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死後樑思成再娶小21歲的林洙,後妻為何頻繁抵制林徽因?

陳瑭


那隻能說明後者有多麼在意林徽因在梁思成心裡的位置,是她永遠無法超越得,所以才會不斷的詆譭林徽因。


揪衣角的小馬


老梁念念不忘徽因的痕跡

在今日離婚率高居不下的現狀,半路夫妻的家庭比比可見,然而不能忽視的問題,是對方身上難免有前任的痕跡。這是擺在半路夫妻幸福路上,必須花精力著重解決的難關。而本文的主角梁思成和林洙,也有這方面的尷尬窘迫。

那一年的夏季,梁思成著急去北京市政府開會,可當他推出28式自行車時,後輪鬧脾氣的罷工咯。記得裡屋有他前年買的打氣筒,詭異的事情出現了任憑他累的滿頭大汗,後輪乾癟的狀態絲毫未緩解。事後得知是林洙的兒子程哲,整出來的惡作劇。同年寒假程哲又將“student”錯寫成“studeni”,父子倆是針尖對麥芒,最後程哲摔門而去。

——28式自行車

因為這兩事情發生的時候,作為母親林洙都緘口不言,這讓習慣辯論的梁思成很不得勁。恰巧此時北京副市長吳晗通知他,準備好洗漱用品出差一週。臨走前他留言一條,大意是:“我不喜歡林洙的呆若木雞,希望她能向林徽因看齊,能理直氣壯的同我反駁。”有讀者也許會問林洙為啥不能反駁,程哲又是她和誰的兒子?

首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林洙和林徽因的起點不同。1948年她前往北京找男友程應銓時,其男友是清華的建築系老師,她連大學都沒入。而且嫁給梁思成後也只是清華建築系圖書管理員。反觀林徽因的水平可謂是超群脫俗,這也是林徽因吸引梁思成的地方。

1924年倆人同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讀書,梁思成27歲時倆人同在東北大學草創建築系,新中國成立後倆人又主持國旗、國徽、紀念碑的設計工作。由於倆人對於建築的認知不分伯仲,所以爭得面紅耳赤是常有的事。正應了那句話“燈不撥不亮,理不辯不明”,當時關於紀念碑有三種建造模型,第一種是紀念碑平鋪在地面,以弘揚工農群眾的團結;第二種是巨型群體雕像,體現英雄光輝高大的氣質;第三種是高聳入雲的碑形或者塔狀,表現革命烈士的無畏氣概。正是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堅持,第三種成了今日的紀念碑!

現在來說第二個問題,林洙嫁給梁思成後,其家庭人員有:林徽因的母親、程哲、程彤、及她倆。而程哲和程彤是林洙和前夫程應銓的兒女,正因為她的學歷低、有拖油瓶,所以沒有效仿林徽因反駁梁思成的錯誤論斷。

年齡差迫使兩人頻率不同

我曾經看過這樣一篇報道,說是在北大西洋深處,有一隻顧影自憐的鯨魚,因它的頻率和夥伴不同,導致沒鯨魚能聽得懂,它也沒法和夥伴玩耍。夫妻之間亦是同理,如不能琴瑟和鳴,就只能互相折磨。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 宋代 · 范仲淹《江上漁者》

1963年的4月1日,北京的皚皚白雪已化,嫩草青芽露身影。林洙心情迎合著陽春而愉快,為此她起了個大早趕到集市,選了條活蹦亂跳的鱸魚。她先把500克的鱸魚開膛破肚,去掉魚鱗和魚線等多餘組織,然後從脊椎處切斷至腹部,再然後用鹽和料酒醃漬10分鐘。待到即將下鍋時,香蔥切段生薑切片塞入魚身開口處,然後放在蒸籠裡面十分鐘,起鍋後灑上幾滴豬油即可!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 1日」

