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的工作月薪只有3600,另一個月薪2萬但做起來非常痛苦,怎麼選?

結巴阿浪


是的,其實每個人都會面臨這樣的選擇,在熱愛的事和賺錢的事之間尋找平衡點總是很困難,很多人一生都在追求把愛好變為事業,但顯然面對現實生活的壓力,我們有些時候會有頗多無奈。


面對熱愛的工作收入低,月薪高的工作非常痛苦,我們到底該何去何從

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必須要結合自己的生活狀態,家庭情況等實際情況出發考慮問題,如果你的家庭條件不錯,現在並不指望你賺錢,且你熱愛的工作未來也能夠有不錯的發展,前景一片大好,只是需要加以時日去鑽研發展,那麼你大可選擇自己熱愛的事業,在自己喜歡的領域裡面遨遊。

但如果你只是普通家庭出身,要面臨很多現實的生活問題,又上有老下有小,那麼選擇一份3600元月薪的工作顯然是不理智的,無論你多麼熱愛這份工作都有些太過輕飄。這種情況下你不得不面對現實,即便工作的再痛苦恐怕也要堅持。畢竟現實是殘酷的。沒錢是萬萬不能的。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永遠討論不清楚,但有了雞卻一定能下蛋

馬老師成為首富以後說他最喜歡教書,有些人說他虛偽,有些人說他做作。但我認為他所言非虛,其實每個人在社會中都不得不向自己深處的位置和角色妥協,這就是現實。當你獲得了社會意義上的成功,實現了財富自由,那麼再去實現你的熱愛,你的夢想也不遲。但如果你執意去做那些熱愛但不賺錢的工作,當你有一天意識到了巨大的困境再想去賺錢很可能已經變得難上加難。


所以,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也許誰也無法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但如果你有了雞,就意味著能下蛋。同樣的,堅持熱愛的夢想但不賺錢和去做那些相對賺錢但不喜歡的工作,這中間的選擇無論怎麼選都會有遺憾,但先賺到錢,不再為生計發愁,你卻一定可以去做自己熱愛的事。


未泯雙瞳


先說說我同學小莉的故事吧。

我的同學小莉,文靜可愛。父母做進出口生意,一年掙的錢海了去了,從小莉的吃穿用度就能看出來,家裡根本不差錢!

小莉雖然是個妥妥的富二代,可是生性平和,為人和善,十分的低調!

讓我們大跌眼鏡的是,小莉大學畢業後,竟然去了一家幼兒園工作,月薪不足3000元,並沒有去父母的公司就職。

小莉爸爸早就想要把一個子公司交給小莉打理,小莉竟然拒絕了,理由非常簡單,不喜歡!

我想不明白,問小莉老闆不當,為什麼去做孩子王,小莉只是淡淡說,喜歡孩子,喜歡和小朋友在一起,喜歡從事幼兒園教師的工作!

我不禁感嘆,千金難買喜歡!

擺在題主面前的兩個選項,具體要怎麼選,分以下兩個情況:

如果經濟條件優越,可以選3600!

家裡經濟條件優越,衣食無憂,從事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也是人生的一種幸福,從工作,收穫快樂,遠比掙金錢更重要。

就象我的同學小莉一樣,放棄老闆的工作不做,從事一分平淡的幼兒園教師職業,和小朋友在一起,天天快快樂樂,真的很不錯!她的那份快樂,不是我這個天天累死累活的同學所能體會到的!

經濟條件一般,建議選擇20000!

20000元的月薪,真的不算低,能找到這樣一份高工資的工作,真心說不容易。當今社會,職場競爭激烈,找到一份高工資的工作,應該感到慶幸!

如果家裡經濟條件一般,還是選擇月薪20000的工作吧。要不然,家裡柴米油鹽怎麼辦?家裡車貸、房貸怎麼辦?家裡水電物業怎麼辦?如果有小孩,孩子的奶粉錢怎麼辦?孩子要上學,培訓班的費用怎麼辦?這些項目都是家裡的剛性支出,遠比一個有責任的人的痛苦更重要!

工作中的痛苦怎麼解決呢?

