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地名探究——由清淵而臨清,因清河而得名——臨清

【開篇語】自幼長在孔孟之鄉,雖不才亦多受傳統文化之影響,一向喜歡探究歷史,追溯既往。一直以來,對地名頗感興趣,充滿好奇——為何金鄉並無金礦,濟南、濟寧、濟陽得名的濟水消失去了哪裡,而魚臺、嘉祥又藏著什麼樣的故事……凡此種種,都讓我浮想聯翩,於是我決定去探究這些地名的由來,以及這名字背後隱藏的歷史,還有,關於這裡我能想起的人和事……


齊魯地名探究——由清淵而臨清,因清河而得名——臨清

臨清地圖

【地名由來】

臨清之名始於後趙,取臨近清河之意。十六國後趙,於建平元年(330年),改清淵置臨清縣,屬司州建興郡。

漢代清淵縣因何而得名?據史料記載:古清河流至此地,匯而為淵,故而名為清淵。據《臨清州志》記載:"清淵俗稱魚池城"。水經注》上記載:"淇水又東逕清淵縣故城西,又歷縣之西北為清淵,故縣有清淵之名矣,世謂之魚池城,非也"。《水經注》上有上古時期清水在此聚而成淵的記載。也記載了清淵城西北有清淵潭。古清水即淇水在此地域分流彙集,水內有城,城內有水,形成潭淵,清淵城就是因清水在此匯聚成潭而得名。

齊魯地名探究——由清淵而臨清,因清河而得名——臨清

臨清風光

臨清市,山東省轄縣級市,由聊城市代管;位於山東省西北部,漳衛河與古運河交匯處,與河北省隔河相望,地勢平坦,起伏較少,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屬較典型的大陸性季風氣候;總面積960平方公里,轄12鎮、4個街道、1個經濟開發區,600個村居。2019年總人口83.3萬人。

齊魯地名探究——由清淵而臨清,因清河而得名——臨清

臨清在山東的位置

臨清特產有託板豆腐、什香面等。

齊魯地名探究——由清淵而臨清,因清河而得名——臨清

什香面

【尋歡文史】

臨清貢磚

臨清貢磚明清兩代"歲徵城磚百萬",據考證,當時臨清每年的貢磚燒造實際數量應遠遠超出幾百萬塊。

齊魯地名探究——由清淵而臨清,因清河而得名——臨清

臨清官窯多分佈於運河兩岸。明清兩代臨清為州,後升為直隸州管轄夏津、武城、邱縣、館陶4縣。官窯的分佈應以臨清為中心,南至現河北省館陶縣境內,北至山東省德州市武城縣、夏津縣,東至現臨清魏灣鄉,原清平縣的漳衛運河及會通河兩岸。在此區域內窯窯相連,常以群聚,康熙時客居臨清的江南文士袁啟旭曾賦詩吟詠燒磚情形:"秋槐月落銀河曉,清淵土裡飛枯草。劫灰助盡林泉空,官窯萬垛青煙嫋。"

齊魯地名探究——由清淵而臨清,因清河而得名——臨清

皇家營建所需貢磚在距京城迢迢幾百裡之遙的臨清燒造,其原因有兩種。一是燒造貢磚必須所具備的內部原因:首先臨清當地的運河淤積土質好,俗稱"蓮花土",細膩無雜質,沙粘適宜,用這種土燒出的磚,敲之有聲,斷之無孔,堅硬茁實,不鹼不蝕;再者當地的燒造工藝技術嫻熟、獨特。燒出的磚品種齊全、色澤純正、形狀規整。有詩云:"朱花鈐印體制精,陶模範埴觚稜好。"二是促成皇家指定在臨清燒造貢磚的外部原因:臨清傍臨運河,貢磚燒成檢驗後可直接裝船解運京師。

現在北京故宮、天壇、地壇、日壇、月壇、各城門樓、鐘鼓樓、文廟、國子監及各王府營建中所用的臨清貢磚比比皆是,處處可見。明十三陵、清東陵、清西陵等皇家陵園營建中所用的"壽工磚"也由臨清燒造。此外南京中華門城牆、玄武橋,曲阜孔廟,德州減水壩,張秋鎮荊門、阿城、七級等閘壩等處也相繼發現臨清貢磚,這些磚至今不鹼不蝕、敲擊有聲,500多年的歷史中,臨清燒造貢磚時間之長、數量之大是中國任何地方無法比肩的。

