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之圍——梁元帝蕭繹的一場鬧劇

公元554年十月,江陵城外菸塵滾滾,大批西魏士兵正在源源不斷地向江陵挺進,準備對這座南梁的新都城發動進攻。

南梁承聖元年(552年),在消除一切競爭對手,並藉著平定侯景之亂的巨大威望,湘東王蕭繹在江陵稱帝,史稱梁元帝。

梁元帝最初想定都建康。結果以胡僧祐為首的原湘東王幕府出身的文臣武將,都說建康王氣已盡,應該定都大本營江陵。梁元帝看到大臣爭論不休,也拿不定主意,於是占卜吉凶。術士說去建康不吉利,梁元帝於是定都江陵。

江陵之圍——梁元帝蕭繹的一場鬧劇

然而,定都江陵是大錯特錯。當時的南梁國土大為縮水,建康和江陵,實際上都是前線。但是建康虎踞龍盤,有長江天險,又有軍事重鎮京口依託,自古沒有拿下荊州就直接想跨江攻擊建康,成功的例子很少。但是江陵卻不同,江陵無險可守,最主要的是,他和重鎮襄陽共享長江。而此時的襄陽,卻在敵對的岳陽王蕭詧手中。

在江陵的梁元帝看似兩臂強大,卻把自己的胸膛完全暴露在了西魏和蕭詧的攻擊之下。當時梁元帝禮待北齊,卻輕視西魏。他言辭傲慢的給宇文泰修書一封,要求宇文泰歸還侵佔的土地,按照昔日舊疆劃分國界。宇文泰大怒,於南梁承聖三年(554年)十月初九,親自為大軍踐行,派柱國大將軍於謹為統帥,率中山公宇文護、大將軍楊忠率軍五萬從長安出發,經蕭詧的襄陽,直撲江陵。

江陵之圍——梁元帝蕭繹的一場鬧劇

接到西魏出兵的消息,梁元帝和手下大將居然不信,還讓大家穿著軍裝去聽他的經筵日講。在滿城戒嚴之下,一群穿著軍服的文官和武官,坐在一起,聽著皇帝親自登臺講授《道德經》

江陵之圍——梁元帝蕭繹的一場鬧劇

更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是,蕭繹拒絕了周邊部隊的勤王請求,卻要求遠在建康的王僧辯帶兵逆流而上。當別人問道為何如此時,正在夜觀星象的蕭繹只悲傷地回了一句:“客星入翼、軫、今必敗矣!”

於是在西魏大部隊團團將江陵包圍以後,城內城外都不在懷疑,陷落只是時間的問題。不久,魏兵攻入江陵內城的時候,大勢已去的梁元帝蕭繹,不反抗也沒逃跑,而是將自己收藏的古書十四萬卷全部焚燬。

江陵之圍——梁元帝蕭繹的一場鬧劇

在沒有印刷術之前,書籍都靠手抄。梁元帝一生愛書,收集到的基本上是孤本。此次焚書,基本上將傳世精華一掃而空,是中華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事後,當西魏僕射長孫儉問道此事時,蕭繹的回答卻是:“讀書萬卷,猶有今日,故焚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