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所帶來的的安全問題,博物館該如何面對

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場大火,不僅讓當地人民背井離鄉,空氣中煙霧瀰漫,還給加州的文化機構帶來了威脅。2019年10月底,美國洛杉磯山火爆發,迅速蔓延至離蓋蒂藝術中心(the Getty Center)不到1英里(約1.6千米)的地方,里根總統圖書館(Ronald Reagan Presidential Library)也因此危在旦夕。當自然災害對博物館或者類似的重要機構造成威脅時,人身安全固為第一要務,消防員奮力滅火,急救人員處理醫療問題。

但緊隨其後,另一種不同的急救人員抵達現場,那就是藝術緊急救援服務(EMS for art)。

全球變暖所帶來的的安全問題,博物館該如何面對

左:加州聖貝納迪諾火災;右:蓋蒂別墅

“這有點像抵達現場保證(藝術)藏品安全的救護車一樣,及時救護藝術品,隨後進行修復手術。”傑西卡•昂格爾(Jessica Unger)說道。她是非營利性組織“保護髮展基金會”(Foundation for Advancement in Conservation)的緊急項目協調員。該組織培訓博物館員工以及機動志願者小隊如何清理受損的作品、如何分類,包括除塵、防黴、防滲色等。相比火災,藏品在遭受水災後更易於保存下來,但是許多經歷火災的藏品還是可以挽救,最終可以修復。

昂格爾說:“我們顯然已經認識到我們組織在危機應對層級中的位置,我們總是尊重那些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的一級應急人員,對他們的工作非常感激。但我們也認識到,在這種情況下,能保護遺產也相當重要,因為這些機構裡有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藏品,這些藏品講述著人類的故事。”

通常來說,大型博物館都有全面妥當的應急預案。蓋蒂藝術中心建築群的設計就充分考慮到了防火性,而其周邊的廣場和空地也是考慮到了阻燃性而設計的。蓋蒂藝術中心的防護措施非常完善,即便周圍地區已經疏散,火勢很快逼近館內那些不可替代的藏品時,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也沒有絲毫退縮,他們發佈了一篇內容詳盡的博客,向關心此事的支持者們解釋“為什麼蓋蒂藝術中心是火災中最安全的地方”,消防隊員甚至把蓋蒂中心當做休息區,在其中的咖啡館吃飯。

附近的蓋蒂別墅(Getty Villa)是一座收藏古希臘古羅馬藝術品的博物館,雖然沒有受到這次火災的威脅,但也有相同的保護措施。建築外部是防火材料,與蓋蒂中心一樣,也設有灌溉滅火系統,而且設有現場水箱補給用水。定期對周邊木叢進行清理。蓋蒂別墅隔壁就是一家消防站。

“我們定期與消防人員進行培訓,每年進行緊急演習,”蓋蒂中心的發言人朱莉•賈斯科爾(Julie Jaskol)說,“藝術品在裡面是最安全的。”

有些防火措施顯然是老生常談:今年早些時候,里根總統圖書館採取的一種措施就是租用羊群來啃食周邊危險易燃的木叢。

不過,許多規模較小的博物館和美術館,並沒有這種級別的防護基礎設施。這就需要外界團體為它們提供幫助。昂格爾牽頭為這些機構組織了培訓項目,告訴他們如何做好準備,以及在緊急情況下應優先保護哪些東西。該基金會也與急救人員合作,提醒他們展覽中的潛在危險,例如在自然歷史展覽中,防腐化學品可能對消防員造成危險。

位於芝加哥的“保護中心”(Conservation Center)是一個保存和修復畫作、珍稀書籍和古文物的組織,也設有一個24小時待命的救災小組。在接到通知後,他們會被派至自然災害受災現場,保護和搶救藝術品。他們的客戶中有博物館,也有一些收藏家。在2012年颶風“桑迪”肆虐期間,他們轉移了超過2000件藝術品,其中包括切爾西畫廊區(Chelsea galleries)的許多藏品,並且,用他們的話說,還對這些藝術品進行了“分類”。2005年颶風“卡特里娜”過後,他們為許多博物館、大學和其他收藏機構中修復了5000多件藝術品。

目前,聖巴巴拉藝術博物館(Santa Barbara Museum of Art)目前正在進行大規模翻修,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要提升博物館的備災能力,包括升級安保系統,溼度控制管理以及增強防火能力。博物館副館長兼總策展人艾克•康(Eik Kahng)說:“工作人員清楚最有價值的藏品是哪些,清楚應該優先轉移哪些藏品保護它們免受傷害。”(其中一些重要的希臘和羅馬的古文物目前正好外借給蓋蒂中心展覽,因此這些古文物將繼續留在在蓋蒂中心直至原館翻新工作結束。)

在過去的自然災害事件中,聖巴巴拉藝術博物館幫助當地私人藝術收藏家存放他們的藏品,以便在疏散期間安全保管這些藏品。“在兩年前托馬斯山火時,我們的工作人員設法找到了幾十件藝術品,並安全存放了起來,”康說道,“我們當然不希望近期內再發生這樣的災難,但我們承蒙關照,將會一直向博物館大家庭以及其他朋友敞開善意的大門。”

隨著氣候變化日益加劇,藝術品的撤離和修復工作也變得愈發頻繁且難以預測。風暴通常比以前更加溫暖,持續時間也比以前更長,火災問題也變得更加嚴重。“我們越來越意識到這些問題帶來的風險,因此希望能向人們提供資源,讓他們更好地為這類事件做好準備,畢竟這類事件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了,”昂格爾說,“災難過後,失去了那些無法替代的珍貴文物會讓人感到更加失落。”

翻譯:杜靜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