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沖與魯智深一見如故,為何上了梁山後形同陌路?

緬懷未逝的青春


唉!說起魯和尚和林教頭,真是一言難盡啊。

二人從一見如故到形同陌路,根子在林沖。和尚的熱血和義氣一直都在,只是兩人的精神層面始終就不在一個層次。

應該說,但凡看過水滸的人,都會對和尚好感有加。魯和尚其人,在一百單八將中,是唯一擔得起一個“俠”字的。金聖嘆評魯智深為一百單八將中上上人物,又道:“寫魯達為人處,一片熱血直噴出來,令人讀之深愧虛生世上,不曾為人出力。”說得真好。又如臺灣學者樂衡軍先生在《梁山泊的締造與幻滅》一文裡說到了魯智深,有一句話,飽含著感情--“魯智深原來是一百零八人裡唯一真正帶給我們光明和溫暖的人物。”用時下流行詞彙來說,和尚是水滸中少見能給人正能量的人物,並且和尚的正能量是貫穿始終、不求回報的。和尚的俠義和熱血是發乎內心的,並不一定針對特定的人,所謂“禪杖打開危險路,戒刀殺盡不平人”,只要是不平之事被他碰上,都會“大踏步”的去解決,去拔刀相助。和尚的人生就是一場“梭哈”,遇到自己需要出手的事,不會計較太多難處和後果,用一個字形容,就是“幹”,啥也別說,幹就完了。另一個層面說,和尚真正做到了“救人需救徹,送佛送到西”,從史進、金氏父女,到林教頭的素昧平生一見如故千里相送,無不如是,沒有一次因為自己半途而廢。還有一點,和尚雖疾惡如仇,但在他的個人行俠旅程裡,從沒見他的禪杖揮向無辜弱小,這在梁山眾好漢中也屬罕見。沒有史進的殺自己莊客王四為水滸祭刀的莽撞,沒有李逵的兩把板斧排頭砍倒一片百姓的兇殘,也沒有武松鴛鴦樓連殺十五人的血腥。總之,和尚是一個嫉惡如仇、胸懷寬廣、心底無私的俠者,他對很多人都是一見如故,把別人的困難當做自己事是去對待,但這只是和尚自己的義氣,與史進、林沖、武松等都不相干,他不斷髮現其他人都跟自己不一樣,只好越來越沉默了,真是“今日方知我是我”。

反觀林教頭,很多觀點都認為林沖武藝高強、嫉惡如仇、仗義疏財、勇而有謀,但為人逆來順受、安分守己、循規蹈矩。但要我說,林沖身上看不到半點人性光輝處,他是一個典型的深陷時代泥沼無法自拔的小官僚,從他身上只能看到在體制底層的泥沼中艱難跋涉,只能發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喟嘆,很多人還會感同身受,尤其是風雪山神廟之前的林沖,哪來的豹子頭?有的只是懦弱和忍讓,有的只是精緻的利己主義,用一個字形容,就是“慫”。但林沖的慫,全是為了自己,他曾經有一份體面的職業,有一個溫暖的家庭,有一個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社會地位,這些都是他的人設和自我認知。他很滿足,但也害怕被破壞。他希望和尚能一路護他周全,又怕和尚的魯莽連累到自己。他不忿衙內覬覦調戲自己的娘子,又對衙內敢怒不敢言,只敢對陸虞侯及其房子撒火。他強行休妻,因為他太瞭解他的娘子,逼死娘子是最好的出路,無傷自己的臉面,還能讓他內心覺得自己高大無私,還能讓他在人前做出為了娘子忍辱負重的姿態。腹黑揣測,假設(真的只是假設啊)娘子同意官二代惡少高衙內的要求,犧牲自己成全林教頭的名節和前程,我估計教頭會破口大罵遇人不淑後默默欣然接受的。他太自私了。