面對香噴噴的美味珍饈,林洙憧憬著兩人的幸福晚年。令她始料不及的是,從蒸魚端上桌到下午壹點,門口梁思成憔悴的臉龐渺無音訊。左顧右盼的林洙飢腸轆轆,正當她動筷子往嘴裡送菜時,步履蹣跚的梁思成抱著盆水仙花回來。沒想到的是鱸魚卻讓梁思成臉色陰沉,後來林洙恍然大悟今日是林徽因的祭日。

如果說上面是因為私事不合拍,那麼在保護北京古建築的意識上,林洙落下得不是一丁半點。1948年9月國民黨華北軍政長官傅作義,舉棋不定究竟向共還是向國時。夜裡兩名解放軍高級軍官造訪梁思成家,此行的目的是讓梁思成在北京地圖上勾畫出要保護的古建築。如數家珍的他僅耗了一個通宵,在林徽因的鼎力相助下,次日早上即把炮火避免圖紙交給瞭解放軍的軍官。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

公元1969年中蘇關係交惡,北京市落實中央的“深挖洞”政策,一時間北京殘存的牌樓、城門、宮殿的城磚遭殃。有一日肺結核漸重的梁思成,在報紙上看到西直門被拆後,裡面驚奇的裸露出元代的小門。行路不便的梁思成奮筆疾書,讓林洙迅速把信遞交給北京市人民政府。但因兩人觀念不同,沒有保住那個小門。

綜上所述,每段姻緣皆是前世修來的福分。必須以寬大的胸懷,設身處地的理解,才能讓婚姻之花不凋零。雖然林洙對林徽因有意見,但她還是幫助梁思成度過了文革的危險歲月!

——END——


惜緣小歷史


林徽因死後梁思成再娶小21歲的林洙。可林洙為什麼頻繁牴觸林徽因呢?我認為林洙本來就是一個很毒的女人。

林洙的毒表現在以幾個方面:

絕情:林洙原本是清華大學建築系工作者、知名學者程應銓之妻,可因丈夫的政治問題就毅然與他離婚,劃清界線。絕情如此,豈不毒乎。

忘恩:林洙是林徽因的老鄉,學生。林徽因待她如親生女兒。在她生病期間,還按時給她補英文。可她在林徽因病危之際,不曾去看過一次。此女冷血如此,豈不毒乎。

負義:在林徽因去世後,林洙就接近梁思成。梁思成當時的心身狀況極差,非常需要一個人照顧生活。於是,讓她最終達成目標,成了梁夫人。至此還不甘休,還與死者吃醋,欲取下林徽因的紀念照,這讓在黃土之下的林徽因如何眠目?讓在生的子女如何接受?此舉不毒乎?

自私:林洙寫的書《梁思成,林徽因和我》中,寫了林徽因與金嶽林的事。此事到底有無,誰也不知道。她莫非是吸人眼球,多撈稿費。但當時的林徽因體弱多病,心力皆疲,哪有心思談情說愛?再說,她當時心思全花在她心愛的建築事業上。

請大家看看林徽因的心思具體花在哪了?林徽因從1937年夏天開始了她的流亡時期。她與丈夫顛沛流離,為寫《中國建築史》到處蒐集資料,經常工作到深夜。

抗戰勝利後,也是林徽因的最後時期。那時的她在忙什麼?

林徽因全家於1946年8月回到北平。不久,她為清華大學設計教師住宅,並接受校外的設計任務。

1948年5月,她在《文學雜誌》發表了《病中雜詩》9首。同年底,清華大學所在的北平郊區解放,解放軍包圍古都北平。林徽因夫婦想到城內無數巍峨壯觀、雕樑畫棟的古建築也許將毀於戰火,憂心如焚,寢食不安。

1949年初,兩位解放軍的突然到訪,表現出的對重要文物古蹟的保護態度,讓他們消除了對共產黨的疑慮,並應解放軍請求,編寫了《全國文物古建築目錄》。此書後來演變成為《全國文物保護目錄》。是年,林徽因還被聘為清華大學建築系一級教授。

1950年林徽因被特邀參加全國政協一屆二次會議,並被任命為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委員兼工程師,提出修建“城牆公園”設想。