1. 並不是每個人殾有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

能從事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是一個人最大的幸運。可並不是每個人殾有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想想大多數人,和你一樣,從事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你的內心會平衡好多。

2. 調整對工作的正確態度

工作痛苦並不是你一個人的遭遇。有好多成年男女,因為家庭的責任,生活的壓力,不得不每天去上班,去接受老闆的訓斥,領導的批評,同事的排擠,身心上筋疲力盡,是很多人的常態。可是,大家工作仍然要做。

題主應該調整自己的心態,擺正自己對待工作的正確態度,不應該以自己喜歡和不喜歡來衡量自己的工作。

3. 在工作中尋找自己的興趣點。

工作的實質就是交換,付出勞動,得到報酬,就是這麼簡單。放低對工作的要求和希望,不要企圖從工作中既要收穫金錢,又要收穫快樂。應該積極從工作中尋找興趣點、興奮點。

找出一白紙來,在紙上寫上十個讓你做上去的理由,等你寫完,你就會發現,你的工作並沒有那麼討厭!至少還有20000月薪!

總之,在工作中,遇到難題,重要是的自我的調整,調整自己的心態,調整自己的狀態,調整自己的態度。


長鹿生


很有興趣回答你的這個問題。

以我自己舉例吧,我本科學的是軟件工程,按道理我應該是一個老實本分的程序員。但說實話,這個專業並不是我的志願,而是被迫調劑的,大學4年其實我都熱衷於金融,而非IT。現在我畢業後為了實現自己的願望,來到銀行從頭做起,雖然月薪不如程序員,但充實滿足。

其實這件事情你只需要關注兩點

  1. 月薪2萬的工作你需要付出什麼代價,如果從現在開始幻想工作10年,你承受得住嗎

  2. 月薪3600的工作是否有進步的空間,你是否會為其努力

依然是我自己為例,如果讓我996上班制度去當個程序員,我一定會瘋掉,因為我不是一個坐得住的人,而且我自認為沒有天大的天賦,大學畢業設計的時候我自己都艱難完成,更不要說做以後的工作了,亞力山大。相反,我選擇去銀行工作,我會因為基礎薄弱,自己考取各種證書給自己充電,每天會去想如何做好工作,有上進心,這無形之中對自己的身心都是一個良性發展。


所以我本人是推薦你理性分析3600工資工作的可發展性和可持續性,然後再下結論,我個人偏向於這種選擇。


清風看百態


難道你是月薪2萬的產品經理但是熱愛回小區看大門?


開個玩笑哈,能理解你的感受。


我比你差點,我不想幹月薪1萬的活,熱愛的工作現在月薪0元。


我不想做初級運營經理,我想當個作家。


我原來苦惱過,現在因為生病,我看開了,我要選擇我喜歡的,而不是別人喜歡的。



做喜歡的,但是得有目標


在家休息的日子,我把整個人沉了下來。


我看書,我不去考慮未來,我停下來,我突然在所有複雜的選擇題之外,看到了自己。


我看到了自己在迷茫的人海里,站在十字路口,朝著別人的方向,投上羨慕的目光。


我為什麼不能為自己活一下呢?


我當時在藍色港灣看到別人拿筆記本電腦碼字的時候,不就說那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那我為什麼能再考碼字養活自己了。


我開始規劃我的碼字生活,計劃和目標都變得清晰,即便沒有報酬,或者報酬甚微,但是我熱愛啊,我有目標,我有規劃,我有執行的路徑。


所以,我不再糾結,我開始努力,努力過自己喜歡的日子。



做不喜歡的,如果擅長也會喜歡上


你知道人類為什麼怕黑嗎?


因為黑夜充滿了未知,未知就意味著沒有掌控感,沒有掌控感就會焦慮和恐懼。


但是如果你勇敢一點,進入黑夜,當你的瞳孔適應並且能夠識別周圍環境的時候,你就不害怕了,你就不恐懼了,你甚至還有有一點點喜歡黑夜的靜謐。


工作也是一樣。


你說道2萬錢的工作很痛苦,痛苦的根源要麼是不喜歡,要麼是不擅長。


如果擅長,你哪怕覺得不喜歡,但是也不會覺得那麼痛苦。


前提是,你能夠接受。


古典提出的職業生涯3葉草模型裡說:興趣、能力和價值是推動關係。


三葉草的整體轉動,是把興趣培養成職業興趣,慢慢把興趣發展為能力,然後用能力找平臺來兌現價值,再用價值強化興趣。依此如此不斷旋轉,讓三葉草的漩渦不斷循環擴大,讓自己在職場充分完美髮展。


