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從疫情國回國隔離的人,抱怨隔離環境差,你怎麼看?

雞零狗碎的校園日子


從疫情國家歸國,依法進行隔離,無可指責。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今年的疫情,是一場災難——展現出了中國人民的團建和堅韌,但也是一面鏡子——找出了人性的善良與醜惡。

由於國內的防控得當,措施得法,目前的疫情已近得到根本性扭轉,勝利的紅旗,即將在全國各省上空飄揚。

曾經的重疫區目前,已經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國家之一!

但世界,早已不是一個各自封閉的小圈子,而是一個村落,各國人民往來頻繁,既帶來了文化的交融、經濟的繁榮但同時,也為病毒的傳播帶來了方便。

目前,意大利、伊朗、西班牙、德國、法國、英國等國家,疫情出現大爆發跡象。甚至還有國家(比如英國),採取了所謂的“群體免疫法”,任由病毒蔓延!

毫無疑問,在國外的中國人以及其他華人,生命健康會受到嚴重威脅,這個時候選擇回國,本也是無可厚非的——畢竟,作為中國人,他們有權利返回自己的祖國;而作為祖國,有法定的義務和深切的情感接受他們!

所以,國家並沒有關上大門,而是積極採取多種措施,在保證疫情不擴散的前提下,歡迎海外中國人回到祖國。

但近期,已經暴發多起歸國人員的負面新聞:

抱怨環境差、伙食差,生活各種不方便等等。甚至還有人不願意喝白開水,而大言不慚“我們都是喝純淨水的”。

更有甚者,因為對集中隔離不滿,動不動就是限制自由、違反人權等等。

對於這個問題,筆者以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一,不能以偏概全,將這些現象作為拒絕海外中國人回國的理由

在海外的留學生,2018年的數據,已經達到60多萬,這麼多的人,有一些自以為是的人,並不奇怪。看問題,我們要看主流,不能以偏概全,這是一個基本的邏輯問題。

二,嚴格執行防疫相關規定,慣出來的毛病要給他們摜回去

這些四處抱怨甚至動輒威脅(發到外網)的人,不外乎幾種情況:

一是官二代和富二代。這些人養尊處優慣了,突然過上一般人的生活,自然難以承受。比如那個“只喝純淨水”的“豌豆公主”——一個來自農村的姑娘,會說出這樣的話?

這種毛病,不要慣,很快就會治好!

二是邯鄲學步的人。有些人,在國外溜達一圈,喝點洋墨水,看幾本洋書,學幾句洋話,就變成了“假洋鬼子”,言必稱自由人權——其實,他連自由人權的核心要義都搞不清楚!

這些年,外出留學也好、工作也好、旅遊也好,有些本來就是些暴發戶,有這些問題,本不足為奇。這種毛病,只要不慣,依法一斗硬,很快就知道厲害了。所以,筆者非常欣賞警方的做法:警告你,遵守中國法律!

三,對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進行分析,我們或許會變得更加平和

如果我們對這些現象,進行原因分析,其深刻的原因,在於文化交融。

在國外工作學習或者旅遊,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國外文化的影響。客觀地說,每一種文化,都有優點,也有問題。而在交融過程中,首先被人接受的,不是優點,而是那些腐朽和沒落的。

舉例來說,改革開放初期,西方文化進入中國,我們最先接受的是嬉皮士、性自由——而事實上,這些東西,在上個世紀60年代,都已經飽受批判。

這些從國外回來的人,沒有學到國外的優秀的文化,比如敬畏法治,反而把傲慢,學到了極致!

而這種現象,必然隨著文化交流的深入,逐漸消失。當然,前提,依然是規範!

四,為了國家的發展、人民的健康,所有的人都必須依法依規

環球日報曾經發過一篇文章《中國人民以巨大犧牲得來的抗疫成果必須得到捍衛》,裡面的觀點,我大都贊同。

國家是人民組成的,沒有人民,就沒有國家;反之,人民是需要國家庇護的,沒有國家,哪有人民?

不客氣的說,沒有一個強大的祖國,在國外,你什麼都不是!

想想那個著名的“華人與狗”吧!

所以,國內的人也好,國外的人也好,從國外回來的人也好,都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勝利。為了這份勝利,有的時候,甚至需要我們暫時犧牲自由,暫時不能享受更好的學習生活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