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價大降!降幅創12年之最,重回5元時代。後市還有降的可能嗎?

野馬和尚


今天凌晨開始,去加油站加汽油和柴油,都降價了。92號汽油每升降價8毛,加滿一箱可以少付40元。先不管未來是否繼續調價,現在總是一個好事。

未來原油價格跌我們不會再下調了,未來原油價格要漲回40美元以上,我們的價格還要上升呢。1.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正在互毆,本來原油價格已經大幅下跌,在兩家相互增產,準備開打價格戰,那麼預期未來,國際原油的低油價還會維持一段時間。那麼我國呢,未來還能繼續兩週一降汽油價格嗎?那就不要再多想了,基本上到了底了。

2.未來原油價格如果繼續跌,同我們在國內加的汽油價格沒有太大關係了,也就是說不會再降。但萬一國際原油價格開始上漲,那還有可能往上調價呢。核心原因就在於我國成品油調價機制。發改委在制定策略時,已經將汽油下調價格的下限定為每桶原油40美元。低於40美元以下價格永遠不會再調。

3.現在原油價格是每桶大約27美元。如果發改委沒有設置40美元每桶下限的話,我們的汽油價格可能不只是每升降0.8元,可能就是每升價1.8元。所以目前計算的降0.8元也是按照每桶40美元來計算的。從這個意義上講,現在我國國內汽油價格同國際價格產生了極大的價差。

4.未來國際原油價格只要沒有漲到40美元以上,現在的汽油價格是不會再調整了。只有當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到40美元以上,我們的加油站汽油價格才會往上調。

5.給大家講講當年發改委制定這個40美元保護價格的核心原因,主要是考慮兩點:

1.使用我國採油技術和採油效率,計算出來油田平均開採成本高昂,油價一定要保護!現在平均開採成本在45~53美元每桶左右。所以不保護,國內油企都活不下去。石油質量又沒人家好,開採效率也不如人家高,最後怎麼競爭?保護把

目前大家其實已經看到了,國際原油長期低價,現在國內油田開採企業都在虧損。三桶油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股價都持續在下跌了。

2.從2009年成品油就已經使用消費稅開始徵收,大約總稅負在40%以上,使得國內和國際的油價有著很大的價差。這也業內叫做“油稅比”。國內成品油價包含增值稅、消費稅,城建稅、教育附加費等稅負,一般來計算,平均累計起來,可以達到每噸3200元到3300元。

所以原油價格是怎麼都調不下去的,不要做太多無謂的幻想了!

享受好現在的油價福利也不錯了,想想過去的9元,嚇死人了。讓歐佩克和俄羅斯多打會,讓低油價多維持一段時間把!

德先生講金融和理財由專業變得通俗。跟隨德先生得到最簡單的答案和最實用的解決之道。覺得好關注我!再多點點贊。


勻楓財技大兜底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講一個親身經歷過的小故事。


一個油價的小故事

去年6月中旬,三桶油在終端市場動作不斷,優惠力度驚人。我去加油,發現無需開卡、預充值,在沒有任何前提條件下,中石油、中石化每升優惠破紀錄的達到了1.8元。驚訝之餘,我在朋友圈廣而告之。朋友們回帖說:我消息過時了。臨近的中海油,92號汽油價格跌破了4元每升——考慮到固定徵收的每升1.52元消費稅,這是一個多麼驚人的優惠價格呀!

於是我問自己,這是一個市場競爭的簡單現象嗎?

上網查了一下,我發現不單單是杭州,在全國多地都出現了大幅降價促銷的現象。這很有意思——要知道,理論上,汽油銷售價格是有國家指導價的。如果降價在合理區間內,我們可以理解成是簡單的促銷活動。但打7折、6折進行大幅度促銷銷售,就不能用簡單的促銷行為來解釋了。

大幅降價的可能原因

對上面這種大幅度降價的行為,一般的分析原因大致是:

1、 車市銷量下滑影響汽油消費;

