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藍莓成就大“產業” 涼山探索精品果蔬業農文旅融合發展

溫室大棚中,成片的藍莓樹苗上掛滿了飽滿的藍紫色漿果,就像一串串藍紫色“瑪瑙”綴滿枝頭,一盆盆藍莓整齊有序地在大棚下成長,水肥一體灌溉設施與防草地布為藍莓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這是會東縣姜州鎮高標準藍莓產業示範園。每年3月至4月,正是園區的藍莓豐收的季節。

“小”藍莓成就大“產業” 涼山探索精品果蔬業農文旅融合發展

落地:一果成一業

涼山農投集團作為州委州政府發展現代農業產業的重點國有企業,2018年與全球大型現代農業上市公司海升集團優勢互補,合資組建了涼山海升現代農業有限公司,依託強大的品種、技術、營銷、管理的優勢,已成為涼山州現代精品果蔬產業的龍頭企業。同年11月,涼山海升在會東縣姜州鎮投資興建2000畝高標準藍莓產業園,項目一期總投資約2億元,建設內容包含藍莓栽培基地、自動化分揀包裝車間、採後預冷冷藏車間等。經過近兩年的發展,目前整個園區面積達2000畝,其中包括1000畝藍莓基質栽培生產基地和1000畝藍莓大田栽培生產基地,配套建設藍莓分選包裝、冷鏈運輸、精深加工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項目。當前公司的藍莓平均售價在120到140元每公斤,目前已經掛果的品種預計產量在20噸左右,保守估計今年整個園區的產值能達到1000萬以上。

“小”藍莓成就大“產業” 涼山探索精品果蔬業農文旅融合發展

融合:一業興多業

園區二期項目由涼山海升和會東縣人民政府於2019年12月正式簽訂項目投資合作協議並開始建設實施,預計總投資1.58億元,建設內容包括2000畝高標準藍莓產業園和500畝苗圃,加上一期工程,將建成集種苗培育、大田示範、研發培訓、冷鏈儲運、IQF加工等全產業鏈為一體的高標準小漿果全產業鏈觀光示範園區。

項目預計2022年全面建成,達產年預計實現藍莓6000噸產量(含一期項目),按保守估價最低每公斤40元計算,可實現超2.4億元的年營業收入。屆時,會東高標準藍莓產業園將成為全國最大的單體基質藍莓栽培項目示範園區,涼山州最大的現代化藍莓種植示範園區,擁有超4000畝以上藍莓種植基地,園區勞務年工資性支出2500餘萬元,同時還為周邊農戶提供種植培訓、代理銷售、苗木育種等多項相關服務,為周邊農戶的藍莓種植和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持,並在3到5年內帶動農戶發展到10000畝藍莓種植產業園,預計涉及周邊村鎮超2000戶10000餘人,既直接解決本地富餘勞動力就業,也直接增加當地農民的經濟收入。

“小”藍莓成就大“產業” 涼山探索精品果蔬業農文旅融合發展

發展:農文旅融合

依託龍頭企業的優勢,為充分利用涼山土地廣袤,光熱充足,雨量充沛,立體氣候特徵明顯的優勢資源,緊緊圍繞“農業供給側機構性改革”這個主線,照準我州農業發展的著力重點和主攻方向,切實抓好建基地、搞加工、創品牌等重點任務,在“十四五”期間,涼山農投集團擬投資30億元,在西昌、會理、會東等縣市佈局高品質果蔬種植基地,發展藍莓、草莓、樹莓、黑莓等高品質果蔬品種。其中企業示範基地3萬畝,帶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7萬畝,構建10萬畝現代精品果蔬大產業佈局,並就地就近配套建設分選加工廠,開展分級分選、產地初加工、倉儲保鮮和冷鏈運輸,同時在西昌、會東、越西、鹽源建成優質果蔬苗圃基地,引進國內外名特優品種,形成年產出苗1000萬株生產供應能力,打造涼山10萬畝年銷售額達到60億元的現代精品果蔬產業,切實推動農旅、康旅、工旅、文旅、商旅各產業互動融合發展,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為了讓更多群眾分享“大產業蛋糕”,涼山農投集團正按照“融合三產、鏈接三方、全域互動”的產業扶貧工作思路,按照全產業鏈佈局思路,積極推廣“龍頭企業+縣國有公司+多種經營主體”模式,探索“地方政府委託、龍頭企業代管經營”的運營新模式,搭建項目運營平臺,有效促進當地財政和農戶增收。

來源|涼山州國資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