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一縣級市,人口超70萬,建縣歷史近300年!

四川省,簡稱“川”或“蜀”,省會成都,位於中國大陸西南腹地。北宋真宗鹹平年間將地處今四川盆地一帶的川峽路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稱為“川峽四路”或“四川路”,後來簡稱“四川”,四川由此得名。截至2018年底,四川省下轄18個省轄市,3個自治州,17個縣級市,108個縣,4個自治縣,54個市轄區。其中,就縣級西昌市來說,人口超70萬,隸屬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地處四川省西南部安寧河谷地區,素有小“春城”之稱,冬暖夏涼、四季如春。在歷史上,清雍正六年(1728年),正式設立西昌縣,距今已有接近300年的建縣歷史了。


四川省一縣級市,人口超70萬,建縣歷史近300年!


首先,西昌市,隸屬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在地理位置上,西昌位於川西高原(海拔1500米~2500米)的安寧河平原(四川第二大平原)腹地,東經101°46′~102°25′、北緯27°32′~28°10′。南北最長約20公里,東西最寬約43公里,幅員面積2651平方公里。縣級西昌市屬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區,素有小“春城”之稱,冬暖夏涼、四季如春。西昌市全境海拔在1500米以上。地形以中山為主,佔全市總面積的78.9%,高山、低山分別佔1.1%和3.4%;河谷平壩面積佔16.4%,是四川省第二大河谷平原。就縣級西昌市的歷史來說,西昌古稱邛都。秦時“嘗通為郡縣,至漢興而罷”。


四川省一縣級市,人口超70萬,建縣歷史近300年!


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漢武帝以邛都為越嶲郡,轄十五縣,屬益州,郡治邛都,今四川省西昌市一帶屬之。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一帶成為蜀漢的疆域。西晉時期,設立越嶲郡,治會無縣(今會理縣)。南朝宋還治邛都,該地區屬之。朝齊時為越嶲獠郡。邛都縣名歷經東漢、三國和魏晉,歷時300餘年。北周天和三年(568年),在今縣級西昌市一帶設立嚴州。由此,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今縣級西昌市一帶的建制和歸屬變化較大。公元586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將嚴州改為西寧州。開皇十八年(598年),改為嶲州。大業初年(605年),改為越嶲郡,該地區隨屬之。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也即唐朝建立後,設立嶲州,治越嶲縣(今越西縣)。


四川省一縣級市,人口超70萬,建縣歷史近300年!


唐武德三年(620年),設立總管府,不久改為中都督府,總管羈縻16州。天寶初年(742年),唐玄宗李隆基這位皇帝在位時,改為越嶲郡。至德初年(756年),今縣級西昌市一帶被南詔佔領,不久又被吐蕃佔領。乾元初年(758年),復為嶲州。貞元四年(788年),唐朝收復該地區。太和六年(832年),嶲州徙治臺登縣(今冕寧縣)。唐懿宗鹹通元年(860年),西昌被南詔佔領,南詔設建昌府。北宋建立後,該地區屬大理國。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年),設立建昌路,今縣級西昌市一帶屬之。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建昌路為建昌府。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設立建昌衛,屬四川行都司,該地區屬之。


四川省一縣級市,人口超70萬,建縣歷史近300年!


最後,清朝雍正六年(1728年),裁建昌衛設寧遠府,設立西昌縣,“西昌”之名自此始。由此,就該地區來說,自清朝時期建縣,距今已有接近300年的歷史了。到了1912年,西昌縣併入寧遠府,後恢復了西昌縣這一建制。1978年10月,西昌縣改屬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1980年,設立西昌市,西昌市、西昌縣並存。1986年7月,撤銷西昌縣建制,併入西昌市。如今,縣級西昌市隸屬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截至2018年底,縣級西昌市總面積達2651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77萬人。對於縣級西昌市,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