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之子錢永剛34歲才上大學,40歲拿到碩士學位,後成為教授!


錢學森之子錢永剛34歲才上大學,40歲拿到碩士學位,後成為教授!


新中國建設以來,我國從落後逐漸走到世界前沿。“兩彈一星”的誕生讓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極大提升。在中國的科技發展之路上,被譽為“火箭之王”“中國航天之父”的錢學森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今天介紹的就是他的兒子,34歲才能上大學,40歲拿到了碩士學位,現任多所大學教授的錢永剛教授。

扔下書本拿起槍桿:

錢永剛出生於1948年,那時的錢學森已經是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了,同時也是美國最年輕的教授。新中國成立之後,錢學森義無反顧的要返回中國,其中也經歷無數辛酸,甚至美國海軍次長要錢學森囚禁起來,也不讓他回國。最終錢學森通過國家的幫助可以回國。

最終錢學森用五年時間研製出導彈,後來推動原子彈,人造衛星成功發射。1955年,錢學森帶著妻兒坐上了“克利夫蘭總統號”回國,甲板上的錢永剛十分活潑,當時稚嫩的內心還沒有填滿國仇家恨。後來回憶這段歷史,錢永剛說父親當時一直在唸叨怎麼還不到岸。

回國之後,中科院安排錢學森到東北參觀,當時任軍事工程學院院長的陳賡邀請錢學森吃飯,陳賡詢問他:“我們國家到底能不能造導彈”錢學森爽快的說:“為什麼不能,外國人能造,我們怎麼不能,我們不比外國人少一截”,就這樣堅定的一句話,讓當時連卡車都製造困難的中國,走上了中國特色的航空航天道路。

錢學森之子錢永剛34歲才上大學,40歲拿到碩士學位,後成為教授!


等到1966年的時候,錢永剛到了應該上大學的年紀了,但當時國內不安寧,到處都有人鬧革命。他在高中讀了一段時間書就讀不下去了,正好看到有個招兵的機會,想去試試。

於是就和父親商量,當時錢學森擔任第七機械工業部副部長,自己的兒子找上門想要去當兵,但又擔心兒子書還沒有唸完。再三猶豫之下就跟錢永剛說:“如果這是你決定好的,你就去吧”

參軍的時候錢永剛也沒有讓父親為自己鋪路,當時還不流行走後門,他和普通的新兵一樣,坐著卡車南下,一樣集訓,一樣通過新兵連的洗禮。沒有人因為他是大科學家錢學森的孩子就多給他一點。

被歧視對待:

“如果我不是錢學森的孩子,我也許還能更公平一些”,中國在當時對知識分子極其不信任,即使是為國家做出如此貢獻的錢學森也會遭到無數人的冷眼,他的家人也會在生活中遭遇歧視。

錢學森之子錢永剛34歲才上大學,40歲拿到碩士學位,後成為教授!


你扔下美國那麼好的條件回國,說是因為愛國,我看啊就是間諜”在特殊期間即使受到保護,但這樣的話也從來沒有停過。錢永剛因為父親的緣故在部隊中也遭到區別對待,在部隊的9年時間裡,他感受到了工農大眾對於知識分子的牴觸和排擠。

錢永剛本可以被評為五好戰士,本可以入黨,本可以提升為幹部,如果出身是工農家庭就可以了,但由於錢永剛出生在知識分子家庭,對於他的考驗更為嚴苛。入黨的時候拼命表現,無論學習成績,還是勞動表現都是一流,但是無法換得入黨的名額。連裡把他調走了,沒過兩週,排名第二的那位入黨成功了。

老校長的承諾:

錢永剛從來沒有想過特殊時期結束的那天會是什麼樣子,那是隻有一個念頭,在部隊能做成什麼樣是什麼樣吧。1977年的時候,因特殊時期耽誤的高考重新啟動,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

錢永剛又興奮又忐忑,興奮在自己可以走出部隊,忐忑在於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考上大學。

憑藉自己在部隊擔任技術工作,數理化還有些底子,大學算是考上了,打聽之後發現班裡年齡最小的比他小10歲。在他34歲的時候,自費出國留學了。他來到了父親曾經待過的加州理工大學,沒經過考試就被錄取了,一方面是因為錢永剛極優秀的個人能力,另一方面來自於老校長的承諾。

錢學森之子錢永剛34歲才上大學,40歲拿到碩士學位,後成為教授!


當錢學森被抓進監獄的時候,美國加州大學對於錢學森入獄無法接受,毅然決然地站在了美國政府的對立面,出款1.5萬美元將錢學森保釋出來,出獄後的錢學森一直悶悶不樂,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被特工監視著。

加州理工的校長安慰錢學森:“不要低迷了,工作吧,不為了政府也為了孩子,孩子以後就來我們學校讀書”。也許就是這麼一句承諾,免去了錢永剛的入學考試。

34歲進入大學,40歲才拿到碩士學位,自己的父親年輕時候就做到了教授,哥哥是世界出名的精神學家,弟弟錢永健更加出名,是2008年化學諾貝爾獎的得主。對此錢永剛也不抱怨,滿足於自己的情況。

言傳身教:

錢永剛的成長離不開錢學森先生的言傳身教。1957年的時候,錢學森因為傑出貢獻獲得了中科院的獎金1萬元,錢學森將這筆鉅款毫不猶豫的捐給中國科技大學,為學生買100多把計算尺,這些尺子造就了無數科學家,為中國科研事業提供幫助。

錢學森之子錢永剛34歲才上大學,40歲拿到碩士學位,後成為教授!


後來1994年的時候又獲得獎金100萬元,將錢捐給了西部工程,7年之後又獲得100萬元獎金,也捐出去了。錢學森姓錢但是不愛錢,即使自己的晚年一直住在破敗的筒子樓,上班就提一個破舊的包,不向國家要高檔住房,要秘書豪車,只是想著如何為國家做貢獻。

錢永剛說:“父親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是他用他的輝煌人生展現出自己科學報國的價值,為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努力”。

人生從來不是一帆風順,苦難磨鍊了錢永剛的意志。他曾說過:“人生沒有如果,對於以前的生活發牢騷,也就是口頭上說說,現在日子過好了,認識了不少的朋友,他們給了我幫助,讓我每年都感到一些進步”。

我們應該學習錢永剛面對苦難的態度,郭沫若曾說過:人生就像洪水一樣,只有遇到礁石才能激起精彩的水花。不要怕困難,去努力的克服它面對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