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只要印鈔票,就可以輕鬆換取別國的物品資源,這和“白拿”有區別嗎?

車趣邦


美國印鈔換取別國資源——已經大打折扣了,除了幾個幫兇國家和大國不爭氣外,其他大小國家都不怎麼鳥他了,大國畢竟是心甘情願上人家戰車,怪不得老美,只能怪自己糯米。


常綠葉


美鈔在本國流通交易,就不是白拿,在國家間交易,基本看作白拿,因為美鈔是美國的法幣,他有權印鈔,等於拿紙換別國的物品資源,只不過別國在這些美鈔到手後,也能去另一個國家換物品資源,對於別國來說,美鈔只是箇中間載體,所以美國會不惜一切代價維護美鈔的國際地位,只有外流通,才能保證他國內的印鈔輸出,換回物品資源,其實他就是根據全球的發展,物質資源的生產和存量,不停地適當多印多發,流向全世界,物品資源流向美國國內,以供自己享用。

這種好事每個國家都想幹,但是真的幹不成,因為你的錢外國不買賬,不收,因為收了就砸手裡了,變成廢紙,等於白送東西給你,誰那麼傻呢。一個國家的法幣只有受到大部分國家的認可並能流通,才有國際價值,不然只能在本國內有價值。貨幣的國際價值是需要這個國家信用來擔保的,誰被國際接受的越多,誰就能多輸出紙幣,能做到數額最大的就是美國,國際貿易結算用幣,美國一家獨大,後面是歐元,英鎊,日元,人民幣。其他的國家幾乎沒有機會和能力。


驛動星期六


老師說的有道理,但不全對,政府無休止的印鈔票,用美元到外國買東西完全可以,但外國拿美元也可以到美國購買任何商品,如超量印鈔票,可能引起通貨膨脹,使美元貶值,所以美國用印鈔機換別國貨物,並不是白拿,要用本國商品換回美元。但美國會用此辦法佔世界各國很大的便宜,就是所說的,薅世界各國羊毛,就是這個理。


baba159057331


我不認同這個說法,美國印鈔票,輕鬆獲取他國物品資源,這並不是白拿的。想要得到他國物品資源也是需要等價交換的,美國也不例外,難道美國敢硬搶他國物品資源嗎?

美國經濟和軍事強國,正因為美國的經濟強大和軍事強大,在二戰後美國完全稱霸全球,當美國稱霸之後的美國開始伸手向世界各國擼羊毛了,扮演了一個世界警察的職位,其次美元也成了世界通過的貨幣了。


可想而知美國扮演世界警察的職位,是需要交保護費的,名義上就是我保護你的安全,但你必須要向美國交一定的保護費,全球各國都出錢為美國經濟做貢獻。

既然美國稱霸全球,是全球的警察,美國當然要把自家的貨幣定義為全球流通貨幣,全球各大國家都可以自由流通美元。

從這裡可以得知,美國扮演世界警察這裡可以從全球各大國家擼多少羊毛?另外美元又是全球流通貨幣,這裡又可以在全球擼多少羊毛呢?就憑藉這兩點,美國已經稱霸幾十年時間了。

但隨著近幾年美國經濟的衰弱,言而無信,全球到處惹事生非,同時也隨著全球各國逐步強大起來,美國的國際地位逐步下降。

部分國家開始逐步脫離美國的掌控,開始棄美元化,給美國狠狠的上了一課。直接告訴美國,現在是21世紀了,並非是二戰時代,今非昔比了。


上面瞭解美國曆史之後,再來看回答你問題,美國印鈔票,輕鬆獲取其他國家資源物品時代逐步結束了,這只是代表過去的美國,現在的美國並沒有這麼風光了。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美國想要中國的物品資源,即使美國不管印多少美元出來,跟中國沒有關係,美國想要我國商品,肯定要出錢購買,不然會免費送給美國嗎?這是不可能的事。

