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倒逼我們養成哪些重要又容易忽略的衛生習慣


這次疫情,倒逼我們養成哪些重要又容易忽略的衛生習慣

梁爽

理性天蠍

治拎不清、玻璃心、擰巴症

點燃你自律的心


經過疫情的洗禮,很多人的衛生習慣有了或大或小的改變。

戴口罩,勤洗手,少外出,常消毒,已經成為衛生新常態。

可能由此還能延展出更多衛生觀點和習慣的升級和固化。

這次疫情,倒逼我們養成哪些重要又容易忽略的衛生習慣

飲食衛生:既減少傳染,又增加情誼

一週前,江蘇泰州市出臺了全國首個《公勺公筷使用規範》地方標準。對公勺公筷的材質、顏色、長度、擺放位置、使用方法等都做了明確規範。

這次疫情,倒逼我們養成哪些重要又容易忽略的衛生習慣

另外,像北京、上海、浙江和廣東等省市也發出倡議:“吃飯新風尚,健康好習慣”,提倡大家在飯店或在家裡,使用公勺公筷吃飯。

這樣的規範和倡議,我舉雙手雙腳支持,和各種各樣的人吃飯多了,有些習慣讓我不太舒服。

比如和你一桌吃飯的人會嗦筷子舔勺子,在餐桌前慷慨陳詞時飛沫灑進面前的飯菜裡,熱情好客的主人用自用筷給你夾菜;

有人拿小勺從大碗裡舀了湯直接入口,打包時用自己的筷子或自己筷子的另一頭,大人給小孩餵飯時用嘴把飯菜吹涼。

我和朋友吃火鍋,會讓服務員準備一雙公筷,跟同桌的人約好,公筷專門負責把牛羊肉等生食夾進鍋裡。

我最怕吃火鍋時,有人用筷子剛夾了牛羊肉等生食放進鍋裡,馬上從鍋裡撈出煮熟的食材,夾給別人或自己。

這次疫情,倒逼我們養成哪些重要又容易忽略的衛生習慣

我有個精緻的女同事,包裡隨時揹著一個精美的長盒,每次和她吃飯,看她展示俄羅斯套娃一般,打開長盒,露出食品袋,打開食品袋,露出她的筷子、勺子和叉子。

吃完後,她會用紙巾擦乾淨,依次放進袋子和盒子,回家後清洗消毒,再換個食品袋裝進盒子。

雖然我每次嘴裡或心裡說著麻煩,但每年體檢檢測幽門螺旋桿菌,我在對著試劑盒吹啊吹時,想到那個麻煩的女同事,幽門螺旋桿菌對她產生的麻煩肯定少得多。

疫情讓我們反思自己的飲食衛生觀念和習慣,如果麻煩一點,能換來健康一點,我覺得這道算術題很划算。

這次疫情,倒逼我們養成哪些重要又容易忽略的衛生習慣

如廁衛生:既守護健康,更優雅得體

專家從新冠肺炎患者的大小便中,分離出活的新型冠狀病毒,於是衛生間成了抗疫戰場。

儘量別拿著手機進衛生間,做不到的話,至少出來後用酒精給手機消毒。

專家還說病毒會通過氣溶膠傳播,所以上完廁所,蓋上馬桶蓋後,再衝水。

美國紐約大學菲利普爾諾博士指出,如果在馬桶蓋處於打開時沖水,馬桶內的水在衝力下會產生漩渦,形成氣旋,最高可將病菌和微生物捲到6米高的空中,並懸浮在空氣中長達數小時,這些看不見的病菌會散落到廁所內的牆壁、牙刷、毛巾等物體上。

