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高中生選擇分科有重理輕文的趨勢,對此您怎麼看?

笑傲江湖773857


我們先從實際的角度出發看這個問題。

1.大學的專業90%以上更傾向於理科。這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孩子選擇文科,那麼,在高考之後選擇專業的道路就會十分狹窄。

2.社會的發展需要更多的偏理人才。如今已經向只能時代邁開了大步伐,而智能時代,說的簡單點就是數學和計算機的時代,再廣一點,是理性的時代。

因此,好的工作上面,如高薪、優渥福利、城市等,它們更需要理科方面的人才。

3.理科比文科能帶來更大的實際價值。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我們攻破了數學裡的一個難題,假設可以帶來億萬的價值;如果我們解決一個文科領域的問題,帶來什麼價值呢?很難說。

這是市場和社會發展決定的。什麼是市場?就是經濟。經濟學的核心是什麼?是數學。

在經濟學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理性人假設。就是假定社會里的所有人都是理性的。


再來看看文科。

著名的心理學大師阿德勒在一次演講的時候,有人站起來大聲質疑:你這不就是說的常識嗎?阿德勒回答:是的,就是常識。

什麼意思呢?文科在很多方面,改變的是人的思想認知層面的堵塞;而理科,是解決當下的實實在在的問題。

對於一個人來說,文科就像讀書。一天讀好幾萬個字,枯燥乏味,無聊至極,可能五年十年都不見其效果,但是我們都深知它是有用的。可能二十年,三十年之後,它才會發揮巨大的作用。

但是理科呢,就像你的工作,每個月都能拿到工資,每年都會有收益。這些錢來幹嘛的?來解決你的生活問題,來改善你的生活質量。

為什麼選擇理科多?拋去興趣等,理科是解決你當下的問題的。因為人,一日三餐,車房婚假,這都是具體的生活。

那麼文科帶來的是什麼?可能要幾十年之後,上百年之後,才會產生影響,但是,人已經老了。


沒人願意艱苦生活大半輩子,直到暮年,垂垂老矣,然後手握著無數財富離開人世。

那麼這會有什麼損失嗎?這麼多人研究理科相關的東西,研究文科領域的寥寥無幾?

說實話,不會有太多的損失。現在都是學科交叉,而且文科的影響短期內是看不出什麼的。但肯定有人從事文科領域,有人會致力於一些“虛”的東西,就像“常識”。這也就使得未來只會更好。

要知道,重理輕文這個歷史潮流,是沒人能改變的,而且,現在的社會已經這麼發達了,這樣的潮流只會讓我們走向更好的未來。


芝傑說教育


幾乎99%的好高中都是以理科為主的,原因有以下三點:

1.理科招錄人數大。在全國每年的招生計劃中,文、理二本以上的招錄比差不多為1:3,部分地區甚至達到1:4。而且文科的錄取分數線普遍高於理科,2019年江西一批錄線文科比理科高36分,二批錄取線文科高出理科53分!也就是說文科二本的分數線與理科一本的分數線只差9分!

2.理科畢業好就業。每年大學畢業季,理科生普遍比文科生容易就業。電子,生物,能源,食品,船舶,機械,互聯網,這些領域都是就業重鎮,而這些領域開出的職位中90%以上是面向理科生的。

3.理科職場待遇高。互聯網標杆企業每年招聘的職場新人不僅人數眾多,而且薪資普遍優厚,月入起步價以萬為單位,加上各種補貼、福利,更是誘人。這在文科職位中是罕見的。

基於以上幾點,家庭、學校、社會,這些年重視理科已成普遍現象。只要在數理化課堂上能聽懂都會學理科,除非是上課比較吃力,才會轉而學科。當然也不乏有的學生非常聰明,因為特別喜歡文科而選擇文科,但這些只是個案,不具普遍性。