2、 大連恆力、浙江石化相繼投產導致汽油供應過剩。

但我們不妨考慮一下,對於國家管控的重要資源,用簡單的供需矛盾來分析如此巨大的終端優惠,是否有欠妥當。舉例來說,同屬重要資源的水電煤氣價格,何時有過大幅波動呢?事實是,汽油消費是一個相對固定的需求,不是說油價低了,消費就一定會大幅度上升。降價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在加油量保持不變的情況下,車主從一個沒有優惠或優惠幅度較小的加油站,轉去另一個優惠幅度較大的加油站,僅此而已。

我更傾向於是某種程度上的壓力測試和釋放要素活力的預演。如果大幅度放開加油站終端市場,開放外資和民營進入,會對現有的市場格局形成衝擊嗎?如果大幅度降低汽油消費稅,疊加可能的高速公路收費減免,降低物流成本,會不會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回到問題本身

講完了上面那個小故事和可能的原因分析之後,旁解君再來回答“成品油價大降!降幅創12年之最,重回5元時代。後市還有降的可能嗎?”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很簡單明確的,按照我國成品油價調整機制,當國際三地原油價格低於40美元的時候,國內汽、柴油價格不變;國際原油超過130美元美元一桶,國內油價不變或小幅變動。現在國際油價在30美元左右,所以,按照規定,後續價格暫時不會調整了。

但是,在原油成本和銷售價價差如此巨大的情況下,不排除終端零售企業通過開展促銷活動降低油價。

關注旁解君,瞭解硬核財經

旁解生活與投資


我覺得後面應該很難再降了。為什麼呢?

現在很多人都在納悶:為何國際油價下跌,中國油價遲遲不動呢?

首先我們要明確:國際油價並不是成品油的價格。事實上,國際油價是期貨價格。它會影響未來的油價,而不是現在的油價。

其次,中國成品油定價機制規定是10個工作日,但國際油價每天都在變動。經常會出現國際油價下降或上漲,但因為機制規定的10個工作日還未達到時間,油價還未變動。如果上一次調整油價剛好是上漲的,就會給車友們留下“國際油價下降、中國油價不動或上漲的”印象;實際上,下次調價都會找齊的。

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

成品油定價機制,就是成品油定價的過程方式、法則方案。國家對國內成品油價格有統一調價模式。在國內,當國際油價暴跌或暴漲到一定程度時,成品油價會受到“天花板”和“地板”的限制。

規則:根據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我國的成品油價格進行調整。當調價幅度低於每噸50元時,不作調整,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衝抵。調控設置有上下限:上限為130美元/桶,下限為40美元/桶。如圖。

所以跌到一定程度以後,國內油價不再根據國際油價調整。



姓股名神


本輪(3月17日-3月31日)調整後,國內油價重回五元時代,比如說,調價後全國大多數地區92號汽油零售限價在5.4-5.5元/升,以50L的大多數私家車為例,加滿一箱油大約可以節省40元。

從本次調價來看,2020年國內成品油調價已呈現“三跌兩擱淺”的格局。但大家對後市的油價也不要期望值過高,享受五元時代已經是不易了,至於“3時代”就別想了。

因為,國際油價已經跌破桶40美元,突破了國內油價設定的40美元的“地板價”,低於40美元的部分不再下調。就拿當前的國際原油價格水平推算,下一輪成品油調價可能還會繼續下行的趨勢,幅度或將在700元-750元/噸左右,不過由於國際油價已經普遍低於40美元/桶,下一輪調價觸發“地板價”保護機制的可能性增大,換句話說,下一輪成品油調價擱淺的概率較大。

總之,本次成品油大降,基本符合大多數人之前的預想,但受2016年1月國家發改委關於成品油價格定價保護機制的束縛,對於低於40美元的部分不再下調,那就說國際油價暴跌多少都與我們關係不大的。從當前疫情在全球蔓延的趨勢,以及沙特和俄羅斯的博弈來看,未來國際油價持續走低可能會堅持至少兩三個月。


東震木


根據國家發改委2016年出臺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規定。

國內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每10個工作日調整一次,調整參考價格是布倫特原油、迪拜原油和米納斯原油價格,再加上合理的利潤調計算出最高零售價格。

但是為了保護國內相關產業,同時也設置了國家調整價格超過130美元和40美元每桶不再調整的規定。

從最近10個工作日來看,國家原油價格大幅下跌,平均水平已經跌破了每桶40美元的地板價,國內成品油價格自今日24日其大幅下調至對應40美元水平,低於40美元的部分不做調整。