對於和尚來說,和教頭的交情,很好的印證了“欣賞一個人,始於顏值,敬於才華,合於性格,終於人品”,不過要把“欣賞”改為“認清”。

和尚幼年認得林沖父親,算是舊交。且看他第一次見到林教頭是什麼光景:“智深聽得,收住了手看時,只見牆缺邊立著一個官人。怎生打扮?但見:頭戴一頂青紗抓角兒頭巾,腦後兩個白玉圈連珠鬢環。身穿一領單綠羅團花戰袍,腰繫一條雙搭尾龜背銀帶。穿一對磕瓜頭朝樣皂靴,手中執一把摺疊紙西川扇子。那官人生的豹頭環眼,燕頷虎鬚,八尺長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紀。”這顏值加上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的身手,始於顏值,敬於才華是絕對當得上的。

回到題主的問題。一見如故有,但真的只有一見,再見時和尚已經不待見這位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了。看看他們“再見”的描寫:

林沖道:“原來是本官高太尉的衙內,不認得荊婦,時間無禮。林沖本待要痛打那廝一頓,太尉面上須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沖不合吃著他的請受,權且讓他這一次。”

智深道:“你卻怕他本官太尉,灑家怕他甚鳥?俺若撞見那撮鳥時,且教他吃灑家三百禪杖了去。”

林沖娘子被調戲,和尚說幹,必須幹,林沖說算了算了。到水泊了,和尚還曾問過尊嫂如何,在他眼裡,尊嫂是弱小,是要被保護的。林沖能保護,但林沖不能保護,和尚要保護,林沖不要和尚保護。這玩意兒,到這份上,就只能不合於性格,終結於人品了。

只說從一見如故到形同陌路,無關優劣。林沖也不差,是被小人構陷的社會精英,老婆死自己被冤枉,家破人亡,被逼上山,不似和尚一人吃飽全家不餓。自私是不高尚的,但也不是罪惡,所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但因為自私傷害身邊人,著實不行。

也許對和尚來說,那個時代就是眾人皆醉我獨醒吧,也許是其他人都醒著,只有和尚活在自己的童話世界裡。





陌上花已濃


道不同,不相為謀。

林沖與魯智深根本就不是同道中人,當然要形同陌路了。

魯智深的“道”,是俠義,不拘小節,為了一個“義”子,可以不計後果,率性而為。

林沖的“道”,卻是狹隘,為了自己,瞻前顧後,精打細算,專門利己,毫不利人。

要說是逼上梁山,108位好漢,可能也就林沖一人被逼,如魯智深等,則是潛龍入淵,找到了夢中的家園。

二人同是端公家碗吃公家飯,怕魯提轄倒比林教頭在編制上還正規些,林沖八十萬禁軍教頭,說起來響亮,但不過是外聘的槍棒教練,不是鐵飯碗。

但林沖為了不是鐵飯碗的飯碗,卻十分珍惜,甚至違背良心。

擅闖白虎堂,雖說是中了陸謙詭計,但也說明林沖為了巴結高俅才去獻寶刀,為什麼要巴結高俅?原因竟是高衙內調戲他娘子時,林沖自度得罪了那廝,為了緩和關係,才不惜花費千貫買個寶刀,這就是送禮,就是低聲下氣。

不單寶刀,林沖甚至連自家娘子也捨得!

發配充軍,岳丈街口擺酒送行,並安撫林沖放心前去,自己領著女兒在家等其歸來。

而林沖卻寫下休書一封,說什麼不耽誤娘子,呵呵!

其真實目的,就是做給高太尉他們看的,現在我已經和娘子沒任何關係,隨你們便了,只求他日能再給個機會。

妥妥的小人行徑。

反觀魯提轄,為了毫不相關的金氏父女,疏財仗義,三拳打死鎮關西,雖然有些草率,不是真心想打死人,但也不以為意,收拾下東西,大踏步去了。


好漢心中只有義字,義字當頭,伸張大義,不計後果,什麼鳥鐵飯碗,提轄根本不在乎。

野豬林裡救林沖,提轄當時就要結果了董超薛霸,但被林沖極力制止了,何哉?那是林沖還再幻想為自己留條後路。

更氣人的是,當二位公差問提轄哪裡人時,提轄置之不理,而林沖卻以實相告,就是大相國寺看菜園子的花和尚魯智深。

艹!提轄剛救了你性命,你卻立馬把他出賣了,這哪裡還有朋友可以做,簡直就是小人!

魯達雖是粗人,但也識人,像林沖這樣的鳥人,跟他形同陌路那是客氣,老死不相往來才是解氣!

