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國的中國同胞們,現在是時候“捲鋪蓋回中國避難”嗎?

現在的世界,五個字可以形容:“風水輪流轉”。

在泰國的中國同胞們,現在是時候“捲鋪蓋回中國避難”嗎?

一個月前,是全世界為中國加油;現如今,變成了中國為全世界把脈。

一個月前,是中國擔心外國不讓中國人入境;現在,輪到外國人擔心中國不讓他們入境。

一個月前,全世界往中國運口罩;現在,中國往全世界捐物資。

一個月前,十萬加文章是《來泰國會不會被隔離》;現在,十萬加文章成了《回中國會不會被隔離》;

一個月前,海外華人都在討論“國內跑出來的人,害人害己”;現如今,中國鄉親們都在討論“外邊跑回來的人,萬里投毒”...

在泰國的中國同胞們,現在是時候“捲鋪蓋回中國避難”嗎?


在泰國的中國同胞們,現在是時候“捲鋪蓋回中國避難”嗎?

在不久之前,我們寫文章都在琢磨“中國人還能不能來泰國”、“中國人該怎麼來泰國”。

三不五時,還要寫兩篇特別肉麻的評論,呼籲泰國“敞開國門”,懇請國內的父老“暫緩來泰”——彷彿那時候的泰國是世外桃源,中國人都削尖腦袋等著進來似的……

幾乎一夜之間,最多兩三夜吧,風向徹底改變了過來。

歐洲、北美、東北亞這些“人間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一下子變成了最危險的地方,修煉“群體免疫”的大型煉蠱場。

在泰國的中國同胞們,現在是時候“捲鋪蓋回中國避難”嗎?

泰國還好一些,一天新增三十幾例(假如這個數字是真的話),乍一看還算穩得住。


但是,跟中國絕大多數,那些十天半個月沒有一例新增病例的省份城市相比,泰國還是危險得多。


於是,中國,成為了“躲避新冠疫情最後的安全堡壘”。在泰的中國人,一個個都開始琢磨該怎麼跑回中國去避難,而且得在中國沒有“封國”之前……


那場面,真是恍若隔世,滄海桑田。

那麼,在泰國的同胞們,以及廣大在海外長期居住、工作、留學的中國父老鄉親們:咱們捲鋪蓋回中國的時候,到了嗎?

想要弄清楚“該不該回國”,首先得問自己幾個問題——

有必要回去嗎?

回得去嗎?

回去以後,還出來得了嗎?

就這麼回去,會被“家”裡頭嫌棄嗎?


問題一:真的有必要回去嗎?

討論一件事情要不要做,實際上就是討論動機、成本、可行性,以及價值判斷。

先說動機:泰國這種情況,是否真的需要“逃離泰國”?

這個問題,老實說,現在還很難說有一個準確的答案。因為對風險的承受能力因人而異,泰國疫情走向也有待觀察,我也很難靜態地推論,該走,還是不該走。

但是,以目前(3月17日)泰國疫情的情勢來看,應該說——泰國暫時還沒有發展到“非走不可”的地步。

在泰國的中國同胞們,現在是時候“捲鋪蓋回中國避難”嗎?

目前,泰國疫情的官方數據,還不算糟糕。確診病例不足兩百,並在以每日大約30例的速度增長。

總體而言,泰國的醫療水平不算落後,政府具有社會動員的權力與能力,且無論官方還是民間,都對疫情防控有著基本共識,對新冠病毒有著起碼的警惕。

而且,在確診病例進入“兩位數增長”之後,泰國政府已經開始行動,宣佈關閉學校,取消大型活動,停飛高風險國家航班,各地方政府也陸續開始管控人員進出。

一旦進入狀態,泰國的表現可能會比一些歐盟國家更出色,將新冠疫情控制在國內社區傳播的初期還是很有希望的。

在泰國的中國同胞們,現在是時候“捲鋪蓋回中國避難”嗎?