1951年,47歲的林徽因為挽救瀕於停業的景泰藍傳統工藝,抱病與高莊、莫宗江、常莎娜、錢美華、孫君蓮深入工廠做調查研究,並設計了一批具有民族風格的新穎圖案,為“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蘇聯文化代表團”獻上一批禮品,深受與會人員歡迎。

1952年,梁思成、劉開渠主持設計人民英雄紀念碑,林徽因被任命為人民英雄紀念碑建築委員會委員,抱病參加設計工作,與助手關肇鄴一起完成了須彌座的圖案設計。

1952年5月,為迎接即將到來的建設高潮,林徽因、梁思成翻譯了《蘇聯衛國戰爭被毀地區之重建》一書,並由上海龍門書局印行,為國家建設提供了借鑑。應《新觀察》雜誌之約,撰寫了《中山堂》《北海公園》《天壇》《頤和園》《雍和宮》《故宮》等一組介紹中國古建築的文章。20世紀50年代,梁思成因提倡新建築用作大屋頂等傳統形式和保護北京古城而多次遭到批判。

1953年5月,北京市開始醞釀拆除牌樓,對古建築的大規模拆除開始在這個城市蔓延。為了挽救四朝古都僅存的完整牌樓街不因政治因素而毀於一旦,林徽因丈夫梁思成與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發生了激烈的爭論。其後不久,在文化部社會文化事業管理局局長鄭振鐸邀請文物界知名人士在歐美同學會聚餐會上,林徽因與吳晗也發生了一次面對面的衝突。隨後,林徽因的病情急劇惡化,最後拒絕吃藥救治。

1953年10月,林徽因當選為建築學會理事;並任《建築學報》編委。被邀參加第二屆全國文代會。

1954年6月,選為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如此一個與夫在事業上並肩作戰的才女,卻隨意造她的謠,豈不毒乎?

總之,面對如此一個令人可敬可愛的才女,只有絕情、忘恩、負義、自私的女人才忍心頻繁抵制她。

下附我的一首詞以表心中的不平:

讀巜林徽因傳》

開卷清芳繞,出水青蓮俏。腹蘊詩書,情鍾建築,幾人知曉。願隨夫考察路迢迢,覓珍稀資料。

深夜孤燈照,繪萬千圖稿。久歷風霜,才華盡展,鴻篇創造。嘆流言長使月蒙霾,令清輝蔽掉。





美妙詩詞


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民國時代一直是公認的才子佳人,不僅門當戶對,而且郎才女貌,珠聯璧合,得到了很多人的羨慕,但是林徽因和梁思成並沒有白頭偕老,在1955年4月1日林徽因去世,年僅51歲。

在林徽因去世七年以後,1962年,梁思成娶了比自己小27歲的林洙,林洙本來是梁思成學生程應銓的妻子,算是二婚,後來林洙愛上了梁思成,和程應銓離婚,嫁給梁思成的時候,林洙年僅三十四歲,梁思成已經有六十一歲。

按理說,林徽因對待林洙還真是不薄,1948年林洙剛從上海的中學畢業,來北京想入清華的先修班學習,當時林徽因是清華大學的教授。

因為林洙和林徽因是老鄉,因此林洙的父親給林徽因寫信,託林徽因幫忙,林徽因欣然答應。

當年,林洙還是一個小姑娘,林徽因已經是大名鼎鼎的才女以及建築師和教授,而且當時的林徽因已經是重病之人,肺結核已經到了晚期。

但是林徽因不厭其煩的給林洙安排住所以及給她補習功課和英語,後來林洙就成為了林家的常客。

再到後來,林洙遵從父母之命嫁給了當時建築系讀書的男友程應銓,當時林徽因聽說林洙要結婚,還給了林洙一個存摺,之後還送了她一套清代官窯出產的青花瓷杯盤作為新婚賀禮。

林徽因當時對林洙確實可以說是無微不至,但是她卻從來沒想到這個女孩會成為自己丈夫的第二任妻子。

林徽因對林洙不論生活還是學業都是如此關照,還無私拿出自己的私房錢給她,而且林徽因是梁思成的原配,但是婚後的林洙在此後的生活裡卻一直抹黑林徽因,頻繁抵制林徽因這是為何?林洙對林徽因的情感有點複雜,一方面她有點崇拜林徽因,曾經聲稱林徽因是她見過最美麗最有風度的女子。

