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才能把我們的中醫藥文化更好地發揚光大?大家有什麼好主意?

遂公


民間中醫都是有一技之長的,不要以全面的要求對待民間中醫,發揮各人特長,其實這種特長是很厲害的,好好利用起來是很強大的一支隊,讓所有人有一種看病選擇,症對性強,也不會魚龍混雜,是一件非常受歡迎的事情吧


王256231584


我有一套最新的中藥應用方法,可以讓中醫能更好的大發展,準備貢獻出來。

優點,

一,省藥材,平均省二十倍中藥材,全國一年省下的藥材非常可觀,

二,不用內服,比內服更安全,效果一樣,大人小孩兒都喜歡用。

二,製作方便,比煎藥省事快捷,更易保存,特別是這些長期用中藥的患者,不但可以節省很多藥材,省事又省錢,對身體有好處,不刺激腸胃,不通過肝腎代謝,長期內服大量的中藥,某些中藥材裡面的重金屬,比如鉛,會至肝腎功能受損,

有很多優點,一直想貢獻出來,讓全國推廣省很多藥材,還會大大地促進中醫事業發展。

另外有很多人認為就是貼肚臍兒啦,貼腳底板兒啦等等,都別瞎猜了,以往所有的這些老方法,都不能完全代替內服,這個屬於是最新發現,在你沒有驗證之前,不要用固有的思維去否定,已有十幾年上萬次的試用,一個幹一輩子老中醫親身試用後,驚奇的說這麼一點中藥,效果咋會這麼厲害!太不可思議了,所以大家放下成見,真的東西假不了,假的東西真不了。


愛好音響


關於這個話題,國家把大家、特別是中醫界普遍關心、憂心、擔心、操心的問題已經立法解決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2017年7月1日開始施行。

這是一部僅低於憲法的國家法律,這是一部中醫藥的根本大法,這是建國以來我國設立的最高最全的中醫藥專業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的第一條就是“為了繼承和弘揚中醫藥,保障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保護人民健康,制定本法。”毋庸置疑中醫藥的地位和發展一目瞭然。

同時,這部法律還把大家普遍關心的師承、民間中醫、中藥材質量、中醫藥科研、中醫藥傳承和發展等等許多問題都已納入法律之中,為我國中醫藥事業提供了最有利的法律保障。

按照立法慣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立法機構也要根據這部國家法律,結合本地的實際制定相應的地方法律。

這部中醫藥大法,需要相關部門和中醫界的認真貫徹和努力實施過程,我相信中醫藥的春天很快就會到來!


趙伯文41762883


怎麼才能把中醫文化發揚光大。我有一個解決方案——錢。

中醫的醫療費用,遠遠不及西醫,這就導致醫學院學中醫的人少。中醫醫生工資待遇低。

我舉幾個肝病的例子:

肝腹水是肝功能下降,導致腹部積水。讓西醫治療肝腹水。抽水,吃完,打針都無效。最後只有做手術換肝臟。患者花費幾十萬元。和換肝之後,患者成了病秧子。走路需要人攙扶。三天兩頭去醫院。這一個肝腹水患者。給這家醫院帶來巨大的利益。

我們在看看中醫如何治療肝腹水的。中醫經過望聞問切之後,確診以後,給患者開三副中藥。患者吃完中藥後,藥到病除。又去醫院複診。中醫師又給患者調整的藥方,又接著吃了今天。

患者只去了兩次醫院。肝腹水就痊癒。和患者痊癒後,身體素質也明顯提高。只花費了幾百元。

一個肝腹水,讓西醫來治療,花了幾十萬。還治不好。讓中醫來治,幾百塊錢就治好了。

在如肝硬化。西醫吃藥打針。做手術。都無法治療。也只有中醫能治肝硬化。費用還超低。

中醫不能提高醫院的效益。所以不受待見。

想把中醫發揚光大,必須提高中醫的醫療費用。以肝腹水為例,診斷費用提高100倍。中草藥費用提高50倍。只有如此,中醫才能被各大醫院重視,才會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學中醫。中醫才能發揚光大。


楊朱學派


中醫藥發展好,首先必須放棄西醫化。在西醫化管理上走的越遠就越是毀滅,首先建議就是以病癒數來決定是否發證,譬如:某中醫擅長治療某個疾病,他可能沒有那麼深厚的理論基礎,其家傳也可能表述的不像課本那麼標準,但其臨床效果特別好,給無數人解除了痛苦,所謂民間的一招鮮吃遍天,這些傳承是不願公開其技法方藥的,現在有地方要求人家從採藥到加工炮製治療全程公開,錄音、錄像、拍照加文字說明,然後審核是否發證,我想說的是,你會尊重人家的知識產權嗎?你確保人家的秘法方藥不會洩露?口頭保證有效的話,我還想看看雲南白藥、同仁堂的秘方,我保證不外傳,誰信啊?欺詐嫌疑,所以參與度不高,可操作性差。通過治癒病例足以證明療效,這樣可以把民間的老中醫給保護傳承下去。費力費勁刨根問底做那些為的是什麼?不言而喻。走入死衚衕後,又想從別處找資源啊。說這些是同情民間中醫,為中醫沒落略進諫言。