當然,泰國社會並不完美,即便是泰國人自己,對於泰國疫情的實際狀態,以及未來走向,都有著一些悲觀的預期。

所以,隨著泰國疫情的變化,“是否應該離開泰國”的問題的答案,也很有可能會隨之變化。

在泰國社會仍在正常運行,疫情在總體上穩定可控的當下,我們應該相信泰國政府和泰國人民面對疫情的能力與努力。

再說,現在的中國,也不是想回就回得去的。


問題二:現在回得去嗎?

自從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中泰之間的航空運輸受到重創。

無論你是從中國來泰國,還是從泰國回中國,機票都是一票難求,並且價格昂貴。雖然肯定沒有倫敦到北京的“18萬機票”那麼誇張,但是3——5千人民幣一張單程機票也很是不便宜。

隨著中國嚴防“境外病毒倒灌”,許多返回中國的航班,都紛紛被航司推遲或取消。如北上廣之類的中心城市為了自保,往往不允許境外直達航班降落。

即便買到機票,也無法直達目的地,而是需要在中國降落之後,再通過其他交通工具進行復雜的換乘。

在泰國的中國同胞們,現在是時候“捲鋪蓋回中國避難”嗎?

而且,即便你到達了目的地,作為此刻中國最敏感的“境外來華人員”,你也必定會受到隔離——乃至定點隔離的“伺候”。

北上廣就不用說了,就連湖南、廣西、雲南這樣的,也躲不掉定點隔離(有固定住所的本市居民居家隔離)。

從一個不那麼危險的泰國,千里迢迢,冒著巨大的風險跑回“比較安全的”中國去接受長期隔離,值得嗎?

你在曼谷家裡待著,效果其實也沒差那麼多。

在泰國的中國同胞們,現在是時候“捲鋪蓋回中國避難”嗎?

再說了,回國過程中的健康風險,同樣也是成本的一部分。

全泰國最危險的場所,莫過於機場。你要是真覺得,在泰國買個菜都感到危險,那麼在封閉的航班機艙裡與天南海北的人長時間共處一室,更是讓人六神無主,膽戰心驚。

這樣的風險,是否值得去嘗試?

回國並不容易,甚至已經可以算是艱難,在泰國疫情沒有成為第二個意大利之前,沒必要倉皇逃離;而如果泰國實際疫情比政府所公佈的要更糟糕,那麼在這種狀態下通過交通工具返回中國,也將面臨更大的感染風險。

事小不用跑,事大跑不了。

面對這樣無奈的悖論,我們還是提倡一種最為樸素的方案——原地待著,不要亂跑,是目前最為合理而靠譜的選擇。

在泰國的中國同胞們,現在是時候“捲鋪蓋回中國避難”嗎?

問題三:
回去了,啥時候能再回來呢?

即便你神乎其技,排除萬難,帶著自己的孩子和家人,回到了中國。你還需要面對一個問題——啥時候才能回到泰國來呢?

你是否想過,這個疫情會持續多久?

假如歐美國家的疫情,一直持續到秋天,甚至像英國政府內部文件預測的那樣“持續到2021年”,那麼整個世界都將長久地籠罩在疫病的陰影中,國與國之間的“封國”狀態將無休無止地持續下去。

這樣的前景,你是否有足夠的心理準備?

在泰國的中國同胞們,現在是時候“捲鋪蓋回中國避難”嗎?

你的住房,你的工作,你的學籍,是否能夠為你奉獻如此長久的等待?

你是否能夠承擔,或許一年半載都無法回到泰國的後果?

如果你需要與仍在泰國的家人分離,你是否有“此去經年”的覺悟?

在泰國的中國同胞們,現在是時候“捲鋪蓋回中國避難”嗎?

這些,都是在特殊時期“離泰返華”所需要想到的未來,所需要面對的結果,所需要承受的代價。

也許這些代價在生命面前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你依舊需要想到它,在權衡之後選擇放棄或者接受。

選擇之前,思慮周全,然後告訴自己,我選擇這樣做。

世上沒有後悔藥,不要用更艱難的抉擇,去彌補昔日的輕率。

在泰國的中國同胞們,現在是時候“捲鋪蓋回中國避難”嗎?


