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為二戰死敵建造的潛艇,同一型號為兩潛艇大國打下基礎!

1922年,德國在荷蘭註冊的IvS公司成立(又譯為船舶建造工程局)。 該公司成立的目的,是為了繞開《凡爾賽和約》,進行潛艇的設計製造。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西班牙正由獨裁將軍德里維拉將軍統治,這位將軍對壯大海軍和德國先進技術有著濃厚的興趣,德國海軍高層代表團曾多次訪問西班牙,西班牙的一位艦船製造商見此情景,敏銳意識到這是個商機。於是,他和IvS公司接洽,商討合作為西班牙研製一款遠洋潛艇。具體方式是由IvS公司提供設計方案,然後交由西班牙船廠製造。

德國為二戰死敵建造的潛艇,同一型號為兩潛艇大國打下基礎!

潛艇製造計劃推進的很順利。1931年初,該型潛艇海試成功,IvS公司將其命名為E-1型潛艇。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就在這時西班牙共和政府的上臺了。共和政府看中的是英國潛艇技術,對德國設計不感興趣。

已經建成E-1潛艇隨後被轉賣給了土耳其海軍,土耳其海軍將其命名為“古爾”號。不過IvS公司卻在另一個國家贏得了E-1型潛艇的合同,那就是該公司的實際母國——德國。

德國為二戰死敵建造的潛艇,同一型號為兩潛艇大國打下基礎!

從1935年開始,德國開始重建潛艇部隊。這一事業僅靠Ⅱ型潛艇那樣的小型潛艇顯然是不夠的。

在獲得英國的允許後,德國開始建造遠洋潛艇。此時,現成的E-1潛艇圖紙自然就是最好的選擇。德國依照E-1的圖紙建造出了兩艘潛艇,分別編號為U-25號和U-26號。德國稱該型潛艇為ⅠA型潛艇。ⅠA型潛艇是納粹德國第一種遠洋潛艇。

其實,在德國使用E-1潛艇圖紙之前,還有一個國家看中了E-1潛艇,影響也更為深遠。1922年,德國和蘇聯簽署了《拉巴洛條約》。條約規定雙方在重整軍備方面相互合作,對對方開放軍事科技成果。蘇聯海軍由此在1931年接觸到了E-1潛艇圖紙,並對其產生了濃厚興趣。蘇聯海軍向IvS公司提出,希望在E-1潛艇的基礎上研製出一種新式潛艇。

德國為二戰死敵建造的潛艇,同一型號為兩潛艇大國打下基礎!

蘇聯海軍對E-1潛艇提出的改進要求是,尺寸部分放大,換裝更為強勁的發動機,換裝蘇制艦炮。

蘇聯不僅是想獲得一款最新式潛艇,更重要的是藉此培養自己的新一代潛艇設計人員。因此,蘇聯向IvS公司派駐了工程師學習潛艇設計製造技術。

德國為二戰死敵建造的潛艇,同一型號為兩潛艇大國打下基礎!

1934年3月,該型潛艇設計定型,蘇聯將其稱為Ⅸ型潛艇。蘇聯列寧格勒造船廠隨即開始建造三艘該型潛艇,三艘潛艇的編號為H-1~H-3。H是俄文Немецкой(德國)的首字母。

而在蘇軍當中,對該型潛艇的綽號是“德國女人”。從1937年後,這三艘潛艇被重新編號為C-1~C-3。蘇聯隨後又研製出兩款改進型Ⅸ型潛艇,並大批量建造。蘇聯一共建造了56艘Ⅸ型潛艇。在衛國戰爭中,Ⅸ型潛艇為蘇聯海軍立下了汗馬功勞。

德國為二戰死敵建造的潛艇,同一型號為兩潛艇大國打下基礎!

1951年,剛剛建立不久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開始派遣學員,向蘇聯海軍學習潛艇技術。1954年,蘇聯將兩艘1943年服役的Ⅸ型潛艇移交給我國。

這兩艘潛艇是人民海軍潛艇部隊草創期間最先進的兩艘遠洋潛艇。人民海軍將這兩艘潛艇編號為“新中國11號”和“新中國12號”。

特別鳴謝出處:微信公眾號“戰艦世界”

整理再創作:虎翼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