢?我是什麼樣的?你覺得呢?”

朋友的話一直給我很多感悟,就拿班費來講,我們每個人從小到大都有交,但我們這成長過程中,所教班費都是用在做有意義事上。記得初中元旦晚會時,班上搞活動,就是去買氣球🎈,買彩紙,大家一起動手來佈置,沒花幾個錢,難道現在氣球🎈,彩紙都趕上豬肉🐷價格了?50個人班級,一個人200,大家算算是多少錢,我都搞昏了,什麼時候物價上漲這麼快!

再看看,微信裡說的,平均不到200每人,但至少也是160嘛,50人多少錢💰。唉,這樣做有意義嗎?真的不想評價任何人,任何事!這樣裝的教室對孩子們學習有特別高的進步嗎?如果有,作為一個家長我馬上舉雙手交,而且雙份!

錢,交不交,給孩子溝通,把可能出現情況給他分析,從自身出發這個錢,我一定會一毛不拔,但從孩子出發又不得不交。真是“被綁架班費”!

給孩子溝通時候,要給孩子表面態度,也會給他說,只有你努力去提高成績,改變自己,才能讓這個“綁架班費”物有所值!

人生有很多不如意,但我們一切為了孩子!希望通過這個不合理的“綁架班費”,讓孩子理解家長,懂得家長的關愛!這樣這個“綁架班費”就交得物有所值了。





書中良緣


我們一學期班費基本上五百左右。給老師買禮物,老師獎勵考試考好的孩子的禮物,元旦買吃的喝的,佈置教室,每學期都要換的綠植,全部都是我們出。家委會餿點子特別多,變著花樣花錢。拿我們的錢買東西送給老師也是他們送。好人都給他們當了,我們只能當冤大頭掏錢


520帥寶


我家孩子初一剛讀一個學期,班費已經用完將近兩千了,說明一個人兩千,還有就是學校老師要買的學習資料也有一些算在班費裡邊,但我覺得資料費其實用得不多,所以題主說的劫委會在我家孩子學校名副其實,我相信很多家長有怨言,但都不敢明言


三葉草107905836


你們這算啥,朋友的孩子才上初中,開學就交了一千。沒過兩月,說班費沒了,又叫交了一千。家長群裡沒人提,你是交不交了……有些家長稍稍提點意見,家委會幾個家長馬上群起而攻之,實在理站不住理時,就立馬把老師給抬了出來,你說能怎麼辦了……


遁悟6


在我上學的時候也交過班費,但是沒有這麼多,那時候可能一個學生一年是50塊。那麼為什麼是班級裡面要收班費,我個人覺得收一點班費還是值得的,

因為對於一個班級裡面總是要用到錢,比如說教師節要給老師們送一些禮品或者是鮮花,這都需要有班費。再比如說同學們長期在一起出去玩一下,或者活動一下,這也需要錢,

所以我個人覺得,一年交200塊錢,班費並不貴。而且很多學校很多地區很多班級都是收班費的。即使我們上大學以後還是收班費的,因為班裡面經常要組織一些活動。

那麼就要aa制。現在工作以後,有一些也需要。收取一定的費用。對於一個選手來說,尤其是現代的學生來說,200塊錢根本就不算多,所以我個人還是覺得該交的就交,

因為這些錢至少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因為對於學生班幹部或者是班主任來說,對於這些點錢也看不在眼裡,這些錢95%。

無限制百分之百的都是用在學生的日常開銷或者是用在活動上面。並不是說老師白靜一部分錢進行截留。

因為我相信對於一個老師來說,這點錢也看不在眼裡,50個學生每人200塊錢,也就是1萬塊錢而已。老師完全沒有必要為了這1萬塊錢而擔名譽。

同時呢,我更覺得學生只加同學之間還是多出去活動活動,這樣有利於同學感情的發展。尤其是對於大學生來說,是打的,參加活動可以有利於增加社會閱歷。


體制公文寫作大講堂


我從兒子小學三年級開始,就一直擔任家委會成員,每年都得貼不少錢和時間參與、幫助老師的管理,內心深處誰不能說是完全無私的,也希望能通過家委會多與老師接觸,但最多的還是想和孩子們多點了解,至少我們的家委會所有工作都是問心無愧的!


閻振鴻


我也是家委會成員 我們班可以說沒有班費 如果有活動的話大家報名 然後費用均攤 剩下的零錢前幾次都在活動群直接按人數搶紅包消耗了 現在手裡還有幾十塊錢是孩子們有撿到錢交給老師的 老師做了記錄然後統一給我 之前班級的整理箱也是用這錢買的 鼓勵孩子的小禮物有班主任帶上一屆剩下的 也有現在家長單獨贊助的 但是老師從來沒要求過贊助 如果以後有其他用錢的地方 再根據情況均攤就是了 兩年來一分班費沒收過


大麥茬兒


其實我是贊同收班會的。我女兒的學校發的只有書,沒有課外輔導資料,作業本好像也沒怎麼見過。有了班會費,可以統一買輔導資料和一些閱讀書籍。有時他們會買一些小禮物做獎品,獎勵班裡成績好的或是表現好的學生。

從一年級班會費是50到現在是200,一個學期升一次,並非想質疑,只是如果可以一個學期公開班會費的開支明細,大家都比較清楚,相信也是贊同收班會費的。


肖豆丁


社會發展這些矛盾是必然的,大家的思想都不一樣了。我朋友是個小學老師,剛去當老師就要做班主任,早上早早去學校,下午六點才能動身回家。開個家長會要提前花一個晚上做好PPT,一個晚上寫好發言稿,然後再一個晚上開家長會,問他為什麼不在白天開,他說白天占課時。很多家長上班也過不來。每天還要回應家長群裡的諮詢,每天都是忙到十點才能洗澡休息。而且教學也有各種奇葩規定,小孩子不能處罰。典型的例子就是:一個孩子上課睡覺,所以讓他罰站站到最後面,第二天老師就被通報批評了,因為不能這樣處罰孩子,罰也只能站在自己座位。那問題來了,站在自己座位擋住後面學生的視線了,怎麼處理?不處罰,就讓他睡覺,其他孩子跟著睡,誰知道真睡假睡。 案例二:他的一個同事,孩子上課調皮搗蛋,影響別人上課,老師罰馬步五分鐘,孩子回家告訴家長,家長直接投訴,老師記大過。老師跟我朋友講,記我大過可以我認,只是以後這個孩子在我這門課成績不理想的話,別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為什麼會有家委會,這是必然的產物,老師不敢過多的干預學生,更別說涉及到經濟方面了。我覺得除了校服統一其他的沒必要統一。什麼都統一了,孩子看不到差距,就不知道差異。這個跟攀比是另一回事。在學習用品之類的方面,我覺得都應該家長帶孩子去買,你給孩子說實用就可以,那孩子會接受這個想法,你要是跟孩子說,買好一點買貴一點的的,那攀比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

家長也好,老師也好不管什麼時候,對孩子的教育關鍵是讓孩子明白在學校最大的事情就是聽老師的話學習。當然有時候作業多了,孩子做的慢,做到很晚做不完可以讓孩子休息,明天跟老師講,太晚了,所以讓孩子睡覺了。但是家長也要看看為什麼做不完,真的是作業多了,還是回家後孩子在玩,或者有報別的培訓班確實沒時間。

總之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為了一切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