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為什麼讓一群孩子生擒鰲拜 而不是動用大內高手呢

康熙為什麼讓一群孩子生擒鰲拜 而不是動用大內高手呢

鰲拜出生於清朝勳貴之家,他的祖父乃是完部族長索爾果,叔叔費英東更是後金開國五大臣之一,可以說他的家族是清初最為頂尖的家族。當然鰲拜本人可不是依靠家族的庇護才在清朝有了一席之地的,他可是憑藉著自己的戰功獲得了"滿洲第一勇士"的盛讚,並獲封公爵這一異姓所能做到的最高等的爵位。

康熙為什麼讓一群孩子生擒鰲拜 而不是動用大內高手呢

康熙皇帝扳倒權臣鰲拜,則可稱得上歷史最成功的政變之一。不流血,不張揚,輕輕鬆鬆就把手握重兵的鰲拜拿下了。而完成這項任務的,只是幾個小青年。那麼,康熙為什麼要用幾個小青年,而不是動用大內高手呢?

一、首先,消除鰲拜的戒心。

鰲拜成為首輔政大臣之後,朝廷朝堂之上的官員不是鰲拜心腹,就是畏縮鰲拜的權力,苟且偷生,不敢與鰲拜抗衡,皇宮大內雖然高手眾多,是最適合擒鰲拜的人員,不過無論是皇宮大內侍衛還是宮內,成員組成多數都是鰲拜黨羽,要不然就是鰲拜在宮內安插的眼線,康熙帝如果暗中動用皇宮大內侍衛,結果,計劃沒有密謀之前,可能已經被鰲拜得知,那麼康熙帝可能會被廢除,要麼成為傀儡,重則性命不保。

康熙為什麼讓一群孩子生擒鰲拜 而不是動用大內高手呢

康熙重用一幫孩子,足以可以看出康熙帝年紀雖小,確實非常有政治遠見的雄才,滿族是,善於騎射,康熙表面做出一副玩世不恭的小孩脾氣,每天與一幫孩子學藝拳腳功夫,鰲拜時間久了防備戒心日漸消除。

二,搞定鰲拜,並不需要多厲害的人

但是大家是不是漏了一個因素,那就是他在那個時候的年齡。我承認他在年輕時很厲害,甚至一人在敵軍當中殺幾個來回不成問題,有關公和子龍的本事。但是在他被扳倒的這一年,他已經是一個馬上60歲的老人了。

他生於1610年,發生事變這一年是1669年。我並不是不相信他,只是再厲害的英雄也有遲暮的時候。何況到了晚年,他已經不親自上陣了,而且平日裡的作風也不好。最後把他按在地上的不止一個少年,是十幾個,康熙帝怕壞了事還特地找了這麼十幾個身強體壯的。並且為了這一天,還準備了很久。

康熙為什麼讓一群孩子生擒鰲拜 而不是動用大內高手呢

三、康熙帝無實權。

康熙八歲繼承大統,在親政之前沒有實權,朝廷一切軍政大權被鰲拜給牢牢掌握,雖然皇宮內務的侍衛都是滿洲上三旗親信貴族子弟組成,不過,這些親信大臣子弟不能全完確保沒有鰲拜心腹或者眼線,所以康熙帝啟用孩子生擒鰲拜實屬無奈之舉。


康熙為什麼讓一群孩子生擒鰲拜 而不是動用大內高手呢

所以,雙方實力的差距是明顯的,鰲拜被按在地上伏法是必然的。

在這次智鬥處理鰲拜專權案中,康熙機智、沉著、勇敢、能屈能伸的能力顯露無疑,畢竟一個才十六的少年,能以四兩撥千斤的智謀除掉鰲拜,也難怪會成為後來的"千古一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