但是另一方面她更多的是對林徽因的嫉妒,這裡面最能理解的就是繼任對前任的嫉妒,也可以理解為一個女人就是單純嫉妒另一個比自己優秀的女人。

林洙對林徽因一直很排斥,從一結婚就開始原形畢露,容不下樑思成的前妻,林洙嫁給梁思成後,當時在梁家的客廳中,有一幅由著名油畫家李宗津所畫的林徽因畫像。

林洙看到後立馬將她取下來,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女兒很生氣,打了林洙一巴掌,這件事從清華一路傳到北大。

林洙不僅在家裡抹黑林徽因,出了門更是過分,林洙在十幾年前做客一個電視欄目的時候曾經公開說林徽因長相併不是好看,照片上都是美化了以後的。

還說林徽因不是個好太太,從來不幹家務活,做飯都是保姆來做,甚至還肯定了金嶽霖和林徽因的緋聞,言外之意說林徽因男女關係混亂等等。

其實林洙對林徽因頻繁抵制能解釋的理由只有嫉妒了,因為林徽因實在太完美,是當時的國民女神,有才有才,有顏有顏,而且是梁思成心目中的白月光,而林洙相比林徽因差了太多檔次,如此一來,林洙只有抹黑林徽因了。

因此在林徽因和梁思成相繼去世後,林洙作為梁思成的遺孀,開始出書並接受各種採訪,於是很多關於林徽因是綠茶的事蹟以及林徽因和金嶽霖的緋聞都能從這裡找到源頭。

林洙對林徽因一方面是崇拜,林徽因是她無法逾越的山峰,只能高山仰止,另一方面她又的確摻雜了嫉妒,這也許是林洙頻繁抵制林徽因的原因了吧。


小聰歷史客棧


這是因為林徽因與梁思成的感情十分的好。

林徽因與梁思成是一對學者伉儷,背後的兩個家族也是聲名顯赫,在外人看來他們是天造地設的一對,最終永結百年之好,也是他們情投意合的結果。

林徽因與梁思成愛過嗎?

梁思成問:“為什麼是我?”

林徽因答:“答案很長,我得用一生去回答。”

最好的愛情莫過於一起成長。他們一起遊歷歐洲各國,一起學習成長,一起談天說地,歡笑耳語。回國後,他們共同致力於國內建築學的發展,一起編纂了《中國建築史》。

梁思成對林徽因說:“我愛你,但我不會寫詩,我能說的就是,相信我。”

在事業上,他們志趣相投,攜手並進。但在他們的婚姻裡,他們真的像眾人所想的那麼溫情美滿嗎?事實上,或許也並不是那麼的琴瑟和諧。

婚姻是門大學問,“忍讓”是其中必修的一課,梁思成先生這一點做的尤其好。

所以,後期林洙會頻繁的抵制林徽因。






悠哉歷史


勿庸置疑,林徽因是個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女子。她得到公公梁啟超的認可;文學巨匠托爾斯泰的賞識;身邊三個極品男人的愛。

她是究竟是怎樣一個女人?為什麼身上會籠罩這麼多的光環?這些光環世人深思,林洙困擾。

林徽因出身良好。父親博學,思想開明,早年曾帶她遊學歐洲。使得林徽因眼界開闊、見識廣博,此刻都註定她不是一般平常女子所媲美的。何況,林徽因在此時邂逅了徐志摩,開始了一場浪漫的愛情。儘管多情才子拋妻棄子也未修成正果,但他的作品留下了林徽因的影子。時至今天,多少人都幻想出愛情的這般模樣。你說,像林洙這樣有著後妻身份的人怎能不心生雜念呢?

