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日三省吾身,曾子的言論,於如今這個時代還有益處嗎?

這個時代是浮躁的,大家都忙於工作,工作閒暇之時又忙於享受,通過一些娛樂方式讓自己的身心得到滿足。

但大家可知道,自己很多煩惱的來源,正是那些過度的“娛樂”,凡是“過度”或是“不及”都會給自己帶來很多負面情緒。很多人對這樣的話“不屑一顧”,覺得別人經常娛樂,可是他們卻一點事都沒有,怎麼論到我這裡就會出事了呢?就不好了呢?首先我們得明白,每個人的“命”是不同樣的,有些人有“娛樂”的資本,在這個上面很多人是不佔優勢的,如果把自己劣勢當作優勢去進行的盲目的比較,那請問,這樣如何能夠往更好地一個方向發展。

吾日三省吾身,曾子的言論,於如今這個時代還有益處嗎?

東施效顰的故事大家都瞭解,我們且不說外貌上面的問題,這個故事主要告訴我們,如果你自己沒有那樣的本事還效法別人的方法去做,結果是取不到任何具體的利益價值,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不能清晰的認知自己是怎樣的人,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有多大,不知道自己能接受的範圍在哪裡,不能全面的認知自己,那麼別人的成功你只能羨慕,而且一輩子都處在“羨慕”當中。

這個時候來看看《論語》,看看這一章“修身”的功夫。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曾子為學他用什麼樣的方法,每天都需要反省下自己,天天都這樣做。一個人如果能天天堅持這樣做,並把這個當成一個好的習慣,那麼他接下來所能取得的成就將不可限量。曾子反省自己三方面的事情,第一為人辦事是否盡忠;第二與人相交,說話是否可信,也就是不欺心;第三教別人知識自己是否已經做到了。

吾日三省吾身,曾子的言論,於如今這個時代還有益處嗎?

以上這三點,一個人若能堅持天天做,採用正知正見的方法去做,他怎麼可能找不到自己“心”的方向,並取得屬於自己的成功。只是大多數人不堅持,堅持了一段時間就鬆懈了,若是能天天保持這種好的習慣,便能掌握自身與“自然”之間的“規律”,這樣做什麼事情是做不好的呢?

吾日三省吾身,曾子的言論,於如今這個時代還有益處嗎?

禪宗裡面神秀大師有首“偈子”和這個意思差不多,身是菩提樹,心若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同樣是想讓大家好好修自己的“身心”,唯有自己的“身心”修好之後,才能從容面對這個複雜多變的世界。

關於“修”的經典有很多,概念也有很多,放到如今這個年代裡就是大家說的“自律”,自律不是到“健身房”裡自律,保持一個好的“形體”。光是身體上的“自律”還不足夠,還有“精神”上的“自律”,這兩者結合起來,才能把我們這個“人”做到合理的點上。

吾日三省吾身,曾子的言論,於如今這個時代還有益處嗎?

從以上的一些文字中,想必你也瞭解了一些信息,如今這個時代,物質發展非常迅速,但是人們的精神世界卻出現了非常大的漏洞。人們很願意到健身房裡鍛鍊身體,其目的不是為了保持好的身體,獲得健康,而是為了讓自己可以變得更好看,如此一來自己才能夠自信的在人群中成為最閃亮的那個人。這種思想便是心靈上出現了一些問題,人們的價值觀出現了一些問題,活著只是為了享受,為了追求更好的物質生活,卻忽略了精神,殊不知只有兩者共同向前發展,才能把自身該有的價值體現出來,所以才需要“修”,而這個“修”不是監督別人,是自己的事情,讓自己不斷修正自己身上存在問題,若能堅持不懈,碩果必向自己招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