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问题的不是特朗普,而是美国总统!

​如果说哪位政治家、企业家、商人能够每个月都霸占微博热搜。

没错,他一定就是美国第45届总统 唐纳德·特朗普


如果出问题的不是特朗普,而是美国总统!

2016年11月9日,唐纳德·特朗普获得276张选举人票,当选美国第45任总统。4年以来,毫不夸张的说,特朗普被当成了机枪靶子,在各种跟踪报道中对他冷嘲热讽,说他多么不靠谱。“自负”、“多变”、“疯狂”、是对他的普遍评价。

拥有163年历史,美国最受尊敬的杂志《大西洋月刊》,却刊登了一篇巨长的 封面文章,提出了一个观点:“如果出问题 的并不是总统,而是总统这个职位呢?What if the problem isn't the president- its the presidency? “

Q:《大西洋月刊》的核心观点?

A:美国总统这个职位,在半个世纪以来,已经变成了一份世界上最困难的工作,没有一个人可以胜任。换句话说,不是特朗普出了问题,而是整个制度出了大问题,需要一次大改革。

如果出问题的不是特朗普,而是美国总统!

01

背道而驰的权利

你可能没想到,在建国的时候,美国的国父们和民众们,对于总统这个职位的期望是--权力有限,不被注意,最好就是个摆设。这是因为当时的美国人,刚从英国国王手里解放出来,不想要一个独裁君主。有点像现在的英国王室,国家形象的代表,而实权不足。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美国总统也的确就是 一个不怎么显眼的职位,就像第 11 任总统詹姆斯•波尔克出席聚会的时候,他的夫人 得让乐队奏响雄壮的乐曲才能让大家注意 到总统来了,其实波尔克都在那儿站半天 了。但是现在,正好相反,美国人简直都有总统情节了,任何重大场合都需要有总统参 与,这跟 230 年前建国时候,设立总统这个职位的初衷,已经完全背道而驰了。


02

临时赋予的权利

事情什么时候开始起的变化呢? 分水岭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前的美国总统要人没人,要权没权,(惨) 我们熟悉的罗斯福总统,经过艰苦的抗争,最终被允许拥有 6 个助理来协助工作,他对政府进行改革重组时,能够行使的权力也是非常有限的。即使是这样,美国还爆发了抗议游行,骂他是个独裁者。

但二战需要调动极大的资源,于是总统被 临时赋予了很大的权力,用来把全国上下 拧成一股绳。战争结束后,这些权力被保 留了下来,直到现在。

违背了建国时总统理念的总统职位,获得 了巨大的权力,也遇到了难以置信的挑战。


03

美国总统的三大威胁

规模威胁 美国如今已经是一个有 3.27 亿人口的超级 大国了,光公务员就有 200 万,还不包括庞大的军队。做个对比:1940 年,美国政府有 443000 名雇员,总统和副总统,加内阁 成员,一共也就 11 个人。80 年过去了,现在美国政府雇员翻了三倍,白宫里,从国家安全顾问,到政府公共 关系联络人,再到各种政策顾问,有超过 400 名工作人员,还有另外 200 人,专门为 总统工作,特朗普的核心班底成员,一间屋子都快装不下了。

你可能知道著名的〃邓巴数",人类智力允许我们拥有的稳定社交人数是148个人, 总统已经连身边为他工作的人都认不全了。如果我们把美国看成一个巨大的公司,美国总统就是这个公司的 CEO,这里产生了 一个有意思的悖论,美国总统作为全世界最有权势的人,却无力实现自己定下的很多目标,他会被国会质询,被法院推翻,就连自己到底管了多少个部门,每个部门到 底都是干嘛的,他可能都不知道。

不光是在特朗普任上,在这么混乱的情况 下,其他总统在任时,椭圆形办公室门口 排起长队也是常态,所有幕僚都在等着总统,争夺他的注意力。排不上的,就会把一 些重要消息泄露给白宫门口等待的媒体, 等到形成舆论压力,总统就不得不面对和处理了。