我國使用的是人民幣,並非使用美元,人民幣與美元是兩國貨幣,人民幣是不受美元的流通貨幣而產生影響的,這就是最簡單的道理。

綜合以上分析得出答案,美國印鈔票,白拿世界各國資源物品時代已經成為歷史了,如今的美國想要其他國家的資源物品是需要等價交換的,不會白白送給美國的。


老金財經


首先,美國貨幣並不是美國財政部,而是美聯儲,美聯儲雖然具備央行的職能,維持國家經濟平穩和金融市場安全,然而美聯儲並不是國家機構,而是一個第三方機構,但是它擁有貨幣的發行權。

其次,我們簡單說一下美國貨幣發行,通常美國缺錢了,財政部沒有權利直接印鈔,而是隻能通過發行國債募集資金,國債發行後,美聯儲就會印刷相同數量的貨幣買下這些債權,然後根據市場情況,把一部分國債拋入市場,其他金融機構和國家買入國債持有,這也是美聯儲才是美債最大持有人的原因之一。

最後,貨幣不能隨意發行,任何國家央行都有發行貨幣的權利,然而很少有國家濫發,因為貨幣超發最直接的結果就是通貨膨脹,這簡直是摧毀經濟的武器,我們可以想想津巴布韋等國家貨幣,真的是錢不如紙,可能幾箱錢只能買一斤水果,甚至出現以物易物,貨幣將失去公信力,這對一個國家來講就是災難,所以貨幣並不能隨意發行。所以夢想通過印鈔來購買物資只是一個美好想象。

我是Roseview財經,更多問題敬請關注,歡迎一起交流討論,希望對您有幫助。



Roseview財經


表面看,確實像在“白拿”,而事實上,這背後的關係,可複雜了。

貨幣,就其本身而言,並沒有價值,就是印出來的紙。然而,同樣是印著圖案,花花綠綠的紙片,為什麼津巴布韋幣還不如衛生紙值錢(1 人民幣約等於 8693940286),而美元則成了硬通貨?世界各國,無論與美國友好或敵對,都離不開美元交易體系呢?

很明顯,美元硬通貨幣背後,除了美利堅強悍的軍事威懾力外,更有著其巨大的經濟體量和獨佔鰲頭的黃金儲備撐腰。

大家都知道,美元成為全球無可爭議的全球硬通貨幣,還是二戰後的事兒。那之前,大航海時代的葡萄牙銀幣、西班牙銀幣、荷蘭盾,近代的英鎊,都曾依靠著強大的國力和某階段內本國在貿易圈子裡的統治性地位,當過世界通用貨幣。只是,隨著各自國家實力的衰微,最終還是讓位於後者罷了。

上世紀四十年代,昔日的歐洲各大帝國的無限榮光,基本都被二戰打成了過眼煙雲。1944年7月,西方國家的代表們被美國召集到了新罕布什爾州佈雷頓森林鎮,開了個大會。會上,美國人提出了戰後新世界新秩序方面的經濟規劃,“佈雷頓森林體系”應運而生。

之後的幾十年,直到上世紀70年代初,在國際上,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成了固定比例,美元與黃金掛鉤,世界其他貨幣再與美元掛鉤,且僅限定於上下1%的波動。

後來,即便石油危機後,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美元對黃金變成了浮動比,但大致的形式還是如此——美元對黃金,各國貨幣再對美元。全球交易市場上,諸如石油、糧食、軍火等大宗貨物,幾乎全用美元結算。

最明顯的,就是當今的“石油—美元體系”,這兩者之間一旦有了異動,全球的經濟和股市都不可避免的會被牽連進來。具體怎麼回事兒,大家可以多關注最近這段時間的國際新聞。

更有早年薩達姆時代的伊拉克,現在的伊朗,都曾試圖找機會繞開“石油—美元體系”。結果,薩達姆和伊拉克被折騰了個身死國衰,伊朗被認作了“邪惡軸心”,長期面臨著封鎖、威脅、制裁,多次險些直接引發美伊之間的軍事對峙。

說到這兒,可能會有人問了,美國這麼霸道,像伊拉克、伊朗和俄羅斯,他們賣自己產的能源和產品,為什麼非要用美元交易呢?