如果關係如和武松那樣,那麼高俅被捉,別說宋江,誰也擋不住提轄為了朋友兩肋插刀!

但提轄竟袖手旁觀了,且許多好漢也都視而不見,沒有一個站出來幫他說上一句話的,可見,林沖為人太不招待見。


七鬥


在梁山眾兄弟中,與林沖關係最為親密的是花和尚魯智深。林沖曾遭高俅迫害,被髮配滄州充軍,路過野豬林時,險遭毒手,是魯智深及時出現救了他。之後,魯智深一路護送林沖上路,謹防他再遭不測,對林沖是情深意重。在上梁山以前,兩人就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可以說是患難之交;然而,自打兩人上梁山以後,他們的關係卻疏遠了不少,證據是:在梁山,魯智深不再稱呼林沖為“兄弟”,而稱呼他為“教頭”。魯智深對林沖稱呼的變化,可見他們的關係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那麼,曾經患難與共的林沖和魯智深,為什麼自上梁山以後,他們的關係就疏遠了呢?這其中當然是有原因的:

第一,林沖出賣過魯智深。小說第八回,林沖遭高俅陷害,被髮配滄州充軍,路上險些遭到衙役董超和薛霸的迫害,好在魯智深及時趕到,救下了林沖。原本魯智深打算結果了董超、薛霸,林沖卻說不干他們的事,高俅才是主謀,這才使魯智深放過了董超、薛霸。這董超、薛霸自知殺不了林沖,回去不好覆命,所以決定問出魯智深的住處,回去好有個交待。魯智深雖然做事莽撞,但也並不傻,他知道董超、薛霸的心思,一旦讓他們知道自己的住所,那高俅肯定會派人加害他,所以對於自己的住所,他隻字未提。然而,等到魯智深走後,林沖卻說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我這兄弟曾在大相國寺,連柳樹都被他給拔出來了。”原來是大相國寺倒拔垂楊柳的魯智深,林沖僅用一句話,就把魯智深給出賣了。魯智深回寺後,幸虧有人給他報信,他才逃過一劫。不用說,魯智深肯定知道是誰洩露了他的下落,除了林沖還能有誰呢?

第二,兩人的性格合不來。魯智深的性格大大咧咧,說話做事從不拐歪抹角,屬於直腸子的人;而林沖恰好相反,他優柔寡斷,性格隱忍,而且有些軟弱。在高衙內調戲林娘子這件事情上,兩人就起了分歧,林沖選擇忍一時風平浪靜,而魯智深卻要幫林沖出頭。之後,因為自己的娘子被調戲,林沖悶悶不樂,他寧願去找陸謙傾訴心中的苦悶,也不去找魯智深,可見在他內心深處,沒把做事衝動的魯智深當成知心人。

第三,兩人的立場不同。梁山聚義以後,宋江的心思幾乎都放在了招安上。面對招安,梁山好漢的態度大致可分為三種:一是支持招安,二是反對招安,三是保持中立。很顯然,魯智深是堅決反對招安的,這一點毋庸置疑。那麼,林沖呢?他是支持招安,還是反對招安呢?很多人都認為,林沖被高俅害得如此之慘,他對朝廷應該是徹底失望了,所以他一定反對招安。如果你這樣看待林沖,恐怕太小瞧林沖了。林沖的性格之中帶有些許懦弱不假,但他又是一個不到黃河心不死的人。應該說,林沖憎恨的只是高俅、高衙內,而無關朝廷,他對朝廷依然抱有幻想,甚至渴望有朝一日還能入朝為官,為朝廷建功立業——這才是林沖真正的心思。如果說梁山一百單八將中,最希望朝廷招安的是宋江,那緊隨宋江其後的一定是林沖。在林沖心裡,他一直都支持招安。我們常說道不同不相為謀,林沖和魯智深,也正是因為立場不同而逐漸疏遠。

大概真的是天下無不散之宴席吧。林沖和魯智深,看似親密,實則彼此之間存在著隔閡。宋江和武松曾在柴莊結拜為兄弟,最後不是照樣因為招安的問題而疏遠了嗎?何況林沖和魯智深還沒有結拜呢?





