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桃花庵歌》:是看破名利的灑脫,還是對仕途無望的感嘆

周星馳的一部喜劇《唐伯虎點秋香》,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唐伯虎。

可是,現實是殘酷的。

年少時期的唐寅,也許過著像周星馳演繹的生活一般,風流倜儻,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揮斥方遒

如果不是因為那一場會試洩題案,或許大明的朝堂裡會多了一位卓有才情的官員,而士林間從此可能少了一個自比“桃花仙人”的絕妙文士。

唐寅《桃花庵歌》:是看破名利的灑脫,還是對仕途無望的感嘆


唐寅,因字伯虎,後世也多稱其為唐伯虎。唐寅能詩善畫,山水、人物、花鳥畫成就很高,傳世畫作多藏與世界各大博物館,是世所稱道的明代書畫大家。

大明成化六年(1470年),唐寅在蘇州一個較為富裕的家庭出生,因他其父喜好書畫,樂於結交文士,這讓童年的唐寅能夠有機會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年僅十五歲的唐寅,在童生試中一舉奪魁,以第一名的成績補為府學附學生員,成為令人豔羨的大明秀才。在科舉為貴的時代裡,此等神童一經問世自然,四海驚稱之。

唐寅《桃花庵歌》:是看破名利的灑脫,還是對仕途無望的感嘆

可是,美好的生活總是那麼短暫。自弘治七年(1494年)以後,唐寅的家人相繼離世,家道也開始中落。父親的離世和親朋好友的去世,相繼給了唐寅很大的打擊,好友祝枝山卻上門勸誡他考慮參加科舉,以此不負父母的期望,也好大展拳腳,光宗耀祖。

唐寅接受了摯友的規勸,並允諾道:“明年當大比之,吾試捐一年力為之,若弗售,一擲之耳!”這是何等的狂放豪邁,又灑脫不羈

這一年裡唐寅閉門苦讀,終於在一年後的鄉試中,高中第一解元,名震東南,由此便是“唐解元”的來源。懷有壯志凌雲的唐寅當然想要大展拳腳的抱負,於是踏上了前往北京的船,準備參加來年的會試。

可是誰也不知道,這場會試改變了他的一生。

唐寅《桃花庵歌》:是看破名利的灑脫,還是對仕途無望的感嘆


灑脫不羈的唐寅不懂官場的黑暗,憑藉自身滿腹的學識和一腔熱血說出了自己“必中會元”的言論。

也不知道上天是不是想和唐寅開個玩笑,當年的科舉試題極為難,只有唐寅和另一位來自江陰的徐經順利通過了考試。這引得眾多考生妒忌,巧合的是,考榜發佈以後,他果然中得會元。

唐寅的一番“必中會元”的豪言壯志卻被當做購買會試題目的證據,最終,該次科考驚動當朝皇帝,將程敏政、徐經和唐伯虎打入大牢。徐經在獄中被嚴刑拷打,終於支撐不住,供出買通家僮洩題一事,並招認:“得到考題後也拿給唐伯虎看了。”後來,刑部、吏部會審,徐經又推翻此前的供詞,說那是屈打成招。皇帝下詔“平反”,釋放程敏政和唐伯虎,並派唐伯虎去浙江做一個小官。唐伯虎引以為恥,沒有上任。

唐寅《桃花庵歌》:是看破名利的灑脫,還是對仕途無望的感嘆

三十歲的唐伯虎,春風得意,躊躇滿志,進京參加會試,卻因為捲入“江陰富人徐經賄金預得試題”一案,無端牽連,結果非但沒有金榜題名,反而被鋃鐺下獄。唐伯虎不但經受了獄中不堪回首的非人折磨,而且遭遇到當時巨大的輿論壓力。科考舞弊案腐的曝光,讓唐伯虎江南第一才子的聲名掃地,用他自己的話說: “扶案而思,仰天而嘆”。

待後來唐伯虎洗清冤屈出獄,他面前的世界,早已物是人非,不僅那些附庸風雅,昔日向唐解元求書索畫差點擠破頭的鐵桿唐粉權貴富商們,早已視他為陌路旁人,棄他如鄙履。


弘治十八年(1505年),這一年,上距唐寅科場遭誣僅六年,在長期的生活磨鍊中,看穿了功名富貴的虛幻的他,認為以犧牲自由為代價換取的功名富貴不能長久,遂絕意仕進,賣畫度日,過著以花為朋、以酒為友的閒適生活。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花酒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閒。

別人笑我忒風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做田。

這首《桃花庵歌》便是在此時創作出來。

唐寅《桃花庵歌》:是看破名利的灑脫,還是對仕途無望的感嘆

我只想老死在桃花和美酒之間,不願意在達官顯貴們的車馬前鞠躬行禮、阿諛奉承。

車水馬龍是貴族們的志趣,酒杯花枝才是像我這樣的窮人的緣分和愛好啊。

如果將別人的富貴和我的貧賤來比較,一個在天一個在地。

如果將我的貧賤和達官顯貴的車馬相比較,他們為權貴奔走效力,我卻得到了閒情樂趣。

別人笑話我太瘋癲,我卻笑別人看不穿世事。

君不見那些豪門貴族雖然也曾一時輝煌,如今他們卻看不見他們的墓冢,只有被當作耕種的田地。

如果說,《桃花庵歌》表現了唐寅想要老死花酒間的願望,更不如說是他對仕途無望的感嘆。

正是因為希望他人賞識自己,才會在會試舞弊案之後放縱自己。正是因為沒有人賞識他,那麼他才會整日“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後來,在明正德年間,唐寅以其才名被明宗室寧王以重金徵聘為幕賓,結果發現,自己悄然間已身陷寧王謀反政治陰謀之中,無奈之下,他自毀名節,佯裝瘋癲,在大街上全身裸體狂奔,這才得脫身還家。

唐寅其實對寧王的賞識很感激,才會殫精竭力盡力輔佐他,可惜寧王的野心太大,唐寅不得已才出此下策,以保全自己。

如果寧王沒有造反之心,想必唐寅會竭盡全力,耗費自己一身才智都會輔佐寧王,可惜,沒有如果。

唐寅《桃花庵歌》:是看破名利的灑脫,還是對仕途無望的感嘆

從寧王府回家後,此前多年積下的勞累病痛與各種精神打擊刺激,一齊發作,唐伯慮常年多病,甚至不能經常作畫以維持生活。晚年的他,生活十分艱難,甚至淪落到,常要靠向好友祝枝山、文徵明等人借錢度日的田地。

在54歲時,唐寅走完了一生,他再也不需要飽受打擊、人生失意、親人分別等所有的苦難了。

這個才子終於得到了解放,為世人留下了那些驚豔的佳作以及一代才子悲情一生的故事。

可能誰都想不到就是這樣的一代才子,家境蕭條到連入土為安都是依靠朋友,可見他這一生活的有多清苦艱辛。

人們都說唐伯虎多麼的多情,但瞭解他後才知道在他身負才名背後所有的心酸與悲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