齊魯地名探究——由清淵而臨清,因清河而得名——臨清

臨清貢磚生產工藝是我國勞動人民在生產勞動中取得的獨特經驗,明清時期用此工藝生產的大青磚已被故宮等多處世界級文化遺產建築所用。幾百年來,此磚不鹼不蝕,質地仍堅硬如石,顯示了臨清貢磚燒製工藝的高超。臨清磚開發並恢復生產後,已用於蓬萊水城和成都杜甫草堂的維修,現正擴大生產規模,以滿足全國各地古建築的修建使用。如今,臨清貢磚燒製技藝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摘自"臨清在線")

【歷史沿革】

春秋時期,臨清最早屬齊國,後陸續改屬晉國、衛國。

戰國時期,臨清改屬趙國。

秦行郡縣制,屬東郡。

西漢初,始建清淵縣,先隸鉅鹿郡,後屬魏郡,三國魏、晉屬冀州陽平郡。

十六國後趙,於建平元年(330年),改清淵置臨清縣,屬司州建興郡。臨清縣名始於此,後廢。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析清淵縣西地域復置臨清縣,屬司州陽平郡(《中國歷史地圖集》載為相州陽平郡),北齊廢。

隋開皇六年(586年),復置臨清縣,屬清河郡。十年後析臨清西部置沙丘縣。

齊魯地名探究——由清淵而臨清,因清河而得名——臨清

隋大業二年(606年),廢沙丘入臨清。大業八年(612年),臨清、清淵均隸清河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又析境西置沙丘縣,貞觀元年(627年),再廢沙丘入臨清,廢清水縣為鎮入冠氏縣(今冠縣),北境析入臨清。大曆七年(772年),析臨清南部置永濟縣。

五代時期,臨清先後隸屬大名府、興唐府、廣晉府、大名府。

宋熙寧五年(1072年),永濟縣廢為鎮復歸臨清。臨清、沙丘初隸毛州。後州廢,臨清、永濟又隸瀛州、貝州。政和元年(1111年),臨清、清平屬河北東路大名府。

齊魯地名探究——由清淵而臨清,因清河而得名——臨清

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臨清屬大名府路恩州,清平為大名府路大名府轄。

元至順元年(1330年),臨清屬中書省濮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臨清屬山東省布政使司東昌府。弘治二年(1489年)臨清升為州,轄館陶、邱縣,屬東昌府。

清順治元年(1644年),臨清州不領縣,隸山東省東昌府。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臨清升為直隸州,隸屬山東省,轄武城、夏津、邱縣。

民國元年(1912年),臨清降為縣,屬山東省濟西道。民國三年(1914年),改屬東臨道。民國十五年(1926年),隸屬德臨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道制後,直屬山東省政府。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省下設專員公署,臨清屬山東省第四專署,專署機關駐臨清。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中國共產黨在臨清西北部十八村(今威縣境)一帶,建立臨清縣戰委會。次年,成立臨清縣抗日民主政府,屬魯西北行政委員會。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由臨清縣的第二、第三區和館陶縣的第二、第三區組建衛東縣。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臨清解放後,縣、市分設,隸冀南行署第一專署。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3月,衛東縣撤銷。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5月臨清市升為專級市。翌年3月復降為縣級市。

建國後,臨清仍縣、市分治,隸屬河北省邯鄲專署。

1949年11月,改市為鎮(縣級)。

1952年11月,劃歸山東省德州專署。12月,改屬聊城專署。

1954年,改鎮為市。

1956年,清平縣撤銷,第二區、第三區、第四區、第五區劃入臨清縣。

1958年,縣、市合併,置臨清市,隸屬聊城專署。

1963年,撤市復臨清縣。

1964年,將衛運河以西的尖冢、童村、下堡寺、呂寨、老官寨5個區劃出,置臨西縣隸屬河北省。館陶縣在衛運河以東的潘莊、八岔路兩區劃入臨清縣。

1983年,撤縣復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