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的跨洋“戰疫”


恆大的跨洋“戰疫”


1. 與死神賽跑


恆大的跨洋“戰疫”


2020年2月19日上午10點,廣州恆大中心40樓,10號會議室。

一位矍鑠的老人,正交叉著雙手,快速地跟攝像頭另外一端的人們交流情況,雙眼閃爍著凜然的英銳之氣。大家已經記不清,這是他最近以來第多少次的會議,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國家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

攝像頭的另外一端,是一萬多公里以外的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院長Gerge Daley等美國醫學界的頂級專家齊聚哈佛大學,與鍾南山院士共同對話。此刻正在進行的,是由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哈佛大學、恆大集團三方合作召開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科研攻堅小組的第二次會議,恆大集團總裁夏海鈞、副總裁陳敏等也出席了會議。

這次會議在醫學界的等級之高讓人側目,不僅有鍾南山院士,還有他帶領的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長何建行教授、副院長李時悅、鄭勁平教授以及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陳凌、趙金存、黃淑珊教授等人。

哈佛大學出席會議的有三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包括哈佛大學醫學院院長George Daley、哈佛大學免疫系主任Arlene Sharpe、麻省理工/麻省總醫院/哈佛legend研究所主任Bruce Walker,以及哈佛大學醫學院副院長David Golan、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傳染病動態中心主任Marc Lipstich、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傳染病系主任Lindsay Baden。


恆大的跨洋“戰疫”

天各一方的全球頂級院士、專家在恆大集團的牽線下,正在針對全球關注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NCP)探討在醫學突破性研究合作的可能,這是一次與死神賽跑的會議。

當前,14億中國人正在共同經歷一次“戰疫”,假期不斷延長、交通物流被限制、小區嚴格管控,全國各個地區陸續發現確診病例。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截止到發稿前,目前全國累計確診人數達74677人,現存重症病例11864人,累計死亡2122人。雖然目前新增人數已經開始下降,但是拐點還未出現。

並且,全球的疫情狀態也不容樂觀,尤其是日本和新加坡。日本境內迄今發現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患已達到705人(含鑽石公主號郵輪上的621人),新加坡確診達到84人。這兩個國家都是典型的國土面積小,城市人口密集的區域,新冠病毒來勢洶洶,如何快速的消滅病毒,研發出疫苗,成為大家日夜期盼的最大希望。

2. 恆大“戰疫”背後

在這次疫情的支援上,很多企業挺身而出,捐款捐物,恆大也是第一批捐助的企業之一:2020年1月24日,恆大向武漢疫區捐款2億元人民幣;2月1日,向武漢疫區捐贈5000噸蔬菜;2月10日,恆大又宣佈恆大集團近日向中國醫學科學院現金捐贈1億元,支持設立“抗病毒創新藥物研究基金“,用於加快創新藥物的研發;而這次,恆大又“躬身入局”,並拿出了8億人民幣。

作為本次合作的牽頭人,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更是親自協調,派出集團總裁夏海鈞帶隊到訪哈佛大學,與哈佛大學校長Lawrence Bacow等就推進中美新型冠狀病毒科研攻關專家組相關工作舉行會談,最終促成了這場跨越半個地球的“合作攻堅”。

根據“中美新冠病毒科研攻關專家組”三方分工,恆大集團作為總協調人,將為整個科研項目提供5年8億元的經費支持。這也意味著,恆大為此次疫情,捐款總額超過了11億,而哈佛大學能迅速響應和支持,要追溯到7年前。


恆大的跨洋“戰疫”


2013年,恆大與哈佛大學共同成立了免疫疾病中心、綠色建築中心、數字科學中心三大科研中心,致力於健康醫療等領域的科學研究和產業發展。由於有著這份基礎和情誼,哈佛大學這次整合了哈佛大學醫學院、雷根研究所、麻省總醫院、布萊根和婦女醫院、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等頂尖資源,與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一起攻堅病毒。

這也意味著,在恆大背後,為了解決和破解新冠病毒,全球最頂尖的科研力量聚集,但可能很多人並未意識到這股力量的強大。

首先是哈佛大學醫學院,在美國行醫的門坎特別高。美國是個人口大國,大學數量是世界上最多的國家之一,現有大學超過七千五百多所,但醫學院卻只有一百二十多所。而在這一百多家醫學院當中,哈佛醫學院是排名第一的,而哈佛醫學院的錄取率僅為2.3%,據《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發佈的“2019年美國最佳醫學院排行榜單”,在科研榜單中,哈佛醫學院位居第一。

