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江西中考,學生應該做些什麼?

用戶5382715979174


開學前應先按計劃把七八年級的內容系統複習該背的背,該做的做,遇到問題向老師請教,開學後把新課及時鞏固到位,這樣心理就踏實了。


修河之戀


中考對於學生來說,是一個分水嶺。

進入高中就意味著需要繼續刻苦學習,爭取考上理想的大學;如果因為成績原因,只能去專科學校進行職業學習,就要考慮什麼樣的職業適合自己。“一顆紅心,兩手準備”這是沒有錯的。

江西中考考生處境比較艱難,畢竟升學率只有50%多一點,也就是說江西考生只有一半的幾率進入高中學習。但是,做為學生來講,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學習,無論最後結果是什麼,現在都要努力學習。

由於距離中考時間已經非常接近,學習和生活各方面都需要調整到備考狀態。

1、放下包袱,輕裝前進

想要考出好成績,就要先釋放心理壓力。過度緊張和焦慮對考試和學習沒有幫助,只會影響自己正常的學習和休息。

2、作息時間調整

考試狀態會影響考試時臨場發揮。臨近考試,需要把大腦興奮時間調整到接近考試時間。這就要調整作息時間,把複習做題放到白天,晚上,看書加深知識記憶。適當的體育鍛煉有助於更好睡眠,更好休息,以便保持白天學習精力。

3、複習方式調整

增加刷題量,降低刷題難度。中考複習後期,主要還是查漏補缺,再去扣難題意義不大。這樣,既可以增強自己考試信心,又能增加答題熟練度,有利於提高考試答題準確性。

4、複習內容調整

複習重心要從理科轉到文科。俗話說“臨陣磨槍,不快也光”,指的就是臨考之前的文科學習。

記憶性知識,都有遺忘規律,重複學習,能把遺忘的知識找回來。對考試提分,考前文科學習要優於理科做題。

無論自己的學習程度如何,都需要全力以赴去應對即將到來的中考。兩手準備不等於學習可以鬆懈,“一分耕耘一份收穫”,現在的每一分努力,都會有回報。


一本正經就是裝傻


剛好本人在江西,江西中考每年命題難度變化不算太大,每年中考時間在端午節前,時間為三天。針對中考的特殊情況,江西已決定初三學生提前開課。在很大程度上將疫情對中考的影響降到最小。看這種情況,中考應該不會推遲。

那麼這個時候學生該做什麼?

首先配合學校和老師,好好學習,認真完成各科老師佈置的學習任務。

其次,不該接觸的不要去接觸,比如網絡遊戲,手機,電視機之類的東西,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學習上,多做幾套模擬試卷總是沒錯的。不要侷限於課堂上,老師們佈置的學習任務,要學會主動學習,主動找模擬試卷練習,分析出自己有哪些知識點不清楚或者還沒有掌握,這一點很重要。

第三,如果還有很多知識點不懂,不瞭解的話,如物理,化學,數學,這些個拉分大科目,不要猶豫,發揚厚臉皮精神,一定要瘋狂的去找老師,問清楚,讓老師給你講清楚。這一點也根重要

第四:如果你特別偏科的話,這應該是很多初中孩紙的通病。不要猶豫,該放棄的放棄,有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我10年前的中考就是放棄了英語,一樣考上了縣重點高中的重點班。120分卷,考了60。

祝你考試順利。


小道1


複習策略

  01 知識梳理要到位

  梳理基礎知識要注意不同類型知識採取不同的方式,以獲得更好效果,例如:第2、6、7、8、10、11單元屬於元素化合物知識,應以建立“存在→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用途→製取方法”知識線索,側重物質宏觀性質、物質變化、反應現象及用途和製備的複習,可用知識清單或思維導圖等形式進行復習;第3、4、5單元主要涉及化學用語知識,複習時應注意在實物或模型或反應的背景中理解符號的含義和符號的表達,特別注意規範表達;如第3、5、9單元主要涉及概念原理知識,應以典型實例為模型理解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第4、5、9單元涉及了化學計算的相關類容,複習時應注意對典型例題的理解和規範表達。

  02 體系建立要完善

  複習的過程主要是建立知識的多角度聯繫和邏輯關係,以便於知識的理解和提取,這就需要從建立知識體系的角度著手。除了按單元梳理知識的常規形式外,應特別注意上下冊教材知識的重構,例如:碳及碳的化合物知識內容分散在了第2、6、7、11、12單元,複習可以“C→CO→CO2→H2CO3→CaCO3/Na2CO3”為主線結合各物質的生成與反應串起知識體系;又如:氣體的製備涉及氧氣、二氧化碳、氫氣等內容,它們分散在第2、4、6、7單元,複習時可從原理、裝置、步驟、淨化角度串起主線進行對比分析。另外,近年中考的一個新特點是關注了多個層面知識的形式串聯,例如:從變量控制的角度將燃燒條件實驗、石蕊溶液與二氧化碳作用實驗等串聯考查。複習時,應在分析近年試題的基礎上,選擇相關主題進行全教材的知識體系構建。

  03 重點題型找規律

  重慶中考試題知識點覆蓋面大,但不難發現諸如綜合計算、實驗探究、框圖推斷、工藝流程問題等是考查熱點,如酸鹼鹽的性質、用途、氣體的製備、化學用語、化學計算、化學實驗、物質的鑑別與除雜等,因此應結合專題複習形式突破重點。

  04 迴歸教材找原型

  中考命題的形式多樣,體現創新,但都是有據可循的,即源於教材內容,限於考試說明。複習時應重視教材實驗、圖、表、課後習題、學生實驗活動等內容。以教材實驗為例,應梳理各章實驗,以“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及表達”為框架進行分析。

  05錯題複習補漏洞

  對總複習過程中所訓練的習題、套卷要有意識整理保存,對錯題進行分析,複習相關知識點,訓練同類習題。錯題複習是最便捷的查漏補缺形式。

  06套題訓練促應試

  在總複習過程中,應重視點的複習,與套題的交叉訓練,尤其在總複習後期,套題訓練對提分是最直接有效的,因此選擇與中考接近的全真模擬試題成為最關鍵的因素。一般高質量的模擬題連續訓練6~8套,認真分析總結應試情況,並作出行之有效的跟進策略,就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

  高分突破

  關於中考應試,寧曉強老師提醒要注意幾個關鍵詞——書寫規範、先易後難、計算題有過程、推斷題要檢驗、實驗題扣目的(答題方法要三段操作、現象、結論)、大題看整體。

  考前該怎麼複習?

  ● 第一,教材的2、6、7、8、10、11、12單元要過一遍,那裡好多地方可能被你忽略了喲。

  ● 第二,把老師最後教給你的方程式複習再寫寫。(不是看看喲,看的時候你覺得都會寫)

  ● 第三,還有些要記憶的知識點再過一遍。(要是有人抽背就完美了)

  ● 第四,看看所有教材上配圖的實驗,回憶一下每個實驗有何現象,得出什麼結論,有什麼注意事項,這也許會幫助你超常發揮喲。

  ● 第五,看看你的錯題集吧,會讓你回憶起很多。


哈爾濱數學教師宋鵬程


不管是面對何地的中考,我感覺學生首先要擺正心態,不急不躁,發揮出自己最佳水平。

二就是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保持好精神狀態才能應戰。

三是通篇掌握所學知識後,在自己的薄弱科目重點聯繫幾遍。

總之是踏踏實實的溫習,就會有好的回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