戊辰放映廳


乍見之歡,不如百處不厭。

這句話細品,很有意思。

作為一個女生,對水滸傳並不是特別瞭解,也不太感冒,畢竟裡面的女性角色太少,而且很多都是醜陋、負面的女性形象,要不然就是飽受迫害的可憐弱女子。實在讓人不想讀下去。

所以無從知道林沖與魯智深的關係是否有“一見如故”,又“形同陌路”。

但是就個人對《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和《林沖雪夜上梁山》兩個片段的瞭解,我相信他們兩個應該不是一路人。

一、首先看魯智深

01.嫉惡如仇,快人快語。

在酒肆吃飯的魯智深,因為聽到金翠蓮啼啼哭哭,就覺得焦躁的吃不下去飯;待他聽到金老及女兒的悲慘遭遇後,決定幫助他們,自己拿了五兩銀子,又問史進和李忠借,史進拿了十兩並說不用哥哥還,而李忠拿了二兩出來,魯智深覺得少,直言李忠是個不爽利的人,就沒用那二兩銀子。

02.心思縝密,有勇有謀。

因為擔心店家為難金老及女兒,魯智深第二天一大早就來到店裡,在店小二阻擾的情況下,簡單粗暴揍了小二一頓,放金家父女離開,因為擔心小二攔截,甚至搬了板凳坐了兩個時辰,以確保金家父女安全離開。

接著魯智深來到鄭屠的肉鋪,要十斤精肉,十斤肥肉,十斤寸軟骨,不僅阻止了店小二上前通風報信,而且也算是為拳打鄭屠找到了“由頭”。之後把鄭屠打到近乎斷氣,想到自己也要吃官司就假意說鄭屠詐死,然後一邊罵一邊離開了。回到住處之後就收拾了衣服盤纏,細軟銀兩逃之夭夭了。

在這一過程中,魯智深既解救了金家父女,又懲治了惡人鄭屠,還保全了自己,其重情重義,有勇有謀,真的足以讓人拍手叫好。

二、再來說林沖

01.優柔寡斷,性格懦弱

林沖身為八十萬禁軍教頭,本來有大好前程,嬌妻美眷,他的悲劇命運,大概就是從高衙內遇到林娘子開始啟動。

且說林沖聽說有人調戲自己的娘子,扳住那後生的肩胛,待要下拳頭時,發現是“花花太歲”高衙內,“先自手軟了”,因為林沖是吃糧餉的,“不怕官,只怕管”,正是因為林沖如此忍氣吞聲,反而導致高衙內步步緊逼,敢於串通陸虞候再次算計林娘子。高衙內二次施計不成,動了謀害林沖性命的念頭。

02.性格被動,逼上梁山

到最後被刺配滄州,又被陸虞候算計,殺了陸虞候之後雪夜上梁山,一步步被動地從一個體制內的公務員到落草的強盜,林沖有太多的不得已。

空有一身本領的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卻無法保護妻子周全,林沖的悲劇,固然有時代的因素,也與其個人性格有關。

綜上,林沖是值得被同情的落難英雄,但相信更多人更喜歡魯智深的情義與謀略。

他們二人,本質上是非常不同的性格與價值取向。

道不同者,不相為謀。


月半讀書


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押送林沖兩個差官想套出魯智深在哪裡出家,好回去交差。兩個差官先問魯智深在哪,魯智深雖然粗魯,可是不傻,於是就怒斥二人,並沒有回答。差官又問林沖,結果林沖不知有意還是無意,說出了魯智深在相國寺出家。林沖這次出賣魯智深,自然也有些傷兄弟情。此時,魯智深也看出,林沖性子太懦弱了,這是他不喜歡的,因此之後兩個人的關係也就變得普通,再沒有之前那般親近。

二是上了梁山後,魯智深很清楚自己之前是一山之主,勢力也比其他的好漢大,這很容易被宋江所忌憚。而宋江也會擔心魯智深會不會搶了他的首領之位,他的擔心不無道理,林沖之前殺了王倫,這才有了梁山好漢的落腳處。這樣的先例下,如果魯智深再張揚一些,或者和林沖交好的話,會引起宋江的猜忌,到時候他會和王倫一個下場。因此魯智深不敢和林沖交往過密 。





