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讀外國的文學作品的時候很難去真正進入狀態,感覺就是在一種表面上的閱讀?

覃雲偉


這就是中外在生活習慣、歷史傳承和文化差異所表現的不同了,出現此種情況,一來是因為中外書籍在傳播時需要進行語言的轉換,在翻譯過程中可能存在表意上的不同,我曾讀過兩三個版本的《契訶夫短篇小說精選》,也發現了由於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導致的同一篇文章讀起來的感情和流暢度的不同。

二來則是中外生活習慣的差別,因為我們自幼生活的環境與外國環境是截然不同的,如若文中出現的城堡、火雞、麵包牛排和派對等是我們不常接觸的,那麼你讀起來時的代入感便不會那麼強烈,那就可能導致作者原本是想進行氣氛烘托和暗線描寫,在我們讀起來就變成了簡單的場景描寫。

三是姓名上的區別,外國人的人名是繁複的,不像中國這般是趙錢孫李,周吳鄭王,簡單的姓➕名,因此在讀外國名著時易被動輒六七個字的名字所拗口,中斷閱讀思路,因此便有讀完一本書,仍記不得主角姓名和流暢情節的情況。

要改變這種閱讀情況,須通過視頻圖片或者文字瞭解外國的地域風貌,能夠帶入到書中的場景描寫裡,其次就是能夠記得書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物姓名啦!只要多多閱讀,那麼這種問題終將會被解決的,加油。


木木南洲


我同你一樣,全無身臨其境的感覺!比如,我最近把《包法利夫人》拿出來看,也是這樣。後來我想通了,原來是翻譯的原因。也就是說,我們的文學翻譯太差了。有些過去的老翻譯家,也就稍微好一點。如果你仔細閱讀,感覺也不行。就是因為這一原因,我從此再也不買所謂的外國名著了。


尋找青島記憶


不請自來答一波。

不講外國文學作品的分類,從時間上、派別上甚至國別上都能分出很多種類,而是籠統的來說,個人認為外國文學難讀就在於翻譯的匹配程度。

這個匹配不僅是中文與外文的譯文內容匹配,即譯者與作者的匹配,還有中文自身的匹配,即譯者與讀者間的匹配。

但這就牽扯到意譯的問題,前段時間讀了《哥德爾、艾舍兒、巴赫——集異璧之大成》就是一部優秀的翻譯作品,書名由原本的GEB翻譯為集異璧就很到位,其中內容更是做了很多本土化的翻譯。

但是還是沒讀懂。

當然是因為書原本的內容就太深奧,個人覺得艾舍爾的大作已經驚動了四維空間。


而巴赫、哥德爾也是相當偉大的人物,一開始的音樂部分還能看懂,到涉及到哥德爾不完備之後就迷瞪了。

但是不耽誤這本書譯製得好。

至於單純的虛構文學作品,如各種小說(意識流除外),如果是蜻蜓點水的讀法,那麼翻譯反而不太重要,簡單記下幾個主角的名字,讀懂情節就行了。

當然,如果讀《百年孤獨》,最好還是來個家族譜系表作為輔助。

嗯,還有《冰與火之歌》,我經常因為各種冗長的名字出戏(沒看權力的遊戲劇的前提下)。

但是一些看似難讀,讀起來卻好讀的也有,比如非虛構文學裡《二手時間》這種,紀實、復調式寫作,使得原本模模糊糊的俄文名字不再那麼重要。

扯遠了。

為什麼進入不了狀態?說明興趣不夠大,不夠有趣。

有時候人挑書,有時候書也挑人的。


無猜


文學作品本身是文化的一部分。讀來感覺難以進入狀態,我想可能是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沒有清楚地瞭解當時的社會背景和歷史背景。

每一部文學作品都有特定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每一部作品都不能脫離時代而存在。外國文學作品和中國的文學作品一樣,作者往往在創作的過程中,都會深受時代的影響,作品中都會有時代的烙印。無論是讚美,批判還是鞭策啟迪,透過作品,我們可以大致瞭解到其中的人`事和物以及內在聯繫。但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夠理解甚至會懷疑,誤解某些句子,大意等。這時候我們要做的便是要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瞭解作品中所描述的歷史背景,定位時空,在當時的所處情況下思考問題。

第二:要了解作者,知道作者的生平事蹟,性格特點,所做出的突出貢獻,作品的風格和思想以及後人對其的褒貶。

我們常說,“文如其人”,一個人的作品往往能夠代表作者的思想觀點,反映出他對一些事物的理解和認識。作者在創作他的作品的時候,往往是想通過作品的內容向人們傳達他的感受,理解,思想和態度。作品往往會流露出作者的主觀感情。而作為讀者的我們,也只有對他這個人瞭解,對他的思想情感瞭解,或許才能夠真正明白他的作品的用意。

第三:要想真正讀懂外國作品,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提高我們自身的學識,經常閱讀,積累經驗,擅於總結,分析和對比,掌握一些寫作的方法。

在這裡所說的閱讀是精讀,而不是泛讀。我們在閱讀的時候要知道作品中的人,事,物,以及事物發生的時間地點和大致經過。同時在閱讀的時候一定要善於提問題,要想作者為什麼要這麼說,是想表達什麼意思。總之,要結合自己的思考擅於總結,積累等,不斷提高自身。

以上便是我的觀點 。


曲水流觴醉芳華


文學作品能打動讀者,主要是敘述的故事,表達的觀點,闡述的思想,傳遞的情感能讓讀者找到“共鳴”。

這個共鳴很關鍵,是作品和讀者能聯繫起來的橋樑。

文學作品只是個觸發點,讀者會根據書中的一些信息誘導,在自己的意識裡確認相應的映射,這也便是常說的“讀者的二次創作”。如果書中的信息不足以誘發讀者內心的映射,便很難產生共鳴,表現出來的便是很難進入狀態,也無法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

