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號線“上座率”回暖勢頭快,首列新車本月底有望完成調試

昨天,上海地鐵客流達566.2萬,不僅在疫情期間首次突破500萬,還有向600萬衝去的態勢。雖然距離疫情前的1200萬的日客流還有差距,但近期回升勢頭很快。當天,18座車站在早高峰實施限流,其中16號線就有5座車站限流, 即龍陽路站、鶴沙航城站、新場站、惠南站、周浦東站等,早高峰實施限流車站之多,為上海地鐵各車站之最。

客流在不斷“回暖”,16號線車廂“上座率”越來越高了。為此,人們對正在調試的16號線新車投去更加關注的目光,期待新車早日投入運營,進一步緩解客流壓力。

據上海地鐵披露,為充分利用提前結束運營後得到的寶貴的調試時間,多名精幹技術骨幹組成調試專家組,多點位同時開展新車調試,單位時間內提升調試效率較以往50%,大大推進了16號線新車調試進度。

16号线“上座率”回暖势头快,首列新车本月底有望完成调试

早高峰期間的16號線車站

今天早高峰過後的16號線站臺

今天早高峰過後的16號線車廂

由於16號線高峰潮汐通勤客流大,歷年來受持續上升的客流量影響,即便通過重聯列車、增加列車班次和調整運營圖等多項措施挖潛提升運力,運能運量的矛盾一直存在。為應對客流增長的需求,此次增購列車採用了 6節編組設計。相比較16號線既有的“3+3”重聯式6節編組列車,增購列車在載客量上將有明顯提高。

好在16號線運營結束時間提前至21時,這樣,工作人員就可以提高每個動車點的施工效率,將原本需要三個多月才能完成的列車調試時間減少為兩個月左右,縮短了整體工期。

其實,運營方對新列車的投入也是極為渴望。為了16號線增購列車能按期順利上線投入運營,磁浮公司與維保通號、車輛等專業公司密切合作,有序推進增購列車上線運營的各項準備工作。

16号线“上座率”回暖势头快,首列新车本月底有望完成调试

新車調試進行中

16號線增購列車的調試,時間緊、任務重。自打第一列增購列車到滬後,乘務部門就緊急召開夜間調試專題會,圍繞新車調試和夜間動車施工安全,落實各項標準工作流程,佈置後續各項工作。

在確保列車各類功能穩定的前提下,乘務部又主動出擊,聯繫廠家為新車安裝應急箱並配備應急工、器具,保證首列車上線時相關設施設備符合要求,還牽頭維保公司,組織管理人員、列車司機開展車載信號系統專項培訓。

16号线“上座率”回暖势头快,首列新车本月底有望完成调试

16號線新車車廂

即使目前疫情防控態勢向穩向好,試車團隊也毫不放鬆,他們抓緊防疫工作,同時高質量做好夜間調試,配合維保公司開展車載信號系統動態調試、自動駕駛模式調試、新車連掛實驗等。

上海地鐵表示,將加快16號線增購新車上線的節奏,首列新車3月底有望完成調試,儘快為乘客提供新車運營。下階段,將繼續開展增購列車專業培訓,繼續做好新車調試、客流組織、服務保障等各項準備工作,確保16號線增購列車順利投入運營,進一步緩解16號線高峰客流壓力,為臨港新片區發展注入新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