當這三者正常轉動時,你會明顯地發現,你做事的速度和效率會高很多,更重要的是心態會無比愉悅,沒有厭倦、失落、焦慮等心態,工作和生活質量都會好很多。


所以,當你擅長的時候,說明能力能夠更好的兌現價值,價值感又會強化興趣。


你只要想收下這份2萬月薪的工作,再努力努力,等你的能力完全能夠應付的時候,你就不痛苦了,甚至還有可能會愛上這份工作。



最後總結


無論怎麼選,你得選個跟你目標和人生觀匹配的。


要是方向不對,又想強擰瓜,那就咬牙加持一下,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擅長,讓擅長帶來價值感,讓價值感帶來興趣。


道爺不慈悲


職場中,愛好、金錢、時間這3個東西的比選,是一個永恆的話題。記得我剛畢業參加工作那年,我的月薪是3500元/月,現在的月薪已經翻了很多番了。對於“熱愛的工作月薪只有3600,另一個月薪2萬但做起來非常痛苦,怎麼選?”的問題,我的答案是:錢是必須品,但愛好才是最強最持久的助力。這個要看你自己的原始追求,每個人面對這個抉擇的時候都是糾結、痛苦的,但每個人的答案又是因人而異的。結合我自己的工作經歷,談談我的想法,供你參考:


如果讓我自己再回頭選一次,我會選3600,但沒有後悔藥。職場中的每一個階段,對個人愛好、金錢收入、能力提升、時間精力等的追求可能是不一樣的。此外,還要考慮到自己所處的環境,比如家庭環境(比如父母缺錢、老家房屋失修…)。以我自己為例,講講我自己的心路歷程:

初入職場時,追求更多的是金錢

1.心智不夠成熟,對金錢的抵抗力弱

剛參加工作、家境不是很富裕,太期望自己能夠相對富有,過上更加體面的生活。當時心智不夠成熟的我,對比身邊的同學、朋友,有掙錢比我多的(當然也有比我少的)。在那個年齡階段,金錢的誘惑是比較難以抗拒的,抵抗力比較弱。

2.再快、再多的錢,一定要行得正、取之有道

但幸慶的是,自己沒有被社會帶偏,算是抵擋住了很多誘惑,說來也算是走的正。當今社會,像P2P金融爆雷,不少人為了掙快錢而葬送了自己的青春和職業生涯,是得不償失的。


摸到門道時,追求更多的是能力提升

1.能力提升

當工作基本熟悉,摸到入門門道後,漸漸對工作找到了感覺,甚至是充滿了期待,希望自己可以像前輩一樣、像領導一樣、像自己的師父一樣在職場上有所成績,而其中最為關鍵的是能力的不斷提升。

2.職務提升

伴隨著能力的提升,隨之而來的是職務的提升,在多數人的心中也是有期許的。它不僅僅是對能力的一種直接體現,也是對自己未來職業生涯的一個靚麗名片。


適婚年齡時,追求更多的是時間

因為愛情,所以需要時間。確實是因為愛情,相中了自己心儀的女孩,情竇初開的我渴望得到愛情,所以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去陪女朋友,去和女朋友好好的相處。吃飯、看電影、旅遊、KTV等等,是需要花不少時間來安排的。


成家時,追求更多的是金錢

一個人在大城市打拼,要安身立命、要成家立業,最起碼結婚的時候需要有自己的一個窩(房子),所以繞不過的話題是依舊是錢。所以,那個階段還是沒有逃脫對金錢的渴求。


總結一下,痛苦哪兒都有、幾乎無處不在。錢是必須品,但愛好才是最強最持久的助力。在不同的階段,選擇內心最原始的那個答案,就是正確的答案。


愚人行走


【老橙子】解惑:選擇了低薪的,不一定是選擇了喜歡,更多的是選擇了逃避。逃避了不喜歡;逃避了責任;逃避了前進。

不知在看這個問題的人有沒有真的體會過“窮困潦倒”,我體會過。至今我都沒跟家人提起過的我在剛畢業出來工作那會兒遇到了什麼事——我被騙錢了。被騙了六千。這掏空了我支付寶的花唄額度,連我身上的錢也所剩無幾。

