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中國男孩才能守護中國女孩”:一個讓人笑不起來的笑話

前段時間,某條例的公佈,引發了群眾的廣泛討論。


但真正衝上熱搜的,不是條例,卻是兩個標籤:#中國男孩#、#中國女孩#


不知從何時開始,本是為了規範管理國外留居人士的《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曲解成為了“大力引進外來移民”。


更有人以“大量外國人湧入中國”為前提,聯想到:外國男性與中國女性的廣泛“結合”。


再加上一張未經證實的“聯姻”建議圖片,“中國女孩與外國人聯姻”這個謠言產生了。


“只有中國男孩才能守護中國女孩”:一個讓人笑不起來的笑話

一說不要緊,國內的一些男性朋友瞬間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一場聲勢浩大的“守護中國女孩”運動(鬧劇),在各大網絡社交媒體上拉開了序幕。

1


“只有中國男孩才能守護中國女孩!”


“這是一場全國年輕男性的戰爭!”


“只有中國男孩才能守護中國女孩”:一個讓人笑不起來的笑話

“只有中國男孩才能守護中國女孩”:一個讓人笑不起來的笑話

一眾熱血男兒群情激昂,大有“捨身忘死”的悲壯色彩。


看到自己的騎士們“衝鋒陷陣”,那些被保護的“公主”們也不會袖手旁觀。


“自是龍男配鳳女,豈能鳳女嫁狄戎?”


“妹妹們要躲好哦!實在不行,姐姐會替你們去的。”


“只有中國男孩才能守護中國女孩”:一個讓人笑不起來的笑話

“只有中國男孩才能守護中國女孩”:一個讓人笑不起來的笑話

看到這一幕,我不禁想到了15年前QQ空間裡流行的各種非主流式情話。


現在都2020年了,沒有“昭君出塞”,更沒有“金陵十三釵”,怎麼還有人的思想覺悟這麼低呢?


在這群人的自我感動之中,本就非同尋常的2020年似乎又增添了一絲魔幻主義的氣息。


“只有中國男孩才能守護中國女孩”,真的是今年聽到的最硬核的笑話了。


但我卻笑不起來。


2


不難看出,一些“保護中國女孩”的言論,充斥著偶像劇男主角式的“霸氣”與“溫柔”。


但是背後卻存在著巨大的認知偏差。


“只有中國男孩才能守護中國女孩”:一個讓人笑不起來的笑話

在這個早已實現婚戀自由的社會中,這樣的言論等於將中國女孩的婚姻綁上“愛國”與“民族”的枷鎖。


他們忽視了這樣一個最基本的常識性問題:女性同樣擁有憑個人意志做出選擇的權利。


為什麼一些人在聽到“鼓勵中國女大學生與留學生聯姻”的虛假信息後,會憤怒呢?


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權益受到了侵犯,那些“本屬於自己”的女孩,被外國人奪走了。


誰說中國女孩就一定要被你們“保護”起來?


一場更為激烈的,對於這場鬧劇的聲討開始了。


翻看評論區,充斥著濃郁的火藥味,女孩們開始傾瀉自己的怒火。


“只有中國男孩才能守護中國女孩”:一個讓人笑不起來的笑話

從客觀層面上來說,對這種荒誕思想的打擊是意料之中的,可以理解。


這樣就能從根本上改變廣大男性與女性之間複雜的社會矛盾嗎?


答案當然是不能。


3


“只有中國男孩才能守護中國女孩”的觀點確實是對女性的不公平。


但是,這並不代表這種思想在社會中廣泛存在。


那些自我感動的男孩,代表不了中國男性;


那些為之附和的女孩,也同樣代表不了中國女性。


就像很多人在嘶吼著要保護中國女孩時,還有一部分男性跑去那些和外國人談戀愛的女生的微博下,去辱罵她們是“賤人”。


即使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無關國籍,在社會的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物化女性”的現象。


我們可以看到在很多廣告與海報中,女性被包裝成為了商品,成為了吸引消費者的噱頭。


“只有中國男孩才能守護中國女孩”:一個讓人笑不起來的笑話


當一個女性的肉體,成為了這個人身份或價值的一部分時,那這個社會必然是不公平的。


因此我們才會看到社會對女性施加了過多的枷鎖:


女孩子穿的少,就是“不檢點”,穿得多,就是“假正經”;


女孩子追求自己的事業,就是“不務正業”,在家做家事,就是“沒人要的黃臉婆”;


女孩子為自己爭取正當權益,便被誣陷為“女權主義”。


為什麼女性一定就處於弱勢,為什麼女性一定是“被保護的”那一群人,為什麼還會有“聯姻”這樣落後的思想?


明明現實中,女性在各行各業中的亮眼表現都足以證明,女性與男性並沒有什麼區別。


問題之一或許就在社會文化、教育的大環境裡。


4


為什麼在童話故事裡總會出現“王子拯救公主”的場景?


為什麼王子一定英俊勇敢,為什麼公主就一定柔弱?


“只有中國男孩才能守護中國女孩”:一個讓人笑不起來的笑話


我們的家長又為什麼經常會把“女孩子就應該有女孩子的樣子”掛在嘴邊呢?


從我們的啟蒙教育開始,對性別的拘束與“物化”就已經開始了。


在不知不覺中,我們之中的大部分人已經開始適應這樣的“角色設定”。


那些被“中國女孩只屬於中國男孩”這樣的言語感動到的女孩,已經將自己放在了“弱者”的立場上。


比起一味地攻擊與指責,我們更需要反思。

客觀上講,性別歧視對男女都是壓迫,而不是單純的一方對另一方的壓制。


在這個社會上男女各有各的慘法,我們很難說誰更慘,只能說慘的方面不同。


希望以後我們的童話故事能弱化“公主”類角色在“美麗外表、溫柔性格”方面的特徵,突出更多女性應有的獨立、堅強。


我也希望,我們的媒體和部分網友能將看待某個問題的重心從性別上轉移。


最後,請那些激動的“中國男孩”在發表自己的言論之前,能夠從現實與理性出發,拋棄對女性的固有成見。


也請中國的女孩們在面對這種言論時保持冷靜與剋制。


最好的回應就是:


“謝謝你們的好意。”


“但是,我們中國女孩只屬於自己,也能夠保護自己!”


“只有中國男孩才能守護中國女孩”:一個讓人笑不起來的笑話

- END -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雲音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