緬懷未逝的青春


林沖與魯智深可是一對義氣兄弟,雖然性格不同但是惺惺相惜,魯智深在野豬林還曾經救過林沖的命,但是上了梁山之後,兩人就不僅代表自己了,感情還在,只是走進了梁山這個小社會和組織,需要各司其職了,也要為手下的兄弟負責。

魯智深是二龍山的大當家,三山聚義之後,魯智深排在頭領第十三位,上應天孤星,擔任步軍頭領,居步軍十頭領之首。林沖則代表梁山傳統勢力,在梁山林沖排第六位,星號天雄星,與關勝、秦明、呼延灼、董平並稱馬軍五虎將。

魯智深,林沖都是排名靠前的頭領,但是一個負責馬軍,一個負責步軍,平時工作範圍交集比較少了,不像當年在江湖之上,孤身一人,只能講究兄弟之間的義氣。此時二人雖然還是草寇,但是都是草寇中的“頭領”,平時有許多工作要做,有許多兄弟要照顧,甚至於涉及馬軍,步軍,利益相爭的時候,兩人還不得不立足本職,相爭起來,作為體制內出來造反的人,對於這些官場“潛規則”自然是明白的。

再者說,此時在梁山之上,雖然也是拉幫結夥,但面子上都是兄弟,魯智深,武松是不是兄弟,林沖,宋江是不是兄弟,那麼,魯智深與宋江,林沖與武松又是不是兄弟,兩人再整天攪在一起反而不好,再說兩人都是豁達之人,能做到“與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所以說,林沖和魯智深形同陌路是不對的,兄弟還是兄弟,只是兩人已經不再是囚徒和遊方僧人,兩人都成了有勢力,有“兄弟”的頭領。兄弟之情的表達方法自然是不一樣了。

兩人確實存在裂痕。魯智深是一個十足的“反招安派”,在招安問題上林沖雖然貌似曖昧,招安亦可,不招安亦可,但是心底裡只怕是嚮往招安的,在路線問題上和魯智深分歧很大。

魯智深原先在體制內活的並不十分“順心”。後來行俠仗義,打死鎮關西,當了和尚後就斷了再回到體制內的想法。嚮往“大碗喝酒,大秤分金銀”的快活日子。林沖則不一樣,都知道林沖是逼上梁山的,有機會再回到官場,自然是最好不過了。

雖然林沖知道仕途險惡,高球這樣的人還位居高位,且有奪妻之恨,再回到官場只怕也是仕途暗淡,所以對於招安不像宋江,吳用那樣積極,但是體制內的吸引力對於林沖永遠是巨大的。還是喜歡別人稱他一句“林教頭”,如果當時有名片,八十萬禁軍教頭的頭銜恐怕永遠印在名片的第一位。

所以,林沖和魯智深這兩位有過命交情的兄弟,在私下裡交流起“招安”的事。恐怕也是有些不愉快的,所謂“話不投機半句多”,兩人因此,私下裡在一起的時間就逐漸少了。


醉美木瀆


所謂一見如故,是對林沖身手的佩服

魯智深之所以和林沖一見如故,一是因為有共同的師傅,而是佩服林沖的一身好武藝。初次見面,他們就是不打不相識,所謂的一見如故第一印象就是林沖的好武功,再一問是師出同門,更是覺得親切,後來又對林沖的遭遇同情和憤怒,所以在林沖被刺配後一路保護林沖。

林沖性格和魯智深不一樣

林沖的膽小怕事的性格,有些喂喂諾諾,凡事能忍則忍,不想招惹是非。魯智深嫉惡如仇,路遇不平總是會拔刀相助,性格灑脫,喜歡喝酒打架,智力上也不弱,算的上有勇有謀。說白了,他們不是同一類人,可以互相佩服、可以互相當兄弟,但是並不會惺惺相惜,整天在一起。

魯智深在梁山後和武松關係最近,兩個人也最像,在招安的事情上,兩個人也都是不顧松江的臉面,直接正面反對的,而林沖儘管被高俅害的家破人亡,卻並沒有直接站出來站在他們一邊。結局也是武松和魯智深相約去六和寺出家,可見魯智深和武松真正的趣味相投。