我大概是天生的性格內向,打死我也不相信有一天我會從事銷售相關的工作。然而還沒等到打死,“沒錢”這一現實的問題就已經把我壓垮了。

為了儘量省錢原本計劃好的事情沒去做,花了兩天時間像瘋了一樣的找工作面試。最後去了一個銷售類的工作,僅僅是因為那裡包住。

《奇葩說》中有一期也講到了這類問題“高薪不喜歡和底薪很喜歡的工作,你選哪個?”其中選手李思恆說的讓我深有體會。特別是他在說合租的時候,跟我所遇到的幾乎一模一樣。

包住的地方是四人一起合住的,每天早上六點就要起來,高考結束後,我就沒試過在七點起床的了。而大學畢業後第一次在六點起床沒有人能想到僅僅是為了搶廁所。你永遠無法估計第一個起床的人要在廁所待多久,為了不因為遲到被扣工資,只能每天早起。就這樣持續早起了幾個月,我到現在甚至都沒辦法恢復到賴床的習慣了。

每天到了吃飯的時候才是最心酸的,同事們都是點外賣,只有我自己去公司樓下吃。因為我不敢當著同事們的面拿著兩個麵包啃著吃,只不過是為了儘量省下那一點點的錢。

下面是引用李思恆的原話:

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與人合租過房子,我有三個室友(有些甚至不至三個),我每天早上六點起的那麼早,比鳥還早,我為了幹嘛?我為了就去搶那個廁所,搶衛生間去洗漱,但是我發現每次我起床,總有人起的比我還要早,那我就去公司上吧,但是地鐵一開就一個多小時,所以說實話,我就算再喜歡這份工作,我的泌尿系統總要顧得上吧?

在從事銷售類工作那幾個月,我才發現其實性格內向的人不一定不適合銷售。人在沒錢的時候能異常現實。

在銷售類工作那裡補上窟窿又存了一點錢後,我離職了。

我想這一次我要找一份我自己內心喜歡的工作。可離職後才發現原來我沒有喜歡的工作,我喜歡的只不過是不工作。或者說我只不過是想找一份輕鬆的工作。

其實我們在討論是否喜歡一個工作的時候,更多考慮的不是工作內容,而是這份工作背後所藏著的——工作環境、工作時間、發展前途、成就感、滿足感還有很重要的薪酬。

高薪代表著更多的錢;代表著更多的選擇權;代表著在下次遇到僅僅被騙6千不至於潦倒到那種程度。

人總要學會成長,隨著年紀變大,很多的選擇不再僅憑喜歡或不喜歡來界定你是否要這麼做,更多的是為了以後做選擇,你要選擇怎樣的未來。你希望未來在你父母遇到困難時後悔只做了旁觀者還是要做那個父母未來可以依靠的人呢?

你總要學會成長,總要學會選擇,只是這次不要再選擇逃避就好了。


老橙子的日常


這個問題的題幹有些模糊,除了月薪和感受,如果能有更具體的崗位,和個人特質信息,回答可能更具適用性。先根據已有信息分析解答:

要進行選擇,首先得進行澄清。

熱愛的工作月薪3600,為什麼熱愛呢?舉個例子,“小A很喜歡做鋼琴老師,她很熱愛這個工作,因為一方面,她很享受音樂帶來的美妙感覺,另一方面小A從小就學習鋼琴,很早就考過十級,大學專業又是教育學,對於擔任一個教小孩子的鋼琴老師,輕而易舉、輕車熟路。”——看,這個熱愛的工作,一方面因為感官興趣、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小A經過長期訓練而獲得的鋼琴方面的演奏能力和教學能力,使她可以毫不費力地獲得從業的成果。

可是如果這個工作一直月薪3600,或者漲幅不大,那麼慢慢地從業者會越來越不滿意從工作中獲取的價值,因為遠低於周圍人的平均工資,比較和社會壓力會影響到你的興趣,也許那時你的熱愛會慢慢消失。

