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向前半世紀|我在華山腳下看火車(汽修廠散文篇)

題記

童年向前半世紀|我在華山腳下看火車(汽修廠散文篇)

童年是每個人心底最深處的一片淨土,我們的童年在半個世紀之前,他似乎格外的不經擾動;

一條幹涸的小河、一片荒蕪的山坡、一座斑駁的橋、一段通往遠方的鐵路.....都承載這我們無數的歡樂和記憶。

誰也想不到,往前半個世紀的童年記憶裡:隴海線上看火車是我童年最大的樂趣。


華山腳下·隴海鐵路在這裡轉了彎

童年向前半世紀|我在華山腳下看火車(汽修廠散文篇)

我們的童年是在華山腳下度過的,1972年6月初,年僅十歲的我隨父母到了華山腳下桃下鎮。

那裡曾經有個冶金部的三線廠——華山冶金汽車修造廠,還有個四等小站:桃下火車站——離連雲港東站974公里,離蘭州站785公里。

隴海鐵路線從廠子旁邊劃過,向西奔繁華的長安城,向東直奔莽莽秦嶺深處,那個時候我總是猜想山的那邊到底有什麼?

半個世紀過去了,華山冶金已經被稱為翻過去的一篇;五十年的時光,也讓曾經的桃下火車站成為塵封的歷史。

可是當年火車的記憶是如此的深刻,讓我足足牽掛了一輩子。


看不夠的火車,放學的路真辛苦!

童年向前半世紀|我在華山腳下看火車(汽修廠散文篇)

那一年十歲的我,對隴海線上來來往往的火車異常喜歡和感興趣,甚至可以說是痴迷!

由於當時的汽修廠還沒有子弟學校,我們是借讀於十三冶子弟學校,租住在鐵路南邊竹峪大隊農村老鄉家的房子裡。所以每天上學放學都要途徑桃下火車站西邊的天橋。這下正好,可以了卻我的近距離觀察欣賞火車奔馳在鐵路線的心願。

每天上下學,我一定趴在天橋上,任憑蒸汽機車頭(當時的牽引車頭,還是蒸汽機車頭)噴出來的煤煙氣沖刷,不厭其煩地等待著一趟又一趟來來往往的火車……看不夠的火車!

由於火車向東是秦嶺的大上坡,還有羅敷河那裡有個大轉彎,所以向東的火車跑起來格外的慢,衝坡時的煙也格外的更猛烈一些,每每我看完火車心滿意足的灰頭灰臉的回家後,都讓媽媽心疼不以,認為我上學路上多麼艱辛受苦。

哈哈!其實,她哪裡知道,童年的我,真的是樂在其中啊!


趣味相投:柿子樹下看火車

童年向前半世紀|我在華山腳下看火車(汽修廠散文篇)

記得1972年的暑假,放假的第一天,我就早早的約好和我有著同樣愛好興趣的十冶同學‘楊建原’來天橋看(欣賞)火車。

在烈日炎炎的柿子樹下,鋪上涼蓆,趴在上面,期待著我們的精神偶像~火車一趟趟的,在我們的注目下駛近我們,再呼哧呼哧喘著粗氣奔向大山外的遠方。

那童趣,那記憶,那時候的生活無憂無慮……真的很美好!

彈指一揮間四十七年過去了,滿頭白髮的我們也只有這些兒時美好幸福記憶,童趣值得擁有和珍惜了!


我們的童年·向前半世紀

童年向前半世紀|我在華山腳下看火車(汽修廠散文篇)


此文源於原華山冶金汽車修造廠子弟劉峻的童年回憶片段!那個地方也曾經是我老婆魂牽夢繞的童年所在!

三線,已經過去半個世紀,三線廠也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或者成為殘垣斷壁倔強的展示他們曾經的輝煌,或者已經夷為平地蕩然不存;

其實我們三線子弟都有著相似的童年,雖然不是一個山,不是一個鐵路橋!

但是那些山、那些橋,不經意間的風景,都留著我們濃的抹不開的童年記憶!

童年向前半世紀|我在華山腳下看火車(汽修廠散文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