小布什总统的前幕僚长 Joshua Bolten 曾 经说过:觉得身为总统,一切尽在掌握,是 —种幻觉。

媒体威胁 二战之所以是美国总统的分水岭,不只因为总统权力扩大了,还因为在二战之后,现代媒体业,尤其是电视业开始兴起,这给了总统大量的曝光机会,同时也形成了对于总统的舆论压力。

无论是发生天灾还是人祸,总统的角色都会被放大,仅仅是坐镇白宫是不够的,他必须亲临现场,大家希望总统是第一个做 出反应的。但是其实刚开始不是这样的,1955 年,一系列强龙卷风袭击了美国,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没有任何的表态,也没有—家媒体报道他,甚至一张关于他关心灾情的照片都没有,那时候他正在度假,老百姓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因为那时候的大众,觉得救灾这种事,应该是当地政府、部队以及红十字会的工作,身为总统干预太多,是有损美国核心价值观的。艾森豪威尔,被现代媒体戏称为“兼职总统”

如果出问题的不是特朗普,而是美国总统!

不过 艾森豪威尔的继任者,林登•约翰逊开启了电视总统时代,因为积极参与1965年 的龙卷风救灾,被《华盛顿邮报》狠狠表扬 了一把,获得了很高的声望。根据美国历史学者,贾瑞思•戴维斯的研究,当时电视机的普及,使得民众能更直观地看到受灾的画面,非常有冲击力,而总统出现及时, 又能提咼民众的支持。

但这是一把双刃剑,媒体极大地放大了总统的形象,也抬高了大众对于总统的期望。如今关心灾情成了美国总统的标配。现在如果一个总统没有及时对灾情表示关注,特别是没有第一时间站出来发言,大众会认为这是个玩忽职守的总统。

每当一任新总统上任的时候,民众都会希望,他继承之前总统的优点,比如像罗斯福一样处理经济,像林登•约翰逊一样搞定国会,还要像里根一样受人爱戴,再加上数字时代的评论门槛低、传播速度快,总统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舆论轰炸。

安全威胁 前面两个威胁,都不如安全威胁对总统的压力大。

曾经的美国基本不用考虑安全问题,左右两大洋,上下无强敌,哪怕是冷战的时期, 安全威胁也基本是可控的。曾经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把处理事情的优先级,按照重要和紧急的维度,划分为四个象限, 至今仍然是时间管理领域的经典。

他的座右铭是,重要的事情不紧急,紧急的事情不重要。

但在恐怖袭击之后,这条座右铭失效了,美国的安全威胁烈度下降了,密度却几何数增加。现在的事情往往又紧急又重 要,比如恐怖袭击,核威胁和网络战争甚 至会同时爆发,每一任政府都如履薄冰。


如果出问题的不是特朗普,而是美国总统!

如今的美国政府处理恐怖袭击事件,真的是一口气都不能松。举个例子,2013年4 月,波士顿马拉松发生爆炸案。第二天,政府官员就收到装着剧毒蓮麻素的信封。第 三天,德克萨斯一家肥料厂发生爆炸,政府安全部门,就像轮子里的松鼠一样,疲 于奔命,却止步不前。

这些压力最终都要由总统来承担,因为面 对政府这个庞然大物,公众的认知是抽象 的,只有总统这个形象才是具象的。


|||总结

查阅资料,从二战到现在,美国一共有14位总统,正好共和党7个,民主党7个,从上个世纪末至今,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无一不是意气风发 地上台,被大众寄予了深深的希望,却最终以失望黯然收场,每一任都是这样!

如果出问题的不是特朗普,而是美国总统!

当一个现象反复出现,那么它背后一定有 某种机制和内在逻辑在起着作用。

通过今天的文章,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落差了,在这么庞大的规模,这么高的公众期待,和这么密集的安 全威胁压力下,让一个总统大事小情面面 俱到,根本就不可能。

总统毕竟不是超人,是一个会犯错,能力有限的凡人。所以《大西洋月刊》才会说,可能岀问题的,并不是总统,而是总统这个职位。

提问:你觉得这个总统职位的困局到底有没有解药呢?

欢迎你在留言区写下和我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