林洙曾是林徽因的學生,註定了她逃不出大凡學生對老師的仰望。從學識上林洙又遜色一籌。何況林徽因學識廣博,在工作中敬業有為,參於了中國人民共和國國徽、中國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這是尋常女子擁有的殊榮嗎?難道林洙不是尋常女人嗎?

林徽因真是一個奇女子!哲學家金嶽霖愛慕一生、擇鄰而居、守候女神又是一個神話!

這麼一個幾近完美的女人,她也有著不為人知的小缺點。人世上誰又那麼完美嗎?作為梁思成續絃的林洙,也只是一個尋常女子!尋常女子難道就不能有點尋常小心思嗎?

林洙對林徽因的詬病可以忽略不計。

謝謝對俏梅的關注


俏梅


林徽因,建築師、詩人和作家,建築學家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

林徽因(1904年-1955年),漢族,祖籍福建閩縣(今福建福州),出生於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詩經·大雅·思齊》: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在文學上,著有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代表作品有《你是人間四月天》、《蓮燈》、《九十九度中》等。

1928年春,同梁思成結婚。1928年8月,夫妻偕同回國,一起受聘於東北大學建築系。從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二人共同走了中國的15個省,190多個縣,考察測繪了2738處古建築物。比如像河北趙州大石橋、武義延福寺、山西的應縣木塔、五臺山佛光寺等。也正是由於在山西的數次古建築考察,使梁思成破解了中國古建築結構的奧秘,完成了對《營造法式》這部“天書”的解讀。

林徽因與徐志摩

1921年,16歲的林徽因遊歷歐洲,在英倫期間,結識了當時正在英國留學的徐志摩。當時徐志摩已是一個兩歲孩子的父親。同年3月與髮妻張幼儀提出離婚。1924年泰戈爾訪華期間,徐志摩和林徽因共同擔任翻譯,當徐志摩與林徽因再次見面的時候,已是四年之後。這期間,徐志摩已與陸小曼完婚,林徽因也嫁給了梁思成。1931年11月19日準備參加林徽因演講會的徐志摩遭遇墜機事故遇難。徐志摩對林徽因的影響也很大。他是林徽因文學道路上的引路人。林徽因也曾對自己的兒女說:“徐志摩當初愛的並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象出來的林徽因,而事實上我並不是那樣的人。”

林徽因與梁思成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梁啟超的安排下,同時赴美攻讀建築學。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結合在當時可以說是新舊相兼,郎才女貌,門第相當。他們在婚前既篤於西方式的愛情生活,又遵從父母之命所結的秦晉之好。1928年,林徽因與梁思成在渥太華梁思成姐夫任總領事的中國總領事館舉行婚禮。婚後梁對林呵護倍至,夫妻二人致力於他們所熱愛的建築事業,林徽因不僅具有詩人的美感與想象力,也具有科學家的細緻和踏實精神,他們在山西對古建築所做的調查和實測工作,不僅對科學研究貢獻巨大,也使山西眾多埋沒在荒野的國寶級的古代建築開始走向世界,為世人所知。

林徽因與金嶽霖

金嶽霖,哲學家,邏輯學家。1914年畢業於清華學校,後留學美國、英國,又遊學歐洲諸國,回國後主要執教於清華和北大。他終生未娶。林徽因、梁思成夫婦家裡幾乎每週都有沙龍聚會,金嶽霖始終是梁家沙龍座上常客。他們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長期以來,一直是毗鄰而居。金嶽霖對林徽因人品才華讚羨至極,十分呵護;林徽因對他亦十分欽佩敬愛,他們之間的心靈溝通可謂非同一般。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靜的金嶽霖仲裁。金嶽霖自始至終都以最高的理智駕馭自己的感情,愛了林徽因一生。五十年代後期,林徽因已經去世,追悼會上,他為她寫“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的著名輓聯。