再來看月薪2萬的工作為什麼做起來很痛苦?再舉個例子,“小B因為銷售業績優秀當上了主管,成為主管後就不能只顧著自己的業績,而是要讓團隊的業績都提高。可是團隊的小夥伴好像都不太聽話,所以小B團隊業績不太好,小B為此很痛苦。經過學習和實踐,小B逐漸轉換了管理思維,掌握了管理方法,慢慢和團隊小夥伴磨合並建立了融洽的關係,團隊業績慢慢就有了起色。”——看,這個例子,小B雖然開始很痛苦,可是這是他選擇的生涯路上必經的過程,也是因為沒有掌握方法、沒有足夠實踐造成,通過努力,克服了困難,發展就越來越順利了。

第二,要比對你的目標期待。

熱愛的工作有一天可能你不再熱愛,痛苦的工作也有一天你不再痛苦。要進行選擇,你得看看自己最在意的因素是什麼?薪酬?和周圍人比較?地位?能精深發展?人際關係?......然後再看哪一個工作以及後續發展能給你帶來你在意的因素,以及你可以通過什麼方式獲得你想要的,也就是實現你的目標。通過發展的眼光來選擇。

而要實現目標,很可能需要不斷走出舒適區,挑戰自己,提升能力,而這正是成長的表現。

以上,希望有所幫助。

我是@寧教練職業說,您身邊的職業發展教練,助力提高工作效率,打造職場人的幸福生涯。


寧教練職業說


一個熱愛,一個痛苦,首先問下題主,為什麼會痛苦?

1、自己的能力匹配不上自己的工作需要。

2、同事、環境等外部因素干預,感到痛苦

3、能力能達到,但是工作任務繁重,領導一直在催自己,做事超出自己的承受範圍,力不從心,但是為了養家餬口沒辦法。

4、和自己的興趣不搭界,自己很痛苦。

首先分析第一點:

為什麼自己的能力匹配不上自己的工作,但是你還能進去?

這是一種僥倖心理,想著為了高薪,想著成長,這樣的發展確實是痛苦的,就像小時候學習一樣,強扭的瓜可能不甜,但是管飽,這樣月薪2萬的發展是跟著大形勢發展,如果你僥倖進入了這樣的公司,那麼,接下來,就是你考驗公司的時候了,首先看直屬領導,對你的發展是否會起到推波助瀾的效果,如果不能,月薪3萬,也走;其次看公司否限制你的個人發展,比如你加班到沒有學習時間,果斷走!月薪2萬,是在阻擋你月薪5萬的道路。

再說第二點:

人是一種群眾動物,別說什麼,牛羊成群,猛獸獨行,你讓馬雲獨行一個看看,阿里巴巴至少還有18羅漢呢,據統計,同事環境是影響一個人離職很重要的一個因素,而這種環境下,你的皮質醇會讓你做出衝動性行為,導致,你的工作和生活一團糟,然而,誰的人生,不是一個一個小小的選擇構成的呢?


月薪2萬,把工作和生活搞得一團糟,值得嗎?

詳談第三點:

我們算一筆賬:

月薪2萬007,你仔細算下來的時薪,還沒月薪8000的965強,月薪2萬的時薪27元,月薪8000的時薪29元,還不算週末,這麼一算,是不是虧了?

你的小心機,老闆都看在眼裡,為了養家餬口的,月薪2萬,敢辭職嗎?

都說,老闆千萬不要罵90後,因為他們會隨時辭職,你可以罵80後,因為他們有兒有女,有牽掛。

有的人痛苦的是,不是壓迫,而是生活的折磨,

如果你還是單身狗,一人吃飽全家不餓,那麼,真的要恭喜你,這是你成長,最好的機會!

題主的問題是第四點:

興趣和工作,選哪個是一直以來職場菜鳥,會想的一個問題,

我會說,選興趣!