其實魯智深某種意義上是施耐庵的化身,整個水滸可以說是魯智深感悟的過程,最後魯智深在六和寺大徹大悟,圓寂前寫下這首詩真說明這一切

平生不修善果,
只愛殺人放火。
忽地頓開金枷,
這裡扯斷無鎖。
咦!錢塘江上潮信來,
今日方知我是我。

這首詩的意思是說自己平生魯莽行事,不修善事,生平做了很多殺人放火之事。第二句是佛家所說的解脫,人總是會在某個瞬間就醒了,就如同大徹大悟一樣,明白了之前所堅持的都是錯的,既對僧人來說死是一種解脫。最後一句可能是聽到錢塘江的潮信,自己大徹大悟的意思,才明白我只是我。


飛虎影視


林沖與魯智深並沒有所謂的生疏,後來因為情節的發展,上山後兩個人又不是主線,沒有太多對手戲,所以表現給世人感覺生疏了。。

作者對於他倆的情節減少,主要的一點也是由於兩人的性格問題

林沖原是一個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的性格確實不是那麼毫無羈絆。

最主要的性格就是:逆來順受,忍辱負重,他雖然沒有楊志那樣一心向上爬,想飛黃騰達的野心,卻一心想保持住那種富貴安逸的幸福生活。

而魯智深不一樣,光棍一個,無牽無掛,也從未嘗過女人的好滋味,武松也是一樣,都是寡慾的那種。他們還有共同的愛好就是喝酒,而且講義氣,有一種共同的氣概,他們性格是最相似的,一僧一道,都喝酒,都吃肉,不受戒規,所以他們在一起談得來。

由此看來,魯智深和林沖之間除了切磋武藝,並沒有什麼共同語言,所以作者在後續的文章中也不便太多描述。

但作者對他們的友情還是給了一句交代,原文見圖一。

由圖一可見,這是三山一眾好漢上梁山時的場景,對於之前有過交集的人物,作者只做了兩個交代,第一個交代的就是魯林,第二個才是大頭領晁蓋和楊志。而之前有交集的宋江和武松,不論是在青州還是在梁山,作者都沒給個交代。這已經說明魯林的關係還是很硬的。






阿特利海倫


林沖心中正義,自始至終他都決不妄殺,魯智深雖為出家人,卻是個不守清規戒律的花和尚,野豬林時,魯智深救了林沖,林沖自然心存感激,可是當林沖百般無奈上了梁山之後深入瞭解了魯智深,發現兩個人的三觀都是不匹配的,話不投機半句多,自然就沒有了什麼共同語言。

魯智深講究的是大塊吃肉大口喝酒,兄弟不分彼此。

林沖講究的是剋制自身嚴於律己,深情大義!

性格如此相沖,沒有反目已屬不易!怎還會像以前一樣?

以上就是本人的看法,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勞道博哥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分清楚二人的性格和共同特點

林沖、魯智深性格的共同點都是:忠誠、仗義、慷慨。

二人不同點:林沖較魯智深更有頭腦,懂的隱忍,魯智深較林沖更愛酒、魯莽。

林沖,綽號豹子頭,東京人氏,原是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因其妻子被太尉高俅的養子高衙內看上,而多次遭到陷害,最終被逼上梁山落草。後火併王倫,尊晁蓋為梁山寨主。梁山大聚義時,排第六位,上應天雄星,位列馬軍五虎將,把守正西旱寨。抗擊來圍剿梁山軍的官軍、侵略北宋的遼國和剿滅國內造反的田虎、王慶、方臘勢力時屢立戰功。徵方臘後病逝於杭州六和寺,追封忠武郎。

如果不是因為老婆被高雅內看上或許林沖上梁山的劇情要後推幾十回吧,林沖上山的決心想的更多的為自己的妻子報仇的事

魯智深綽號花和尚。他本名魯達,是渭州經略府提轄,因打抱不平三拳打死惡霸鎮關西,為了躲避官府緝捕便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智深。

後又因搭救林沖,流落江湖,與楊志、武松一同在二龍山落草。三山聚義後加入梁山泊,排第十三位,上應天孤星,擔任步軍頭領。他在徵四寇的戰役中累立戰功,生擒方臘後在杭州圓寂,追贈義烈昭暨禪師。

魯智深和武松李逵的性格比較相似都是敢打敢殺心直口快,過得更多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所以以後二人變的陌生也是在所難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