黑瑪亞有一本書,叫《愛是優雅之門》,書裡講到她在洗手間裡的優雅之舉。

每次使用自己的洗手間都會很愉快,而且有安全感,當我使用之後,我總是會放下馬桶蓋,長按出水開關,讓沖洗足夠。


然後打開馬桶蓋,把酒精噴在紙巾上,仔細擦拭馬桶座圈。洗手時再檢查一下自己擦拭過的馬桶,它總是在明亮的燈光下泛出清潔的反光。


我有些試用裝香水,試管形狀,方便攜帶,外出使用洗手間時,我常噴一些在裡面,這樣可以讓自己處在芬芳的氣味中,也能讓後面的使用者享受到芬芳。


我喜歡走出洗手間時很安心,能夠坦然與迎面遇見的人打招呼微笑,因為知道別人即將使用到的空間是整潔的,他得到的禮遇,是因為我禮遇了我自己。

我看到黑瑪亞這段描述,腦海裡對作者的魅力浮想聯翩了,看到了廁所的優雅打開方式,心中為別人的健康和感受考慮,從衛生間裡的小事開始做起。

這次疫情,倒逼我們養成哪些重要又容易忽略的衛生習慣

家庭衛生:既乾淨舒適,又感到幸福

我老公有潔癖,以前覺得自己受到了約束,剪指甲被逼到小區垃圾桶附近剪,吃麵包也被逼到廚房水槽處吃。

但疫情之後,我覺得和有潔癖的人一起居住,真的太安心太幸福了。

我老公每天下班回家,換上家居服,運作掃拖機器人,然後才會坐下來,吃我做好的飯菜。

吃完後從不拖延,收拾清洗碗筷,並把灶臺和抽油煙機擦得鋥光瓦亮。

儘管我家一面靠山,空氣質量尚算不錯,但每天還是會在亮面的傢俱上看到灰塵。

我老公常用洗完手擦手的紙巾,順手擦茶几、投影儀、路由器等表面。

每到週末,他用吸塵器清理傢俱等硬麵,再拿除蟎儀清理沙發床品等軟面,換洗被套枕套。

在我家,我從不問我和你媽掉水裡你救誰的問題,我問的是,臨產前羊水破了,你先送我去醫院,還是在家清理地面,看到他遲疑的眼神,我一切都有數。

我從不問我和哪個女人之間你愛誰,我只問我和衛生之間誰重要,就算問了這麼傷自尊的問題,還是會得到更傷自尊的答案。

我每次看《斷舍離》《怦然心動的整理法》這類的書,跟他分享書裡的觀點,他都會說自己早就這麼做了。

在我看來,我老公約等於《老友記》裡的男版莫妮卡+3位日本家庭主婦,每次看他一絲不苟、平心靜氣地做家務,我對他也越來越怦然心動。

這次疫情,倒逼我們養成哪些重要又容易忽略的衛生習慣

其實打掃衛生、維持衛生從不輕鬆,雖然他嫌我做的衛生達不到他的標準,但我還是想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減輕他的負擔。

日本作家衝幸子,在《精彩人生的一分鐘小習慣》裡的做法就很適合我,比如:

家裡的物品越多越容易積攢灰塵和汙垢,這樣需要打掃的面積就會增加,既耗費時間又浪費精力,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


給物品安排一個固定的位置,使用完畢做到放歸原處,掉落在地板上的垃圾和物品一定馬上撿起來;


早晨起床後先打開窗戶,房間有味道,說明空氣汙濁;


整理床鋪時,順便擦拭床邊的鬧鐘和床頭櫃;


像鬧鐘表面、門把手、鏡子等反光物品,如果擦得乾乾淨淨,會讓房間看起來更加整潔;


一邊刷牙一邊檢查洗手檯周圍的化妝品和小物件,擺放整齊,哪裡髒了馬上擦拭;


在水壺還留有餘熱時就擦拭,能夠有效去除汙漬,不用特意保養,水壺也能長久如新……

這些順手的一分鐘小習慣,不知不覺就讓家變得清潔乾淨,也能讓我在他眼裡更顯得志同道合。

這次疫情,倒逼我們養成哪些重要又容易忽略的衛生習慣

前段時間,我的讀書會讀了《瘟疫與人》這本書,裡面有個觀點我很認同,瘟疫的出現,促使人們改變衛生習俗觀念,重新審視人類自身的活動。

衛生習俗的發展,從古至今,一直在進行。

從以前,人們剛剛認識到生活陋習,會對身體健康產生不良的影響;到慢慢了解到衛生習慣對於防治瘟疫有著極強的作用;再到現代社會,每個人都建立起了相當成熟的衛生觀念,以及健康的現代大衛生觀,這些都是防病保健康的重要理念。

在這場疫情中,執政者、醫護者、企業家各有作為。

我們普通人,倒逼自己養成一些麻煩程度還能接受的衛生習慣,讓自己和身邊人更健康,也是自己的修為和作為。


梁爽,理性天蠍女,治拎不清、玻璃心、擰巴症,點燃你自律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