很顯然,美國作為公認的國際結算貨幣,拿著美元,幾乎什麼都可以兌換,不管是人民幣、歐元、盧布還是伊朗的里亞爾,甚至是虛擬的比特幣,都能直接跟美元掛鉤。

這種情形下,大家試想,俄羅斯賣軍火給印度,如果不用美元結算的話,印度手頭又沒有俄羅斯盧布,還要再去兌換,或者俄羅斯直接收印度盧比。

那麼,俄羅斯再想拿著印度盧比去國際市場上買民生用品。很顯然,其他國家是不接受盧比交易的,這樣,俄羅斯還得再兌換成美元。這期間,換來換去的,風險很大,無論是盧比還是盧布,都不容易保值,遠非國際上普遍接受的交易貨幣。

因此,無論怎麼折騰,算來算去還得直接用美元。迴避美元交易,會明顯削減直接國際購買力和經貿活動的安全感。

也就是說,目前這個階段,美元仍然是最穩定,最保值的國際結算貨幣,而美元的相對穩定性的基礎,主要就是建立在了其強大的黃金儲備之上。

想必大家都學過,一國貨幣要保持其穩定性,就必須能按照一定的匯價兌換成黃金,這叫做黃金的避險價值。因此,一國得有足夠的黃金儲備,才能保證其貨幣的穩定性。

上世紀前半葉,靠著兩次世紀大戰,美國海綿一般的吸收了全球財富。此後,其黃金儲備量就一直獨佔鰲頭,而且是絕對優勢的那種,比後面兩國加一起的總和都多。

同理,基於貨幣穩定性和流通保值性的考慮,在能源和大宗商品交易方面長期受限於美元交易體系的俄羅斯,從2014年起,就一直猛囤黃金。正如上圖所示,到了2018年,俄羅斯的黃金儲備超過的咱們,竟然首次躍居了世界前五。

不過,即便俄羅斯的黃金儲備達到了一定比例,也並非就意味著俄羅斯盧布就能迅速躍居為主要國際結算貨幣。因為,一國除了囤積到足夠的黃金外,更要有強大經濟實力,在國際經貿領域中佔有明顯統治地位,起到主導作用才行。這樣,該國的貨幣才能稱得上是國際信用貨幣。

而當今俄羅斯的全國GDP,僅跟咱們廣東省差不多,國內消費市場也不怎麼給力,國際貿易份額的領域和對象更說不上有多廣泛。因而,其在經濟實力的綜合對比上,並不算太佔優勢。

再對比當今的美國。作為政治軍事、金融、經貿等各領域都排名NO.1的超級大國,雖然其製造業日趨衰落,但科技、金融業和貿易行業一直非常強勢,自己本身又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消費市場,可以說,美國經濟的一舉一動都牽涉到世界經濟的命脈。

更有,美國先進的軍事,科技和經貿優勢,一直給擔任全球結算貨幣的美元保駕護航;反過來,美元的全球性又進一步的促進著美國政治經濟軍事領域的發展。

所以,我們往往看到,美國僅僅靜坐印錢,然後拿印出來的美元跑到世界各地買買買,做各種交易,就可以換回大量實實在在的東西,來維持自己的綜合國力。

如果不小心印多了呢,那就把“膨脹”轉移出去就好了。

最典型的,就是2010——2011年的那場“阿拉伯之春”。早先,美國遭遇金融危機,於是,通過量化寬鬆政策,超發些美元,再產生“聯動”,迫使其他國家都不由自主的去吸收美國的通貨膨脹。

此情此景下,“石油——美元”體系中,長期產業結構單一的中東地區,成了最大受害方。美元的量化寬鬆政策,導致了這些國家地區的經濟衰退、物價上漲、失業率高漲,加之政府應對不力,民生激憤。結果一下子就亂了套,到現在都沒消停。

總之,美元和和美國綜合國力是相互促進和保障的關係,屬於一個雙向利好的“良性循環”。出問題的話,作為國際結算貨幣的美元,還可以拉上世界各國給自己背鍋、消災。

而美元本身呢,雖說就是印出來的紙,但這些“紙”的身後,是美國超級大國的體量在支撐和延續。我們看到,美元先是靠“金本位”,建立了廣泛的認可度,接著利用以石油為主的能源和大宗商品交易,加上互聯全球的金融服務,保持著自己的價值和地位。美元的實力,就是美國綜合國力在世界經濟中的影像,各國接受美元的“盤剝”,也真是不得已的事兒。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白拿跟硬搶差不多,但是美國印鈔換取別國物品和資源要複雜的多。