以咱成都為例,調整前92號汽油每升6.36元,95號汽油每升6.78元,這次調價以後,92號汽油為5.56元,95好汽油為5.94元,雙雙回到5時代。

後市不管國際汽油價格如何瘋狂的跌,即使布倫特跌到15美元每桶,咱們成都這次調整後的價格,換言之,如果油價繼續下跌,咱們不跌了,價格固定。

但是如果國際油價上漲,其上漲幅度超過了每頓50元人民幣,咱的油價就得上漲。

所以,結論很簡單,油價重回5時代,後市已經沒有下調空間了。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溯源歸一


成品油繼續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國際原油價格下降空間有限,二是國內油價調整機制存在上下限。

前段時間由於在OPEC會議上沙特與俄羅斯存在分歧,導致了原油價格戰打起,原油價格暴跌,從50美元左右跌倒了30美元左右。

由於原油價格的暴跌導致國內成品油價格也出現比較大程度的下跌。國內成品油新一輪調價窗口將於3月17日24時開啟3月17日,第10個工作日,預測新一輪成品油調整幅度為下調1010元/噸,折算為0.78-0.87元/升,按50升油箱計算,加滿一箱油將節省40元左右,5元時代來臨!

不過國內成品油價格想要繼續下跌恐怕比較難,主要是以下兩個原因。

一是國際原油目前30已經是極低的位置了,後面想要繼續下跌基本上是不可能。國際油價50美元一桶才比較正常,之前一直也是一直維持在這個價格區間左右。

二是國內的油價調整機制,當國內原油價格低於40美元的時候,國內將按照40美元每桶結算,如果國際原油接近130美元美元一桶的話,國內會通過降低稅費降低國內企業用油成本。目前原油已經跌破40美元一桶了,後續國內成品油也不會有基本沒有下降空間了。

覺得我的回答有價值的話,請點個贊吧。


修行路上的韭菜


唉,前天剛去加滿,錯過一次大優惠。油價時隔12年重回5元時代,確實不容易,這次降幅之大得益於國際原油暴跌,原油最近一個季度下跌了53%,比2008年金融危機少兩個百分點而已。

那麼後面還有沒有下跌的可能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原油真跌到20,那麼國內成品油價肯定還會下跌。目前疫情還沒有得到有效控制,這對原油的影響非常大。大家都宅家裡,交通工具就很少使用了,原油的需求量自然會出現斷崖式下跌。

這次原油到底會跌到什麼時候才會反彈?這個不好猜測,一切得看疫情什麼時候得到有效控制。當然當中不排除類似去年阿美油田被炸的黑天鵝事件。


月牙亮投


好事來了,油價大降。降幅12年之最,只是後市沒有再降可能

原油暴跌,8天內美股三次熔斷,而3月17日國內成品油進入調價窗口,國內汽柴油價格創下2008年以來的最大單次降幅,這又是一個驚人的舉動。

這一消息對國內而言,是一個很利好的消息,通俗點講,用全國的平均數來講,92 號汽油每升下調0.80元,95號汽油每升下調0.84元,0號柴油每升下調0.83元。 用中化石油福建的最新調價板看,92號汽油是5.49元,95號汽油是5.86元,0號車用柴油是5.10元,題主所說“油價重回5元時代“絕對沒錯,是個事實。

再看國際油價。從近十個工作日看,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平均水平已跌破每桶40美元,而每桶40美元,已是國內成品油調價的“地板價”,按此分析,此次成品油價大幅調整後,所有國際原油降價給予市場紅利均已釋放,後市已沒有再降價的空間。

據2016年出臺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規定,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控跟緊國際原油價格變動,並設“天花板價”和“地板價”。“天花板價”即為調控上限,設定為130美元/桶,達到或超過這個價,國內油價將不上調;“地板價”即為調控下限,設定為40美元/桶,跌破下限,則國內油價將不下調。