梁思成評價林徽因

梁思成(1901年—1972年),籍貫廣東新會,生於日本東京,畢生致力於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和保護,是建築歷史學家、建築教育家和建築師,被譽為中國近代建築之父。梁思成第一任妻子是林徽因,1919年相識,1928年成婚,育有一女(梁再冰)一子(梁從誡);第二任妻子是林洙,1948年相識,1962年再婚。

1923年11月5日,梁啟超在給長女梁思順的家信就說,“徽音我也很愛她,我常和你媽媽說,又得一個可愛的女兒”,表明視若為女,甚至說出“徽因是我第二次的成功,我真的希望往後你的弟弟妹妹們都能如此”這種偏愛的話。

兩個人都為人和善,酷愛文學,喜好藝術,迷戀文物,深嗜建築,極富國家情懷等等。1930年代,在著名漢學家費正清家人筆下,他們是最溫馨最動人的中國夫妻:26歲的名媛林徽因,本可安然作上流社會闊太太,可她放下了全部熱鬧與矯情,陪伴著夫君走完了海內15個省份,跋涉過190多個縣,荒村野陌,大江大河,無不歷經,備極辛苦。彼時的野外考察條件,是異常艱苦的,林徽因一介大家閨秀,毫無怨言。多數時候,因梁跛足不良於行,多是林爬樑上瓦的,而讓她送命的肺結核也是這個時候染上的。前些年,梁的後妻上電視,很得意地譏笑林徽因不是好妻子,因“她不愛做家務”云云,明顯離題萬里的中傷。

們的感情,是愈老彌篤的。梁有寫日記的習慣,從《梁思成全集》第10卷殘留的部分工作日記可證,他們夫妻二人情感之深厚,與濃情蜜意之烈。若林徽因單獨在外,工作日記一片諸如“想家了,想到倘你在這如何如何”的記載;每隻身出差,無論長短必寫信,道些很掛念的甜蜜話,歸來也必給對方送禮物,清貧勞累中,無日或忘溫情、美善、情致與趣味。他們本都是官學富二代,自小養尊處優,可在衣食不繼、國破家亡之際,在近30年的婚姻生活中,幾乎不曾有齟齬。梁思成好脾氣,林徽因也豁達,善解人意。

林徽因被林洙可以抹黑醜化

疑心林徽因會選擇嫁給梁思成是別有用心,且有意將她打造成為一個交際花式的人物,一個有豐富情史的綠茶婊形象,是近10年來才開始的輿論造勢,愈演愈烈,是誤導。

這種誤導,使得世人理解梁林愛情變得困難,更讓林徽因的美好面目墮為汙穢不堪。她的真實形象,乃至私生活,確實都被有意“抹黑”了。如此這般堅韌、樂觀、得體,多才多藝、樂群善友、愛家愛國、風骨嶙峋、骨氣彌滿的奇女子、女丈夫、知識分子典範,被硬生生塗抹潑汙為一個虛矯、虛榮、濫情、無廉恥、無節操的綠茶婊女人。現存很多林徽因相關的狗血淋頭的遺聞,其源頭確多來自梁思成第二任妻子、也是林徽因生前多方關照的學生林洙女士,她對“恩師”的刻意醜化功不可沒。

林洙與前夫程應銓

林洙,(1928——),福建省福州市人,《梁思成、林徽因與我》等書的作者。清華大學建築系工作者、知名學者程應銓的前妻,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的第二任妻子。

1949年,林洙與前夫程應銓喜結連理,梁思成是婚禮的證婚人,林徽因則私底下給他們一筆錢以資助他們的婚後生活。林洙與程應銓的婚後生活也算和睦,程應銓在清華大學建築系教書,林洙在系裡任秘書。在1957年程應銓被戴上了右帽子。第二年林洙便提出了離婚。當時夫妻二人已經育有一子一女,林洙辯解自己離婚是為了孩子......她打著為孩子好的名義離的婚,不僅不讓孩子見他們的父親,還把他們送到了鄉下,自己留在北京。

林洙與梁思成

1960年,林徽因去世的第五年,梁思成工作繁忙,家裡上有老下有小需要照顧,這使他身心俱疲。這個時候,在系裡副主任吳良鏞先生的介紹下,林洙來到了梁思成身邊幫他整理資料,照顧他的日常。於是,這二人就日久生情了。