靈蘭青主


中醫要發揚光大,一是要系統化、完整化的繼承,二是科學化的探索研究發展。

一、系統性繼承:只有系統化地繼承,才能保護中醫的延續性和完整性,才能有條件在實踐中為人民服務,並加以深入研究。

二、科學化發展

1. 用現代量子科學技術等手段,研究中醫的基礎理論實質:中醫的基礎問題是陰陽、經絡等問題,如不能解決這些問題的實質,就難以科學地推廣中醫藥學。

2. 用現代分析化學技術方法,研究中藥的有效成分及其化學中和反應產物:中藥方劑的實質是多種天然產物混合的中和反應產物,但由於每一種動植物都含有成千上萬種生物成分,然而並不是每一種成分都會對疾病的治療有效,所以,逐步地研究清楚其成分,掌握其有效成分,就如同提取青蒿素一樣,對中藥學的發展是極為重要的。

3. 用現代生產工藝,研製成品化的重要中藥製劑:在現代條件下,中藥難以為民眾普遍接受的很大一個因素,是需要自己熬藥。在現代快節奏的形勢下,這是一個比較麻煩的問題。如果其有效成分都能提取、製備成為有效的、食用方便的藥品(如蒿甲醚),則中藥的推廣也就不成問題。而現在雖然有很多中成藥,但成分清楚的並不多。


WILLSON39


怎麼樣才能把我們的中醫藥文化更好的發揚光大?大家有什麼好主意?

我接觸中醫也學西醫!中醫的理論給我的感覺是模糊不清並且帶有封建迷信色彩,而西醫的話很直觀,有數據支撐,不會是一個模糊的狀態!

怎麼樣發展中醫呢?

我認為今天中醫的理論已經過時了,過時了不要緊,要緊的是今天的中醫還在吃老本,時代都會去淘汰落後的東西!舉個例子,聽說日本的漢方發展的很好(我沒去過日本而且國內的消息都是經過篩選的所以不知道真假),這種關係有點像羅盤的興與衰,中國人發明出來羅盤可是卻用來看風水,傳入西方後西方人用羅盤發現了新大陸,今天你還相信風水嗎?已經只有極少數人相信了,可是羅盤在今天的航海中依然使用!


風水被淘汰了就是因為它已經落後了時代的步伐!

相信大家都可能知道一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董仲舒的一句話讓儒家在今後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成為正統,可是相信很少有人知道儒學在這段時間有了一些改變,到宋代發展為了程朱理學,到明清發展成了陸王心學,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創新改變才有了儒學的正統地位!

中醫想要發展必須與時俱進,如果還要吃老本估計離消亡不遠了!


叔叔給你糖吃


一句話:中國傳統文化興起,中醫藥必然會隨之興起,百姓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對自己的民族文化自信越強中醫藥就會越來越快的發展和恢復!

為何這麼說:我國的中醫藥是建立在中國傳統文化上面的,比如黃帝內經,裡面包含著道家文化思想,儒家文化思想,陰陽之間的關係,五臟,五行,五味,相生相剋!還有氣脈之學,氣脈之學如針灸,如飲食起居等等,都是在中國文化的根基上建立的!古代中國的文化中的儒釋道,河圖洛書,天文曆法,衣食住行,治國理政,中醫藥學當中全部是一以貫之的!那個一就是中國儒釋道文化,就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就是形而上的心性之學,本體!

所以說為何當今人不認可中醫,那是因為對自己的中國文化的認識程度不夠,還有就是受到近百年來思潮的影響,主觀就否定了,認為是迷信,是封建!這是由於上個百年來西方在世界統治地位導致西方價值觀壓倒了東方文化。

但是這種壓倒性是在軍事政治上引起的!不足以說明西方文化比東方文化強!

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文化必然重新成為世界的主流,甚至以後是以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主導整個世界!所以說中醫藥學要想興盛必要先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給興盛起來,讓所有人都認可,讓我國每個人都認識到我們的文化是非常優秀的,我們的祖先是非常偉大的,樹立起文化自信!











林叢木


我不是中醫,專業性的東西說不上來。但從中醫的發展看,可以議一議。

首先國家不夠重視,這與建國後的醫療政策有關。中醫行醫,需先考西醫,這一政策至今有影響。雖然正在糾正,但遠遠不夠。

第二,中醫,西醫,應結合研究,互補,不要貼標籤。中醫的藥理,應科學分析,不要侷限於傳統理論。

第三,藥材問題需要解決好。藥材好壞關乎療效,而中藥材的標準很難把握,這個是最大的難點。現代農技可以讓產量翻倍,但藥效下降了多少,配藥份量又應該多少?完全純野生是不現實的,這是重中之重。

第四,中醫因人而異,難以標準化。但是可以通過系統研究,解決這個問題。


高陽遺子


中醫藥進入現代社會也可以利用現代科技,發明完全符合中醫理論的診斷機器,或者輔助診療工具。比如把脈,當代科技完全可以將脈象可視化,輔助醫生利用脈象診斷。機器在測脈搏這件事情上可以做得更精準,打出波形圖像之後,醫生可以更直觀地分析陰陽五行,更好地辨證。現在的西醫診斷工具都是驗血、驗亂七八糟的一堆。相比之下脈搏成像器可以做到很小巧,很精準。再輔以醫生自己的雙手把脈,可以提高辨證。

再比如口腔環境監測,輔助看舌苔,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