未來,油價繼續下降,那麼國內主要收益的就是“兩桶油”,即中石化、中石油,這兩個國內石油巨頭將繼續在國際原油降價中獲益。

可以注意到,國際石油巨頭的愽弈遠未停止。3月16日開盤後,隨著美股的暴跌,國際油價繼續下探。公開披露顯示,截至當天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4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WTI)價格下跌了9.55%,報28.7美元/桶,跌至四年以來的低點;5月交貨的倫敦(ICE)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報收30.05美元/桶,跌幅為11.23%,盤中一度跌破30美元/桶,為2016年2月11日以來首次。與此同時,美國汽油期貨暴跌23%,至200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目前,沙特為OPEC+減產協議流產而祭出的價格戰仍在繼續,而俄羅斯並沒有服軟的跡象,而由於巖頁油開採成本較高,美國已在其中受傷。

國際油價降了,對於中國是一件利大於弊的事,特別有助於疫情中的經濟復甦。


波士財經


後續成品油價已經看不見繼續下調的希望了。

要知道成品燃油價如何波動,就需要知道我國成品油價調整的主要依據,這裡有兩個變量,第1個變量是我國的成品油稅費,第2個變量就是國際油價。

在第1個變量中,成品油的稅費是我國調整經濟的一個工具,在當年油價在100美元一桶以上的時候,我國通過減免稅費同時給予相關的企業補貼,來維持國內油價處於6元左右的價格,這樣才能夠促進國內製造業企業的成本降低以及汽車工業的發展。

而在近些年,由於油價腰斬進入到了50美元至70美元的波動區間,因此我國的油價稅費上漲,用來保護國內的石油產能以及給予節能減排和綠色能源行業相關的保護。

在受到經濟下行壓力的時候,我國從2019年4月份下調了這一例的稅費,但是短期來看這樣的稅費雖然不可能繼續提高了,卻也不可能繼續下調了。

再說國際油價,國際油價現在已經跌到了30美元左右的區間,這個油價對於國際來說已經是極低的水準,不可能再低了,但是我國也不會繼續下調油價,這是因為為了保護國內的石油產能,我國設定了40美元的地板價,也就是說當油價處於40美元以下的時候,我國國內油價按照40美元結算,因此即便是油價再跌,我國也看不到繼續下調油價的可能性了,所以現在的油價就是很長一段時間的最低價。


諮詢師天生


3月17日24:00,國內成品油將迎來年內第四次、且是歷年幅度最大的一次調整,屆時,國內92#汽油零售價格將下調0.80元/升,國內油價一下子跌破6元,重新回到5元區間。

對有車一族來說,這確實是個好消息。試想一下,加滿一箱油(50L)一下子就能省下40元,夠吃好幾頓早餐了!

可不好的消息,也將隨之而來!此次下調之後,國內油價已經達到“底價”了。後續只會上漲、不會再下調咯!

國內油價存在“上下限”

2016年1月13日,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機制進行了部分修改,其最主要的調整如下:

  1. 國內成品油調價採用“十個工作日一調整”的原則,其基準價格參考國際三大原油期貨(布倫特、迪拜和米納斯)的價格,再加上合理利潤,計算出最高零售價格。

  2. 設定原油參考價格的上下限,當國際油價高於130美元/桶(或低於40美元/桶)時,國內油價不做調整,其他情況據實調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地板價”和“天花板”。

而在本輪調價週期內(3月3日~17日),國際油價暴跌,累計跌幅均超過30%,其價格維持在每桶30美元左右,觸發國內油價保護機制,雖然已經低於40美元、但國內油價還是按40美元來計算的。

國內92#汽油“底價”是多少

這個尚無法知曉,但從歷史的情況來看,92#汽油價格底價應該在5.5元~5.7元之間(各地略有不同)。

2016年初,國際原油價格也曾一度維持在30美元左右。此時,國內92#汽油價格最低每升5.54元(江蘇)。

現如今的情況,大抵與2016年比較類似(稅費略有調整)。此前92#油價每升為6.3元,而經過此輪下調0.8元之後,只有5.5元。這與之前比較接近,應該已經算是“地板價”了!

總之一句話,此次調整之後,油價的確回到了5元時代,但此後調整,也算最低價了,以後國內油價恐怕只會上漲,不再有可能下跌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