問題四:此時選擇回到中國“避難”,在道義上正確嗎?

除了功利判斷,還有價值判斷。

我們都知道,中國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境外輸入病例”。而從海外進入中國的人,絕大多數就是生活在海外的“華人華僑”以及留學生。


於是,國家的憂患,逐漸默化為民間的情緒。本土居民對海外僑民天然的隔閡,再加上“豌豆公主”、“礦泉水妹”、“北京黎氏女”這一系列事件的出現,匯聚成了中國社會對海外回國同胞的一種——不知道該怎麼形容的態度。


“祖國建設你不在,萬里投毒你最快。”


中文果然博大精深,損人都損得這麼押韻。

在泰國的中國同胞們,現在是時候“捲鋪蓋回中國避難”嗎?

第一次聽到“萬里投毒”的名句,我和絕大多數生活在海外的中國人一樣,心中閃過一絲酸楚。

我知道,人家罵的是“巨嬰”,不是我。

但是,換個角度想想,如果泰國人在推特上搞一個“泰國山水你不愛惜,騙吃騙喝你最牛X”的熱門話題,並且列舉出一長串中國奇葩遊客的案例,加以網上公開處刑,然後@“中國傻X遊客”,請問你作為一箇中國人,是何感受?

即便泰國人聲明,他們針對的是“中國無良遊客”,而不是全體中國人——你難道就能釋懷嗎?

在泰國的中國同胞們,現在是時候“捲鋪蓋回中國避難”嗎?

有一說一,巨嬰該罵,莫名優越感該罵,但是“祖國建設你不在,萬里投毒你最快”,的確讓我們這些“在海外的中國人”(依舊是中國國籍的)十分不是滋味。

我們在泰國一日三餐地和“辱華宣傳”死磕,在疫情時頂著泰國人的冷眼,向國內瘋狂捐口罩時,沒曾想過會有這一天。

我知道,罵“巨嬰”的人並不是在針對我。

遇上真“巨嬰”,估計我也生氣。

但是,一碼歸一碼——建設祖國並不一定要在國境之內,海外華人在成為無心的投毒者之前,也並不是存心要禍害中國。

在泰國的中國同胞們,現在是時候“捲鋪蓋回中國避難”嗎?

所以,在這種空氣中,是否還需要回到中國?我覺得不要這麼快做決定。

不管中國如何待我,我始終愛著我的祖國。

如果在疫情肆虐海外之時,我們的“回家”會對父母之邦造成威脅,那麼我寧可留在泰國,與老泰們“共克時艱”,不為中國人民添亂,不給家鄉父老們添堵,也不給老泰們留下“溜之大吉你最快”的口實。

這是我的選擇,不能代表任何人,也不是對任何人的呼籲或者約束。

中國人有回到中國的權利(只要遵紀守法),我是這樣選擇的,不代表我覺得這種選擇比其他的選擇,更加正確,或者更加高貴。

在泰國的中國同胞們,現在是時候“捲鋪蓋回中國避難”嗎?

留在泰國,還是離開泰國,這個問題很難回答。

你根本不知道,泰國的下一步會走向何方,也就無法判斷,自己的抉擇是對是錯。

但是,對於我個人,一個生活在泰國的中國小編輯而言,留在泰國將是我今後的選擇。


這一部分來源於我對泰國的判斷,一部分來源於我對風險的規避,一部分來源於我對中國的呵護(以及不想被中國嫌棄的自尊)——也許還有一些,是我對命運隨遇而安的懶惰。


我願在中國的光輝中,守望腳下泰國的大地。


一如我永遠在泰國的晨曦裡,祝禱我遠方的祖國。

在泰國的中國同胞們,現在是時候“捲鋪蓋回中國避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