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所謂的“錢生錢”,普通人和銀行談利息,到底劃不划算

如果你有5萬元,拿到銀行,你是選擇做理財還是存成定期呢?各種方法都是有利有弊,讓我們不知道該怎麼選擇。所以你會選擇定期還是會購買理財產品嗎?

其實,在世界上應該只有馬雲說過“對錢不感興趣”相對我們來說,錢還是多多益善的,在銀行存錢拿利息就是一種“被動收入”,不需要付出自己時間和勞動力就能拿到的一筆收入。今年也是因為疫情,沒辦法出去打工賺錢。讓很多的人體會到,當你有一筆錢存在銀行時,不出去上班也能拿到的一筆被動收入是多麼的重要。

現在市場上的投資產品,理財產品各種各樣,五花八門。去銀行存錢的人越來越少了。中國央行統計出,從2008年大眾居民的儲蓄率從51.8%降到了現在的45%。人均存款雖然有5.19萬,但是有5.6億人都是零存款的。也不能說他們是沒有錢,只能說現在很多人都不願意把錢存在銀行。而是用於去購買理財產品,去置辦房產,汽車等資產上。

銀行所謂的“錢生錢”,普通人和銀行談利息,到底劃不划算

但其實,很多的理財產品雖然有著高收益,但是存在的風險也很高。很多人都經歷過自己辛苦賺來的錢在網絡理財上投資爆雷的。其實利息收入的高低並不是我們的首選,我們更應該看中的是收益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在安全方面,用戶在存錢時,將所有的錢存入銀行,銀行會給你開立存款憑證。比如存摺,存單或者儲蓄卡之類的。根據規定,你存在銀行的本金,包括你之後應該得到的利息都是受到法律保護的。但是如果你在儲蓄期限以內要把這筆錢拿出來的話,也是可以的。但是通常銀行都會按照活期的方法來和你算利息。所以你能拿到的利息會少於定期利息。

銀行的存款的利息有多少?是很多人心裡的疑問。其實什麼樣的銀行他的存款金額和期限都會影響著你存款在這家銀行所產生的利息收益。當前的存款利率最高的銀行還是民營銀行,之後是股份制的商業銀行,當然最後才是國有銀行。利息雖然低,但是國有銀行的安全性卻是最高的。

銀行所謂的“錢生錢”,普通人和銀行談利息,到底劃不划算

定期存款是在一個期限內以單利計息的,也就是說你存5年期的定存,在接下來的5年時間裡利息都是一樣的。在銀行定期存款還沒有到期之前,你之前的存款是不會隨著利率的變化而有所變化的。如果這五年時間裡國家利率上漲了,你之前存的5年期的利率是不會因為現在國家的利率上漲而上漲的。當然了這些情況還是要考慮基準利率的上調時間以及利率的上調基數來決定的。相反,定期的存款利率是可以保證的,存放的時間越長,銀行給你的利息就會越高。

定期存款是很安全的,銀行是國家認可的金融機構,受到了國家的保護,不用擔心自己的財產會受到損失,或者像理財產品一樣全部賠進去。即使你存錢的銀行面臨倒閉的危險,還會有保險公司進行賠付,沒有超過50萬的存款,都可以做到全部賠付。

銀行所謂的“錢生錢”,普通人和銀行談利息,到底劃不划算

在現在的社會,很多的人錢都存不下來。以至於到買車買房的時候向銀行申請貸款,但是卻沒有足夠的資產證明。或者你想要向銀行做抵押貸款的時候,沒有不動產作為抵押。其實你的定期存款也是可以用來抵押的。

其實所有的理財方式,風險和收入都是成正比的。對於沒有足夠專業理財知識的人來說,銀行的定期存款無疑是大家的首選。

其實各行各業,各種理財的收益每天都在忽上忽下的,定期存款是一種長期的穩定收益。不用承擔那些投資產品給你帶來的煩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