這個問題,我曾在知乎上回答過,

答案如下: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穿普拉達的女王》這部電影,



女主安迪是一個剛從學校畢業想當記者的女孩子,在尋找工作無果的情況下進了一家頂級時裝雜誌天橋給總編當助手。


千萬女孩擠破頭都想進的公司,安迪一個對時尚毫無興趣的人,進入了一家時尚公司上班,安迪的態度從一開始的得過且過,不為工作而改變自己,到後來主動換上了在時尚圈子裡的衣服,完美地完成著她的工作。


但是後來,她發現這一切都不是自己想要的,家人、愛人和朋友都遠離他而去,最後選擇脫掉自己的光環,選擇做自己想要做的,很明顯,時尚不是她真正的興趣。


電影講完了,然後我們來講講人生,工作只不過是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一種方式,讓自己的人生不這麼空虛,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基礎上,也完成了社會價值。


雖然有的人覺得,興趣變成職業,是很幼稚的,當興趣變成職業以後,你會發現,那興趣可能就不是你的興趣了,會物極必反,你甚至開始討厭這個興趣。


那這個興趣,你就要好好細細拆分了,想想為什麼你會把這個東西當成興趣,是這個興趣哪個點,真正的吸引並觸發你來接納它。


觸發你的並不是整個興趣的整體,而是它具備的一些特徵,就比如你喜歡攝影,其實你喜歡的是美麗的事物,喜歡從細微的地方觀察某些事物,或者該興趣的其他點剛好與你人格特性相匹配。


這也是為什麼你的興趣會變的原因,但是這些興趣的背後,總有共通點的,這就需要你先分析你自己的人格特性,再從整體分析你的興趣,找出兩個的交叉點是什麼。


假設你起初乾的是你自己不喜歡的職業,後來慢慢發現自己喜歡了,那這份工作中肯定有與你性格相互匹配的點,你不妨找找看。


所以試錯很重要,找出每份工作喜歡的和不喜歡的點再彙總決定最後的方向。


每個人的內心都是有自己的方向,清楚明白自己想做什麼,你的人生的價值才能實現,你才有成就感,如果你被迫完成某個項目,你可能感受到的就是好累啊,為什麼上班這麼辛苦等等一系列負能量。


長此以往,還可能惡性循環。


所以,我總結真正的興趣是可以變成職業的。


綜上所述,這不是月薪只有3600的問題,而是該怎麼生活的問題,怎麼算,自己說了算。


我是破淺,專注年輕人的情感、職場生活,一起成長、一起吐槽,歡迎關注!


破淺


你好,首先確定你所說的熱愛的工作是因為什麼熱愛呢,是因為舒適安逸,每天上班坐辦公室裡,冬暖夏涼的,又沒有什麼業績壓力,所以熱愛嗎?

基本上只有後勤行政部門工作比較安穩,朝九晚五,但是工資比較低。我也比較喜歡這種工作,特別是結婚生孩子後的女性也比較適合這種工作,也應該熱愛這種工作,畢竟既能賺點錢補貼家用,還能照顧家庭。

而月薪2萬,做起來又非常痛苦。那又是什麼工作呢,我不是很理解你說的是哪種。在我看來,最痛苦的是做銷售,我覺得銷售雖然提成高,但是受氣,要是完不成業績也只能領那可憐的底薪。

不過話又說回來,工作要選擇合適自己的,並且自己擅長的。有些人適合穩坐後勤,有的人熱愛馳騁沙場。


墨魚小姐


很多人在關於擇業和就業的問題上總會感覺到迷茫,特別是剛畢業和畢業後剛剛工作幾年的年輕人。其中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是選擇熱愛的工作月薪只有3600,還是選擇另一個月薪2萬但做起來非常痛苦?


有個同事是廣州人,是學法律專業的,薪酬也比較高,但是這份工作事情多,做起來就會很痛苦。於是他通過自己的努力進入了自己喜愛的事業單位,月薪拿到手只有5000加,職業薪酬發展很受限,想要高薪可能就是這個單位的最高級了。


他想先在自己喜愛的事業單位試試做著,看看能否有所發展,如果沒有發展的空間,就直接去律師事務所了。後來在這個單位待了1年,他覺得事業單位這份工作單調且乏味,無法發揮自己的價值,就去了律師事務所,每天做得很有勁而且錢袋子也足夠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

【娜說職場觀點】如果你能夠把熱愛的工作融入到職業中,你謀生的職業又恰好是自己的興趣所在,那這樣的你是很幸運的。但你謀生的職業如果無法滿足你的生活需求,請正確對待你的興趣,找到自己的優勢,而不是追隨你的興趣。

