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社科联党员志愿者能“沉”能“服”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月19日,在接到省委组织部、省直机关工委《关于组织动员中省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下沉到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后,省社科联党组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党员干部积极下沉、志愿服务。

省社科联党员志愿者能“沉”能“服”

这时候不上啥时候上

省社科联党组班子闻令而动,统筹安排,积极下沉。党组书记、副主席刘德权带头报名,党组成员和机关党员干部踊跃参与。不到半天时间,机关17名在职党员中有8人报名。根据工作需要,经党组研究决定,由副主席、党组成员计世伟和党组成员、秘书长胡小玉带领党员干部共4人首批下沉。党组要求参战的党员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张庆伟“领导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机关干部要下沉一线”的部署,按照省委组织部和省直机关工委总体安排,忠于职守,积极作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身心投入到社区“战疫”一线工作中,真正把社区构筑成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为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面胜利贡献力量。

2月22日,根据省直机关工委的安排,省社科联下沉社区的4名党员干部在第一时间与社区对接。大家纷纷表示,疫情当前,能够下沉到一线与社区党员干部并肩战斗,筑起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有意义有价值,一定竭尽所能完成好组织交给的任务,冲在最前沿、干在最实处,将初心和使命镌刻在“战疫”战场上!

29日,党组接到继续下沉通知后,第一批志愿者已经下沉一周,本来到期可以轮换。社区网格员郑华说出了情真意切的一句话:“哥,你们先别换,咱们小区正需要你们呢。”是呀,这么需要,这么信任,怎么能换呢?刘德权决定第一批不换了,他带领第二批党员志愿者也全部上岗,刘德权与一级巡视员刘幸也当起了楼长。在下沉的8名党员干部中,党组成员和厅级干部4名,占班子总数的83%,占下沉党员的50%,平均年龄愈56岁。

省社科联党员志愿者能“沉”能“服”

从厅长到楼长

根据丽江社区总体安排,刘德权、刘幸和计世伟三3位楼长,负责单元楼的建群排查、执勤值守、宣传引导、分发物资等任务,成为社区防控疫情的“调查员”“宣传员”和“快递员”。“上岗”伊始,他们在住户门、电梯间、单元门处张贴《测温建群告知书》,利用对讲门铃与业主沟通相关事宜,快速建立了单元疫情防控工作微信群,反复联系未及时入群的业主,及时掌握了每户人员的健康信息,在较短时间内,富有成效的完成了负责单元居民的排查、建群、统计和报告工作。由于北区志愿者不足,他们从接手1个单元变为负责一栋2个单元的管理工作,从“楼道长”成为名副其实的“楼长”。面对翻倍的工作量,他们没有怨言,依旧不辞辛苦奋战在“战疫”一线。刘德权负责的两个单元群和刘幸负责的两个单元群由接手时不到5人,均增加至20人以上;计世伟负责的单元群除未入住和长期在外居住的人员外,已有2/3的业主加入工作群,这为有效发挥工作群在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3位同志担任楼长以来,依托单元微信群,宣传学习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各项要求;及时传递动态信息、发布工作提示,解答各类咨询问题,引导住户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充分利用工作群、“群力新城”公众号、龙江健康码,组织信息排查和每日2次的体温测量、报送;服务居家隔离住户,为其采买物资、代取快递;对楼内巡查中发现的不当行为及时制止、耐心劝解,引导住户主动配合社区“战疫”工作。他们通过不懈努力,保障了负责单元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实做细、不留死角,为基层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省社科联党员志愿者能“沉”能“服”

隔离不隔心

隔离不隔心是党员志愿者的责任。一个口罩遮挡住你的口鼻,但遮不住你的眼;一道房门隔挡住寒风,但隔不住温暖的心。刘德权、刘幸热心为隔离的业主宣传有关政策,帮助解决取送快递、蔬菜等生活困难,进行心理沟通和咨询。过去楼上楼下很少遇见,很少沟通。如今,每天手机上响起的温馨提示,成了居民习以为常的“热闹”。隔离的居民不但没有被歧视的感觉,而且切身感受到了视群如家和邻里守望相助的温暖。丽江社区主任朱晓敏对计世伟说:“社科联三位同志在北区服务,很到位,太让人感动了。现在都戴着口罩,认不出来谁是谁,等疫情过去,摘下口罩,好好认识一下。”疫情终将过去,春天终会来临。3月16日一大早,刘德权收到单元群“石榴”(微信名)发来的微信:“刘书记辛苦了,我今天最后一天隔离,明天解放。”这对一个陪伴“石榴”走过半个月的志愿者来说,应该是最暖心的了。

省社科联党员志愿者能“沉”能“服”

宣传和服务两促进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省社科联党组把下沉社区服务与发挥职能作用有机结合在一起,边下沉、边体验,边服务、边调研,有一份力,出一份力。下沉以来,党组领导先后两次走进社区,慰问战斗在一线志愿者。组织刊发志愿服务系列报道5次,组织志愿者撰写日志9篇。积极开展摄影志愿服务,集中反映哈尔滨市社区管理和联防联控感人事迹,中国日报网(中英文版)和东北网等主流媒体作了专题报道,讲述龙江故事,传播龙江声音。党组利用视频会议的形式,总结下沉工作经验,动员机关干部和社科界专家学者以志愿方式投入“战疫”战场。通过网站、公众号、《社科成果要报》等载体,开辟“战疫”专题专栏,组织专家学者和有关社科类社会组织加强疫情防控宣传,普及科学防控知识,创作“战疫”作品,撰写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和咨询建议,传播龙江社科声音,把社区治理新途径等重大选题作为社科研究的课题,积极为龙江疫情防控贡献智慧和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