窗戶紙是梁思成率先捅破的,他給她寫了一封情書。之後,梁思成宣佈要與林洙結婚,反對聲遠遠大過祝福聲,沈從文說:“林洙只是喜歡錢。”還有人嘲諷林洙想當建築學界的第一夫人,梁思成與林徽因的女兒梁再冰是反對得最激烈的,但這都無法動搖梁思成想娶林洙的心思 。

1962年,34歲的林洙嫁給了61歲的梁思成。婚後的林洙基本上都圍著梁思成轉,她盡心盡力地照顧他的生活起居,照顧林徽因的母親。當梁思成被扣上“反革命學術權威”的帽子,許多人紛紛上門脅迫林洙與梁思成離婚。這一次,林洙卻選擇守在丈夫身邊,堅決不同意離婚。林洙的做法是出人意料的,至少也說明了,她對梁思成是真愛。梁思成身心俱疲時,陪伴他的,是林洙;梁思成處境孤涼時,陪伴他的,是林洙;最後陪梁思成走完一生的,還是林洙。梁思成病入膏肓在北京醫院住院時,對來看望他的朋友說:“這幾年,多虧了林洙啊!”1972年1月9日,梁思成去世,林洙才44歲,此後她沒有再婚。但她僅有的兩段婚姻足夠她飽受爭議。

林洙是拜金女

在梁思成去世之後,林洙開始大量拍賣梁的遺物,連他以前求學時的課堂作業也可以拿來拍賣,並且據說在梁思成生前還因為林洙挪用公款的事情給林洙善後過。

梁思成和林洙結婚,遭到了清華師生的強烈反對,不少朋友為此和梁思成絕交。梁思成女兒梁再冰的訪談, 林洙和梁思成結婚後要把掛在梁家客廳裡林徽因的畫像拿下來,梁再冰扇了她一嘴巴子,這件事從清華傳到了北大,人人津津樂道額手稱快。梁思成因為林洙的兒子(林洙和前夫程應銓的兒子)喝了他杯子裡的水,就對林洙大發脾氣摔門而去,整整20天沒回家。而同樣是 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兒子梁從誡小時候從大街上撿了炮彈回家,梁思成也只是笑著說了句:“你就不 怕炸死你爹和你娘。”

梁思成和林洙這兩人的事情很簡單。梁思成晚年寂寞需要個伴兒,林洙就恰巧主動請纓每晚來幫他整理資料,至於林洙呢,沈從文先生不是說了嗎,林洙就是愛錢!

出生於1901年的梁思成,晚年身體一直不好,在香山醫院療養。臨終前,女兒梁再冰與妻子林洙,輪流看護著梁思成。其間,好友陳佔祥還來探望過樑思成。梁思成一見到陳佔祥就說:“這幾年多虧了林洙!”除了這八個字,再無別的話。既沒有想過林洙接下來該怎麼過,也沒交代讓誰照顧她。可梁思成卻交代了對林徽因母親的安排及打算,表示想把她送到林徽因的同父異母弟弟那裡。

“這幾年多虧了林洙”這八個字,是至今能看到的梁思成臨終對林洙的所有評價。如果還有別的話,想必林洙一定會說出來的。這些年林洙爆料的東西不少,可關於梁思成臨終對自己的關護,似乎一句也沒有。因為林洙一直生活在林徽因的陰影裡,她想打破所有人心中林徽因美好的形象,更想向世人來證明自己在梁思成心中才是最重要的。


天使飛翔11111


大家好,我是混跡於廚房卻熱愛歷史文化的家庭主婦。我們今天就來討論一下,為什麼林徽因去世後,梁思成再娶小21歲林洙,後妻為什麼頻道抵制林徽因呢?首先要從梁思成為什麼會娶林洙說起。