貨幣本身並沒有價值,依靠政府信用才有了價值。為了保持相對穩定的貨幣體系,美國就需要維護美元的購買力,印鈔不能那麼肆無忌憚。


1944年《佈雷頓森林協定》簽署後,美元作為唯一與黃金掛鉤的主權貨幣,成為國際中心貨幣。1971年,美元和黃的脫鉤,兩年後佈雷頓森林體系徹底崩潰,但是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並未發生改變。


美國強大的軍事、經濟、科技實力,是美元價值的最強保障,而國際秩序的建立和維護,也在強化著美元的國際地位。


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美國雖然在印鈔,但是與其他國家相比還顯得更加節制,這同樣是美元匯率的重要支撐。


美聯儲要為美元的價值負責,針對美國及全球經濟表現時時做出調整。美國強大的軍事實力可以對不聽話的國家採取軍事行動,進行制裁,維護霸權的同時,往往還能收割這些國家的財富。


白拿是會留下話柄的,還容易受到詰責和懲罰,顯然美國的做法要高明的多。


軍事實力保駕護航,美國的公司和金融機構才是真正的餓狼猛虎,揮舞著美元大棒,通過投資獲得資源和優質公司股權,以極低的資金成本獲得超高回報。這樣的方法顯然要比白拿高明的多。


錢可以印出來,但是要有理有據,不可能肆無忌憚沒有限制。多印出來的錢如何進入流通領域,這才是大學問。就以美國國債為例,其他國家購買了一萬億美元,美聯儲輕鬆印出這麼多錢,投入到市場後這些資金輸送到海外賺取收益,把通脹輸出到了國外,國內物價依然穩定。


同樣,被各種手段整得經濟崩潰的國家,美國的財團自然可以優先進入,將最肥美資產和資源收割一番,回哺自身。美國能在多次金融危機中迅速恢復,就在於損失從其他國家收取彌補了。比軍事戰爭更殺人不見血的,是貨幣戰爭。


財智成功


由於美國有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它在二戰後完全稱霸了世界,美國開始向世界各國伸出“援手”,它扮演了世界警察的角色,美元成為了世界貨幣。

可想而知,其他國家需要交保護費,美國才能發揮世界警察的作用,名義上,我保護你的安全,但你必須向美國支付一定的保護費,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花錢為美國經濟做貢獻。

既然美國稱霸了世界,當然,美國把自己的貨幣定義為全球貨幣,世界上所有國家都可以自由流通美元,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美國不是為了保護世界,而是為了提高國際影響力,提高美元的地位。

二戰後美國提出佈雷頓森林體系,就是以黃金為基礎,以美元作為最重要的國際儲備貨幣。美元直接與黃金掛鉤,其他國家貨幣與美元掛鉤,即以美元為中心的貨幣體系,即所謂的“雙掛鉤”體系,這一體系形成,美元成為了全球貨幣,也就是形成了美國鈔票輕鬆換取別國資源的形勢。

但近年來,隨著美國經濟的衰退和公信力的缺失,在全世界惹是生非,隨著世界各國實力的逐步增強,美國的國際地位也逐漸下降,現在是和平與發展的年代,美國稱霸世界的時代早已經結束了。

一些國家開始逐漸脫離美國的控制,開始放棄美元化,直接明確地告訴美國,現在是21世紀,不是二戰時代,美國印鈔票就能輕鬆獲取其他國家資源和商品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它只是代表了美國的過去,而現在的美國並不那麼風光了。

例如,美國想要中國的商品,不管美國印多少美元,都與中國沒有關係,你只需要按國際兌換比例,用美元兌換人民幣就可以購買中國的商品。中國人使用人民幣,而不使用美元,人民幣和美元是兩種貨幣,中國人不用美元買東西,所以美國用再多的美元也無濟於事。

美國印刷美元從世界各國攫取資源的時代已經過去,今天的美國想要其他國家的資源,就必須等價交換。


百元理財


有區別,美國不是白拿是明搶。


問天幾度


玩金融遊戲,中國比米國差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