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集中耕種還是均分?國家農業新規劃,說的很清楚了

大家都知道,我國農村土地經營模式在以往發生了幾次轉變,在農村合作社之後,我國因為農業技術不足,生產積極性較低等問題,發展也逐漸受限。之後土地承包制的出現,土地實行以戶為單位,自家種地多勞多得,也極大地提高了人們生產的積極性,釋放過剩的勞動力,與此同時也為工業發展提供了人力。


土地集中耕種還是均分?國家農業新規劃,說的很清楚了

隨著我國的發展,工業反哺農業也逐漸落實,大規模現代化農業也迎來了發展。顯然如今一些農村的小農經濟已經有些不太合適,土地集中耕種還是均分的問題也日益突顯。如今科技反哺農業的時候已經到了,顯然是需要規模經營才能更加合適。不過高效規模的農業模式顯然是需要土地合適的,目前我國一些農村土地完全沒有這樣的條件。

加上近些年農村人口大量外流,老一輩因為文化不夠發展農業失去動力,年輕人大量外出,不願意繼續種地。所以如何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也是如今現代化農業的方向了,可以儘可能的解決未來農業發展問題,還能培育一批新型職業農業人才。

土地集中耕種還是均分?國家農業新規劃,說的很清楚了

日前,我國一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高質量發展規劃(2020-2022)》的文件出來了,文件中主要指出了我國未來農業的發展方向,提出了家庭農村培育發展工程、農民合作社能力提升工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新提升工程,並且在財政、金融、用地等多方面提供政策支持。據悉,目前我國家庭農村近60萬家,全國依法登記的農民合作社達到217.3萬家,全國從事農業生產託管的社會化服務組織達到37萬個。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總量超過300萬家,而每個新型農業主體也涉及眾多農民,成為推動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土地集中耕種還是均分?國家農業新規劃,說的很清楚了

新型農業主體的培育工程,進行適度規模經營,也將讓農村出現下一批農業致富人。這些新型農業主體,在資金、技術以及服務等多方面上得到很大的支持,當然他們也是農村農業下一步發展的帶頭人,能為小農經營模式的農民提供經驗和動力,將其帶入現代化農業發展的大格局,不斷探索、創新逐漸發展出因地制宜的特色化農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