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將至》:在電影奇觀年,誕生了一個國家的電影處女作

提起馬其頓共和國,怕是大家對此並沒有什麼印象。它是位於歐洲東南部的一個內陸國家,國土面積僅2.5萬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208萬人。馬其頓共和國不僅規模相當於我國的一個三四線城市,而且它還是歐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就是這樣一個在歐洲存在感低的小透明國家,提起電影,恐怕是最專業的歐洲電影研究者也無法羅列一二。直到1994年,這個國家誕生了一部電影處女作――《暴雨將至》。

《暴雨將至》:在電影奇觀年,誕生了一個國家的電影處女作

這部電影是其導演米科爾·曼徹夫斯基的處女作,該片為他帶來世界性的榮譽,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提名以及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等三十多項其他國際大獎。不愧被喻為“影史上最偉大的處女作之一”,接下來,我將從該片的敘事模式、故事隱喻以及創作背景這三個方面來解析這部電影的獨特魅力。

《暴雨將至》:在電影奇觀年,誕生了一個國家的電影處女作

一、敘事模式:三條故事線索並行+環形結構的敘事模式與《低俗小說》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整部影片由“言語”、“面孔”、“照片”這三個小故事交叉剪輯而成,三個故事看似相互獨立,實際上息息相關。在影片的開頭,故事“言語”中被追捕的女孩桑米拉躲進了年輕修士柯瑞的房間,而在影片的結尾,故事“照片”中的亞歷山大為了保護桑米拉而不幸被殺,之後,桑米拉被追捕。由此可見,本片採用了環形敘事結構,即開端就是結局。

《暴雨將至》:在電影奇觀年,誕生了一個國家的電影處女作

這種環形的敘事結構打破了傳統的線性敘事的規則,把一條故事線索連成了一個循環往復的圓圈。也許是為了迎合戰爭、種族的主題,本片的環形敘事結構在令觀眾感到耳目一新的同時,也透出一種小人物被命運支配的深深的無力感。這種敘事結構與同年上映的《低俗小說》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但是,只要是這兩部電影都看過的觀眾,大多數人還是更喜歡《暴雨將至》,這還要從本片的主題表達說起。

《暴雨將至》:在電影奇觀年,誕生了一個國家的電影處女作

二、主題表達:宗教、種族、戰爭,三段故事反映三大問題

在第一個故事“言語”中,發下啞誓的年輕修士柯瑞在就寢時發現躲在自己房間內的異族女孩桑米拉,善良的柯瑞同意桑米拉留下過夜,二人暗生情愫。這件事被神父知道了,於是二人被雙雙趕出教堂,柯瑞決定帶桑米拉去倫敦投奔攝影師叔叔亞歷山大。這時,桑米拉的族人來了,他們趕走了柯瑞,萬分不捨的桑米拉去追柯瑞,卻被哥哥開槍打死。

《暴雨將至》:在電影奇觀年,誕生了一個國家的電影處女作

因民族、宗教而導致的“門不當戶不對”成為了柯瑞和桑米拉愛情當中的絆腳石,最終促使了悲劇的發生。這使我們想起了莎士比亞的悲喜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之所以被稱為“悲喜劇”,是因為悲得是二人因不能終成眷屬而雙雙殉情,喜得是兩大家族的家長面對兒女的鮮血,化干戈為玉帛,最終重歸於好。然而,在故事“言語”當中,桑米拉的犧牲卻沒有換來民族之間矛盾的半點緩和。由此可見,這是不折不扣的悲劇,這一故事在引起觀眾悲痛情緒的同時,也讓我們思考了關於民族團結的問題。

《暴雨將至》:在電影奇觀年,誕生了一個國家的電影處女作

“面孔”的主線故事是攝影記者安妮正在餐館與丈夫談論感情日趨平淡的問題,就在二人爭吵激烈之時,一名種族主義者突然闖進來開槍掃射。安妮的丈夫被擊中了面部,傷心欲絕的安妮這才發現心底裡對丈夫的感情並沒有消減,愛情在生離死別之間愈發清晰。魯迅先生曾在《再論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說:“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們看。”餐館中一片狼藉的情景無疑給觀眾的心裡添了堵。導演通過這個講故事的方式,其目的是讓觀眾們再次對種族問題作出反思。

《暴雨將至》:在電影奇觀年,誕生了一個國家的電影處女作

故事“照片”則主要講述了倫敦攝影師亞歷山大回到了戰火連綿的故鄉――馬其頓,他的舊情人安娜委託他照顧自己的女兒桑米拉,最終,亞歷山大為了保護桑米拉而被槍殺,桑米拉被追捕。導演通過這個故事,用以小見大的手法向觀眾們展示了戰爭的殘酷。同時,也讓我們回到了該片的起點。

《暴雨將至》:在電影奇觀年,誕生了一個國家的電影處女作

《低俗小說》雖然同樣運用了三條故事線索並行+環形結構的敘事模式,然而,它所講述的黑幫故事只能讓我們一笑而過,遺憾的是昆汀並沒有通過這部電影引起觀眾們深刻的反思。相比之下,《暴雨將至》所反映的宗教、種族、戰爭三大問題要顯得厚重許多,電影不僅僅是供人娛樂的玩物,它還承載了教育意義。

《暴雨將至》:在電影奇觀年,誕生了一個國家的電影處女作

三、創作背景:本片創作於1994年,為何這一年會被稱為“電影奇觀年”

也許各位影迷們已經意識到了,在1994年,不僅僅馬其頓共和國誕生了這一部了不起的處女作,而且,在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在這一年都拍出了不少好電影。國外有《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低俗小說》、《烈日灼人》等影片在奧斯卡群雄逐鹿,國內有《活著》、《東邪西毒》、《飲食男女》、《紅玫瑰白玫瑰》、《梁祝》等在華語影壇爭奇鬥豔。不得不說,1994年被影迷們稱為“電影奇觀年”,那麼為何偏偏是1994年佳片雲集呢?

《暴雨將至》:在電影奇觀年,誕生了一個國家的電影處女作

小賈我認為,電影誕生於1895年,到了1995年正好是電影誕生的100週年。所以,全世界的導演們都想要在這一年為電影獻禮,也希望在這個節骨眼上留下輝煌的一筆,所以大家為了拍出佳作都卯足了勁。這時,有的讀者就會產生疑問了,1995年才是電影誕生的100週年,那為什麼1994年好電影就集體湧現了呢?這是因為大多數電影獎項的評比都是評選前一年上映的電影,這正是1994年被稱為“電影奇觀年”的重要原因。

《暴雨將至》:在電影奇觀年,誕生了一個國家的電影處女作

結語:《暴雨將至》是一部節奏比較慢的電影,與同敘事結構的《低俗小說》相比起來比較悶,甚至看第一遍的時候不一定看得懂,這也正是該片不如《低俗小說》火的一大原因。雖然看起來比較無聊,但是,這樣的悶片只要靜下心來認真去看,你就會感受到這種電影的美妙之處。宏大的命題加上令人拍案叫絕的結局,構成了《暴雨將至》的獨特魅力。不得不說,這是一部資深影迷們不可錯過的一部好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