名單中的麻省總醫院(MGH)建立於1811年,它是美國新英格蘭地區最古老且最具規模的醫院,也是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建立最早、規模大的教學附屬醫院,被列為是全美歷史悠久的三所醫院之一。在2012-2013年度《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雜誌中,MGH被評為全美第一醫院,在肺癌的研究和治療上,麻省總醫院具有全球領先的水平。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在國內也多見於媒體報道,因為在癌症領域的創新療法給全球癌症患者帶去了生存甚至治癒的希望。在去年5月舉行的全球最大的腫瘤研究會議ASCO(美國腫瘤學會年度會議)上,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公佈了70餘項科學研究新進展,科研實力強大。

而我國的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的前身是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是國內最早的呼吸疾病研究機構之一,2017年更名。從2003年抗擊非典開始,到救治H5N1、H1N1、H7N9、H5N6、MERS流感重症患者過程中,在鍾南山院士的帶領下,取得輝煌戰果,也被國內大眾所熟知。

毫不誇張的說,恆大牽線組合的三方研究機構,代表的是目前在呼吸疾病、癌症以及醫學研究最頂尖的力量,他們有極大的希望完成攻克新冠病毒的使命。

鍾南山院士對於恆大這次的舉動,也大加讚賞,在廣東省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上,鍾南山院士首次披露正與哈佛大學開展科研合作,並特別感謝恆大的支持:“他們對我們很多科研項目給予了支持,而且還拉了線,跟哈佛大學醫學院合作,幫助我們共同攻關,我們很受鼓舞。”

3. 戰疫這樣打響

這支集合全球力量的專家小組,就是這次“戰疫”的特種兵分隊,將打響與新冠病毒的科研戰役。

這次面對的新型冠狀病毒,非常狡猾。通過對兩例患者遺體的解剖,鍾南山院士向大家表示:”新冠病變和SARS不一樣,沒有纖維化,但是炎症很厲害。患者出現了有大量的粘液,引發氣道不通暢。” 事實上,上述結果也與患者臨床表現相似。“很多危重病人痰不太多,但是黏液非常黏,就阻礙了正常的通氣。”

雖然遠隔萬里,但是大家的目標都是相同的。這次合作將會聚焦十大領域,專家組將在病毒溯源、傳播途徑、動物模型建立、感染與致病機理、快速免疫學檢測方法、基因組變異與進化、重症病人優化治療方案、應急保護抗體研發、快速疫苗研發、中醫藥防治等十大領域開展科研合作,儘快控制疫情、救治患者,並最終徹底消除冠狀病毒對人類健康的威脅。

而迫在眉睫的是如何齊心協力,將病毒病理研究清楚,找到合適的藥物救治目前的病患,以及如何以最快速度完成疫苗研發。“中美新冠病毒科研攻關專家組”明確了近期的四大重點科研方向也是於此,主要涉及:快速檢測診斷、臨床救治、藥物篩選和疫苗研發。

中國是這次疫情開始的地方,目前的疫情情勢也還在不斷變化,也正是在這種特殊時期,更能體現中國人那種面對困難不屈不撓的韌勁,各個企業責任擔當的展示平臺。我們可以看到,更多的企業開始在自己擅長領域內作戰,除了捐錢捐物,提供更多力所能及的幫助。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我們總是說企業文化,企業的文化的內涵當然包括社會公益,而社會公益不應只跟捐款數額去掛鉤,在慈善榜上不僅是排名,要看他們做了什麼。如果一家企業僅是純粹利益至上,那很難成為百年企業。

在這次跨洋“戰疫”的過程中,作為房產頭部企業,利用自己的資源和資金,努力撮合、推進解決疫情的核心問題,解決社會實質性問題,這不僅僅是出錢這麼簡單,也能從根源上給全國“戰疫”帶來了好消息和更多的信心,也帶來了更多的期待。恆大用“躬身入局”的行動告訴大家:致力於解決社會問題,實現商業利益與公眾利益、自身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高度統一,這才是當代企業,尤其行業頭部企業應有的擔當。

如果這次“戰疫”能夠提前達到甚至超越預期目標,我想這絕不是恆大一家企業的勝利,而是屬於全人類,我們每個人的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