根據調查,一個人如果做自己不感興趣的工作,很難在自己選擇的職業上取得成功;但是如果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工作,可以充分激發人的潛能並實現職業生涯的規劃。


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這個問題


1、興趣為職業生涯的選擇引路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就是說如果你對某件事感興趣,你就會主動去探索,就會有學習和工作的激情。

鋼琴家朗朗從小就對音樂很感興趣,3歲的時候,朗朗的爸爸帶著他去學鋼琴,一學就是兩個小時,而且一點也不覺得累。正是他對鋼琴的熱愛與勤奮為他現在所取得的優秀成績奠定了基礎。

所以,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一樣也可以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引路,並最終取得成功。

2、興趣可以調動工作積極性

如果你從事的工作是感興趣的,再單調枯燥的工作也會讓你覺得是一種享受。因為興趣可以讓你保持對該工作的好奇心,主動積極地投入到工作中,在集中注意力的同時,還可以讓你保持學習,提高自己的核心能力,發揮你的最大優勢。

大家應該都知道瘋狂英語的創始人李陽,他有著一口令人羨慕的流利的英語。其實,李陽的英語在一開始並不是最好的,但是他非常喜歡英語,正是他對英語的狂熱讓他努力攻讀英語。

那麼,怎麼把興趣和工作有效地結合起來?


1、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

興趣是你職業生涯中的一個起點,如果你能夠正確評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它不僅可以幫助你如何選擇職業,還可以提高你的工作效率。曾經有人研究過從事興趣的工作和工作效率之間的關係,研究表明,如果從事感興趣的工作,可以高效率工作併發揮才能的80%-90%;如果從事自己不敢興趣的工作,只能發揮才能的20%-30%。因此,從事本身並不感興趣的工作很難獲得滿足感,還有可能會造成頻繁性跳槽。

那麼怎麼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呢?可以試試用以下幾種方法:

(1)回憶一下讓你特別充實和快樂的時候你在做什麼;

(2)翻看一下自己的上網記錄,看看自己最常看的網頁以及書、電影等類型;

(3)可以做一些類似“霍蘭德職業興趣傾向”的心理測試,通過測試可以讓你大概瞭解自己喜歡的事情對應的工作類型。

想象一下,如果你每天都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還能拿到自己滿意的薪酬,豈不是美滋滋。


2、你的興趣能夠創造價值

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之後,你是否為之付諸努力?你說喜歡寫作,想拿頭條的青雲計劃獎,那你為這個目標付出過嗎?你是否為了拿青雲計劃獎,反覆修改你寫的文章?為了提高文章的內涵和質量,你是否堅持每週甚至每天閱讀書籍,不是隻停留在看,而是吃透書本?

所以,光有興趣還不夠,還得創造出價值。怎樣才算創造價值呢?比如說我在悟空問答回答問題,可以為那些提出問題的人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就是我的價值所在。


3、提升自己的硬實力

硬實力通俗地講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即你跟別人比突出的地方。

舉個例子:

老闆吩咐三個員工去完成同一件任務:調查某供貨商公司皮毛的數量、價格和品質。

第一位員工在五分鐘後就回來報告了,他並沒有親自去調查,而是向下屬打聽了該供貨商的情況;

第二位員工在三十分鐘後回來報告,他僅僅是到供貨商那裡瞭解皮毛的數量、價格、品質;

第三位員工則是在九十分鐘後才回來的,他不僅親自去供貨商那裡瞭解皮毛的數量、價格和品質,而且根據公司的採購需求,詳細記錄供貨商的商品,並且聯繫上了該供貨商的銷售經理;他還去了另外兩家供貨商那裡瞭解皮毛的相關情況,詳細比較三家供貨商並制定出最佳方案。

面對同一個任務,三位員工的完成情況各不相同。而哪一種情況是老闆會採納的?很明顯是第三位員工,因為第三位員工具有多維度的完成任務的方式。

所以,不僅要有興趣,還要提升你的核心競爭力,你對公司的貢獻越大,你就是無可取代的,至少在短時間內不會被淘汰。


綜上所述,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是什麼,指望著通過工作來逐步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職業,很明顯是很難成功的。我覺得最快樂的事情就是把興趣和自己的職業結合起來,發揮自己最大的優勢並取得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