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奧斯卡,我拒絕長大!

偶然的機會和君特·格拉斯相識,起初僅是因為“諾貝爾文學獎”、“德國道德之心”這引人注目的字眼。夾帶著些許的好奇,急迫的想要認識這樣一位“文學達人”,跟隨他走進炮火中的二戰,在現實的安逸中看人類的百年曆史如何在格拉斯的字裡行間碾平春秋歲月。

《鐵皮鼓》的聲響敲醒了二戰後德國人的良心,也敲響了格拉斯勢如破竹進軍文學之路的輝煌一生。書中講述了主人公奧斯卡不想長大、拒絕長大的故事,始終保持孩子般身高的他,是那樣的低調而單純,卻因為種種因素投入了無休止的戰爭中。雖然成為了戰爭中的倖存者,但其戰爭惡性不可逃避,父母的死,舅舅(實則是他親生父親)的死,他都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故事似有違倫理,又似反動囈語,但一經問世則令世界駭然,令世人驚歎。

格拉斯以動物隱喻人類,剖析德國納粹對人類社會的殘害,“重審二戰”在當時的德國無異於催命的鍘刀,東德更是認為其“褻瀆了神靈”。但是歷史就是歷史,任你千般掩飾,終究會在世人的剝離下,迴歸他本來的真實的面目。在四七社的支持下格拉斯捧出知識者的良心,用其特有的格氏語錄訴說著那些曾經的暴行和永遠無法抹去的傷害。

最終,作為德國人戰後良心的格拉斯以《鐵皮鼓》、《貓與鼠》、《狗年月》三部道德之曲,站在了德國道德良心的制高點,隨之而來的德國戰後的自我反思也是大家所共知。

反觀日本,70餘年過去了,還在試圖抹殺在二戰中殺害我3500萬同胞的殘忍暴行;70餘年過去了,還在欲蓋彌彰,強調自己是二戰受害國;70餘年過去了,還不願為早已化為枯骨無辜民眾低下懺悔的頭顱。是不敢承認,還是不願承認,又或是還在天方夜譚地認為能夠愚弄幾十億世界人民。

歷史必須銘記,恥辱不敢忘記。我們要以自己的方式提醒人們勿忘國恥,曾經的傷口還在滴血,沖天的炮火聲依舊響徹在耳畔。

此刻我又想到了偉大的“道德之心”格拉斯,他雖然已經不再,但德國的“道德之心”永存。又不禁發出這樣的疑問,日本的格拉斯在哪裡?日本的道德之心又在哪裡?

“你不是奧斯卡,你不能拒絕長大。”《鐵皮鼓》的聲響終究會穿越地域的阻隔,響徹在曾經罪行累累的東方島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