優秀的作家便是能廣泛地刺激更多人的意識,能更深地吸引讀者,更會誘發讀者產生共鳴。

國外的文化基礎和我們不一樣,特別是價值體系

讀《三個火槍手》很難想象,火槍手們可以那麼明目張膽地尋找情人,而且還通過這些情人不斷地往上發展。

讀《紅與黑》,他們的政治運行方式便很讓人費解;決鬥的理由也是讓人有些莫名其妙;

要能進入到他們的故事中去,就需要先弄清楚他們的價值體系,和思考方式。這其實比讀書更難。

最煩人的外國名字

我相信外國人的名字是很多讀外國文學作品的最厭煩的東西。一大串不說,還更容易弄混。

關鍵那些名字一般都是音譯,毫無規律可言,就更難記住了。

很多時候書都讀完了,主人公的名字也沒有記住。

我一般情況下,直接選擇忽略這些名字,只記住故事。

善惡是想通的,思維方式很重要

古今中外,人的善惡觀念大都差不多,國外的文學作品裡也差不多。

相比國內的作品,國外的很多文學作品相對更純粹一些,對人物的粉飾會少一些,更接近現實。

我喜歡關注人物的思維方式的描寫,這些方面國外的文學作品做的更好一些。

文化差異是現實存在的,無法真正地理解它們,也是正常的。就像國外的人很難透徹理解我們的文學作品是一樣的。


瘋哥哥l


這種閱讀現象是時有發生的,對於普遍的閱讀群體來說,想要達到深閱讀的境地,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不然只會陷入到泛泛閱讀當中,不能引發讀者深入思考。


關於天時地利人和,這裡自有一番說辭,給大家挑明厲害了,相信大家就會知道它們的“存在”有多重要。


關於天時

像古代行軍打仗一樣,不僅要挑好時候,也要如臨大敵般,提前進行“恭行天罰”,祭下天。閱讀也同樣需要,挑一個好的時辰,做好心理準備;不然,直接衝動地拿著書就看,很容易就感覺到枯燥乏味。畢竟有些作品,無論是語言還是思想,都或許有些單調或精深,不似一些趣味性較強的作品那樣好讀。


關於地利

地利就是關於閱讀環境,如果閱讀時旁多幹擾,也當然會影響閱讀體驗。閱讀環境也是相當重要的,舉個例子:你有了天時,做好了心理準備讀一本書,跑到圖書館,卻看見對面坐著位異性……這個時候便是地利出了差錯,怎麼能把書讀得進去嘛。


關於人和

既然是閱讀外國作品,那麼作品本身就跟翻譯直接掛勾,出於翻譯者水平的不同,有些作品翻譯過來實在無趣,平述直譯,並與原著意境相離甚遠,翻譯表述不流暢,沒有優美感,就直接喪失了閱讀體驗,這也是難以引導讀者進入狀態的客觀原由。


當然了,有些國外作品本身思想內容就豐富,需要讀者擁有極高的耐心和邏輯思考能力,才能讓文字或敘述入得了心。


大河與歌


首先,外國的文學著作能流傳到中國就說明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藝術水平。尼采說,一切文學,餘獨愛以血書者。外國文學著作基本都是文學大家的心血,我們看一遍,可能真的只能停留於表面。

再者,由於外國文學的社會歷史環境與我們生活的環境相差很大,我們很難理解很多具體的象徵和隱喻,就連外國文學裡很多人名都都花費很多心思去記清。

我建議的是,有條件得多讀幾遍,才能品到其中精髓,何況一輩子這麼長。第二,需要了解文學創作的背景,再去進行閱讀。


振杰文化


因為疫情宅家一個多月,看了幾本外國名著《百年孤獨》《茶花女》《復活》《荊棘鳥》其中《復活》是我認為最難讀進去的人物名字太長不好分辨,全神貫注的反覆看一段,理順了在繼續往下讀,又搜了一下名人解析,才自認為懂了個大概。名著能讀懂讀透會受益匪淺。建議詩友們在唐詩宋詞之外,可以看一看世界名著。


溫暖的風28


基本兩種可能。

一,翻譯不行。

有翻譯腔,佶屈聱牙,所以你和原著一直不在同一個軌道上。所以要選信達雅的譯文。

二,文化代溝。

翻譯文筆再好,但你沒法領略原著的境界,等同對牛彈琴。所以要提高你的文化修養。

還是要堅持下去,雖然是隔靴搔癢,但能看一些,還是益處多多,並逐漸深入,融會貫通。


莫爭Moz


如果你是女孩,可以試試從情感類文學開始,雖然不同時代的世俗觀念有所不同,但年少的煩惱、青春的悸動都是相似的。也可以結合影視作品,更直觀地感受作品故事。

男孩不如試試從情節特別曲折離奇的小說入手,復仇、懸疑、推理類,思緒更容易跟隨緊張情節而動。

結合世界歷史也會大有助益,瞭解各國文化的發展脈絡,更能體會作品背後的社會人生。

再來就是如果有機會的話到實地旅行。譬如到巴黎看看雨果筆下那座哥特之城如今是什麼模樣?渡邊淳一的失樂園寫私奔和偷情發生在一個叫做“日光縣”的小地方,主人公在那賞雪觀、冬瀑。身處此地時彷彿心中比別的遊客多了一些隱秘的情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