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快樂的童年,就是對孩子不管不問?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文丨育兒新視角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給孩子帶來一生的影響。父母教育方法得當,孩子的成長會很順利,長大後也會成熟得比較早。而有的孩子則不然,沒有得到很好的影響。

此前總有人說中國的孩子學得太辛苦,平時生活得太累,所以提出了快樂教育,即提倡孩子們進行玩樂,擁有快樂的童年,不把學業當成是最重要的事情。

給孩子快樂的童年,就是對孩子不管不問?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不少父母也會這個說法表示認同,確實孩子還比較小,寫那麼多的作業,讀那麼多的書,時間長了精氣神都沒了,還談什麼教育上的成功呢?

這不,寒假來了。父母們首先要琢磨的,就是怎麼規劃孩子的寒假生活。有的父母覺得,孩子應該有個快樂的童年,不學習是最好的,只要帶著他玩就可以。

給孩子快樂的童年,就是對孩子不管不問?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也有的父母堅持認為,孩子的教育要從小抓起,不如趁著寒假給孩子報個才藝班,讓孩子學習樂器或者學習繪畫,將來也是個能拿得出手的特長。

這兩種教育方法對孩子來說哪種更合適呢?這樣看來似乎第一種更容易被新潮的父母們接受,因為父母們還是覺得快樂教育很重要,不希望給孩子帶來壓力。

我們先來看看快樂教育是什麼意思。快樂教育這個概念,是英國的教育家提出的,它的本意是在快樂的氛圍中得到教育。而家長們卻把這個詞理解為,不教育。

給孩子快樂的童年,就是對孩子不管不問?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在這樣錯誤的理念下,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變成了放養式,孩子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反正只要快樂就可以了。這樣下去,只會耽誤孩子,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

孩子一出生,就是一張白紙。他先要接觸的,就是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家人。他們給孩子傳遞出什麼樣的信息,孩子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這是毋庸置疑的。

還是拿怎麼規劃假期生活這件事來說,現在小學都在說減負問題,家長們也都跟著給孩子減負。孩子回到家沒什麼事情。

除了看電視就是玩遊戲,這樣就好嗎?

給孩子快樂的童年,就是對孩子不管不問?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首先來說,放養的孩子缺乏敬畏意識。孩子可能是小天使也有可能是小惡魔,當沒人管教的時候,孩子缺乏基本的敬畏之心,時間久了家長說什麼他都不聽了。

放養的孩子也沒有什麼自律的意識。有的孩子一開始學畫畫,學著學著就去學別的。問家長為什麼,家長就一臉無奈地表示,沒辦法,孩子不學呀!

其實這就是孩子無自律意識,而家長又縱容了這種問題的緣故。孩子今天不想學畫畫就不學了,那明天不想睡覺不想去學校,家長是不是也沒辦法呢?

放養的孩子也缺乏一種規則意識。就是說當孩子處在公共場合的時候,很容易以自我為中心,看不到這個社會的規則,覺得自己怎麼樣都行。

給孩子快樂的童年,就是對孩子不管不問?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這樣的培養,很容易把孩子培養成為"熊孩子"。如果孩子真的成為了熊孩子,那麼家長臉上就有光彩嗎?

所以關於放養,家長還是要好好考慮下

說了這麼多,並不是要說放養教育有多不好。給孩子減負是個好的出發點,讓孩子身上沒有那麼多的壓力,但是也要讓孩子接受正常的教育。

這裡我們就來看看什麼是真正的快樂教育。就是讓孩子在快樂反而氛圍中學習知識,而不是在快樂的氛圍中浪費時間。

1)讓孩子感覺到被尊重

孩子就是個獨立的個體,家長不要把自己的喜好強加在孩子的身上。比如孩子喜歡這個,家長偏要讓他學那個。

給孩子快樂的童年,就是對孩子不管不問?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2)看到孩子的發展性

有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僅僅盯著孩子的現狀,而無視孩子的發展路徑,這對孩子來說是很不公平的。

3) 看到孩子的差異性

有的孩子擅長這個,而有的孩子則擅長那個,這些都是很正常的。不要剛看到孩子一點缺點,馬上就忽視了孩子的優勢。

這樣看來,孩子的快樂中得到學習,也不是什麼難事。而且孩子在快樂中得到學習,要比在壓抑中得到學習要更有效率,家長們只要掌握好方法就可以了。

還是那句話,讓孩子快樂的學習,而不是忽視孩子的學習。給孩子快樂的教育,而不是直接沒有教育。家長們不去督促孩子學習,其實是一種偷懶的行為。

給孩子快樂的童年,就是對孩子不管不問?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因為孩子本身並沒有那麼好的自制力,他們在做一些事情的時候,完全是憑藉本能的。家長在這個時候必須要給孩子帶來引導,讓孩子明白自己做的對還是錯。

看到這裡,估計寶爸寶媽們對快樂教育又有了全新的認知。讓孩子快樂,有很多種途徑,但絕對不是以放棄教育為代價。

今日話題:你覺得快樂教育是什麼呢?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你有遇到過孩子壓力過大的情況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