1959年,作為清華大學建築系資料館的管理員,林洙擔當了為梁思成整理資料的工作,她與梁思成經常見面,還會做些小吃送給梁思成的岳母。閒暇時間也時常與之聊天談心,她甚至對他講了她的婚姻戀愛的煩惱,而梁思成也是對她推心置腹。1955年林徽因去世後,梁思成的生活和內心都極度的空虛寂寞,這時候的林洙給他帶來了溫暖和慰藉,給當時的他帶去了極大的幸福,導致他對林洙產生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和林洙結婚了。

為什麼說林洙頻繁抵制林徽因呢?其實原因不外乎有三點。

1.林洙嫉妒林徽因在梁思成心中的位置

梁思成一生把林徽因作為驕傲,夫妻攜手攻讀建築,有共同理想和目標。圈內人贈其二人“樑上君子,林下美人”。梁思成與林徽因曾攜手共度了戰火紛飛的時代,尋訪中國古建築遺址,志同道合,相濡以沫。他們是最親密的愛人也是工作上最好的搭檔,就算林徽因離開了,在他心裡她一直是他最愛的那個人。林洙和梁思成結婚後一直走不進他的內心,導致她對林徽因充滿妒忌。

2.林洙自感比不上林徽因的成就

我們都知道林徽因是有名的建築家,詩人和文學家。參與設計過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也曾同梁思成一起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築,成為這個學術領域的開拓者,後來在這方面獲得了巨大的學術成就,為中國古代建築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文學上,著有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最出名的代表作《你是人間四月天》被大眾熟知,廣為傳誦。林徽因是20世紀中國的十大才女之一,林洙相比於她而言,她不管出身、才華、社會地位和個人成就,就遠不及林徽因。

3.林洙本身的人品問題

林洙和梁思成結婚之前曾經就有過一段婚姻,她原配當年出事,她怕連累自己,火急火燎找人幫忙,一哭二鬧三尋死覓活後離婚成功。後來和梁思成結婚之後,因為國家發佈的梁思成夫妻紀錄片裡,只對他們二人貢獻給予肯定和表彰,但是沒有提林洙。於是林洙不樂意了,沒過多久就寫了部回憶錄出來刷存在感,把林徽因一頓抹黑。在梁思成去世後,說要好好保存他的作品,可是還是多次把他的草稿都拿出來賣錢,她本身的人品也值得探究。

以上是我對為什麼林洙會頻繁抵制林徽因的見解和看法,如果你有不同的想法和認識,歡迎大家留言告訴我,我們一起交流學習。


美食阿怪


林洙,也是一代佳人,是林徽因的學生,清華大學的教職工,著有《梁思成、林徽因與我》。她比梁思成小21歲,於林徽因過世7年後進門。

要說明的是,林洙嫁給梁思成,也不是她的第一次婚姻。林洙是知名學者、建築師程應銓的前妻,而且和程應銓有一子一女。

(林洙)

作為林徽因的學生,林徽因婚姻的繼任者,她抵制林徽因主因就是出於一個普通女人的嫉妒心,或者說是對梁思成的佔有心。

有一件事最能說明問題,在林徽因去世後,梁思成家中仍掛有林徽因的畫像。一次,林洙嫁偷偷把畫像給走了,梁思成的女兒梁再冰氣憤不已,一巴掌打向了林洙,梁思成當時並沒有阻止。這件事既說明了林洙在家中沒有地位,更說明了梁思成只是需要一個年輕的繼任者,而不是真正的愛情。因為梁思成的愛情,都在林徽因身上。

(梁思成和林徽因)

但是,我們在很多訪談或者書中可以看到,林洙對梁思成的愛意體現在方方面面,言語間都是對梁思成滿滿愛意,對梁來說,是一個完美的繼任者。


孤本集


個人覺得林洙有點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意思,暗含著嫉妒。林徽因的才華和美貌享譽國內外,她在文學和建築學的成就有目共睹,被自己的丈夫梁思成深愛,被徐志摩和金嶽霖暗戀,她的光華掩蓋了林洙,林洙自卑的內心作怪,才頻繁抵制林徽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