畫面英語


對於這個問題,我並不想從國家政策啊、社會趨勢啊這些大方向進行討論;在這裡,我就想談談小方向,從自己出發。


就在不久前,一個表妹也問了我。說她快要文理分科了,應該選什麼比較好,在詢問了她幾個問題之後,我很肯定的跟她說,建議她選擇理科。


說到這裡,可是給人感覺,我就是急功近利。但實際上是因為我表妹自己偏愛理科,同時理科成績也比文科成績好很多。所以我才會肯定的建議她選擇理科。


說實話,我自己也是認為理科可選擇的大學專業多、社會就業崗位多、前景好等等;這個,我個人不否認。但是,如果一個學生,本身就對理科很排斥(包括學不好),那麼跟他談大學談社會,真的好嗎?說到專業多,好選擇,可是如果考得不好,又怎麼選擇呢?說到就業好,可是如果專業技能沒學好,又有什麼用呢?當然,可以轉行,不一定需要找對口行業,但花費了自己5、6年的時間去學自己不喜歡的東西,最後又沒使用上,那不是浪費生命嗎?退一萬步講,就算在高中可以逼著自己努力學好,選一個好專業,再把專業學好,找到一個好工作(注:是他自己不喜歡的),那麼就這麼不開心的工作幾十年,真的好嗎?


所以,無論是我表妹還是其他人;我認為都一樣;看自己興趣,加上自己文理科成績,進行綜合考慮,再選擇。才算對得起這個選擇。


注:個人見解,勿噴;有問題可以留言評論哦


檸檬不萌姑娘


學好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哈哈開個玩笑。

我認為高中生選擇分科有重理輕文的趨勢這不能怪學生,學生只知道自己是為了升學,只知道理科班能轉文科而文科班不能轉理科,只知道高考填志願時理科能夠選擇的專業要比文科多,只知道理科畢業後就業機會多、範圍廣。而選擇文科的同學則是因為自己數學不好、物理學不懂才選擇了文科,那真正因為喜歡文科科目,以後想做文職的學生寥寥無幾,因為他們只被教育如何升學考試了。

但是我想說,選擇文科還是理科是孩子的自由,希望家長和老師多給建議而不是強制,還有我記得當初我的恩師被學生問之報文還是報理時說:如果你學習態度端正,認真且努力,無論報文還是報理都會給你一片美好的未來。


我賭你的筆芯沒有油


削減文科的招生人數,提升數理化的權重,這個是國家制定的方針政策。如果你有注意看新聞,你就會知道這方面的信息是總理在相關會議上面強調的,新聞上有特別的報道過。

重理輕文現在不單單是趨勢,而且是方針政策。當我們在做決定的時候,一定要跟著國家的方針政策去走,你才有大的概率成功。

90年代初國家讓你買股票,如果你買了,現在這些股票都翻了上千倍了。97年國家房改政策,國家讓你去買房,如果你在那個時候拼命貸款去買房,現在身家也上億了。國家大政策就是一個風向標,指到哪裡哪裡就會起風,用雷軍的話說就是風來了豬都會飛。

所以既然國家的政策是重理輕文的,那麼考生在報考的時候,自然也要按照重理輕文的模式去報考。在理科和文科成績差不多的情況下,肯定是優先選擇理科。

當然了,有一些同學文科很好,理科很差,就千萬不要硬著頭皮去選一科,否則會成為其他同學的墊腳石,成為高考的炮灰。

在政策上對理科傾斜,主要就是讓那些文理皆可的同學儘可能多的去選擇理科。對於理科很強,文科很弱,或者文科很強,理科很弱的同學來講,這樣的政策是對他們沒有影響的。

文科仍然還會有,只不過選拔出來的學生會更加的精英。理科則是大趨勢,文科停止擴招甚至縮編的情況下,理科的招生人數會相應的增加。所以,更加普通的同學在理科上面去找機會更容易成功。


外語那點事


理科到社會上後就業前景比較廣闊,而文科到社會上就業的面比較小,所以文理成為了對比,但本人認為,學文科比較好,到社會上和別人交際語言等方面能比別人擅長,這樣有注於你在社會上的立足。


小智教育


這應該是上個好大學的機會和就業的幾率決定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