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春天有個美食約會

史鐵生在他的散文集《我與地壇》中寫過這樣一句話:“味道甚至是難於記憶的,只有你又聞到它,你才能記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蘊”。每一種食物都有它獨特的意蘊,而這全部的意蘊都是來自唯你獨有的生命體驗。


我和春天有個美食約會


尋甸鄉親們樸實無華,生長在這塊滿地玉米和秋收忙著打穀子的土地,不被飢餓的問題所困擾,日復一日,過著舒適平凡的日子。其傳統飲食歷年經歲,已臻於完善,傳承著堅貞的信仰。不論是主食還是菜餚,亦或是小吃,皆如當地人一般,味覺飽滿,品類樸實。


我和春天有個美食約會


這些豐盛而帶著鄉土之氣的美味曾在舊日時光裡穿梭蔓延,引渡了一代又一代人。如今味道更迭,或濃或淡,飲食人生依舊一場又一場,浩蕩而平凡。


炸蜂蛹


我和春天有個美食約會


愛吃蜂蛹的人,那一定是“真漢子”。在這裡,這是本地人才敢吃的特殊美味,蜂蛹還在裡面的時候,需要自己一隻一隻捉出來,大部分蜂蛹在被提出來的時候還在動著呢,好不嚇人。


怕歸怕,但不夾一筷子嚐嚐,又怎麼對得起自己呀。鄉親們愛在花生油燒熱後,放入蜂蛹。油炸之後的蜂蛹香酥美味,裡面還有豐富的蛋白質,但是蛋白質過高,可不要貪嘴。


我和春天有個美食約會


有些吃過蜂蛹的人,在回家之後,突然間對那香酥脆的蜂蛹起了相思,走街串巷,四處尋找,最後還是得回一趟尋甸,一飽口福。


桂花辣子


我和春天有個美食約會


我們這可不是放真桂花進去做,而是用藠(jiào)頭,藠頭味道可口,個大,色白,柔嫩,汁多味足,製成的東西酸甜可口,與本地辣椒拌在一起,香味濃郁,辣椒的籽白白的一朵朵、一片片雪白,酷似桂花花瓣,飄香四溢,鄉親們親切地稱呼它作“桂花辣”。


我和春天有個美食約會


這裡幾乎每家每戶都在田地上,種著辣椒,基本上這個九、十月份都是鄉民們採摘做醬的旺季。


出門採摘前媽媽叮囑:“熬製辣子醬的辣椒要選紅豔豔軟殼稍大的最好,老少皆宜,如若想吃辣,那麼選硬殼細瘦形狀的,如果不敢吃辣,那最好選短粗的燈籠辣椒最合適。”


我和春天有個美食約會


把辣椒和藠頭都拌和在一起,再一次加入鹽、料酒、冰糖、花椒等調料,這時候,辣椒香飄滿空氣,人的飢餓感也會被它拉扯成最大的食慾。


如果今天的菜有些沒味道,加些桂花辣子,再味道平平的菜也變得突然搶手了。


雲卿牛乾巴豆燜飯


我和春天有個美食約會


季節性的食材決定了飲食的季節性。春夏秋冬的飲食變換,讓人們的胃部也一起體驗四季的交替、生命的循環。


豆燜飯是一道春暖花開時的餐飯。乍暖還寒的初春,蠶豆花與豌豆花揚粉以後,鄉親們便跟著翩翩的彩蝶來到田間地頭,採摘春天的第一撥豆子。


我和春天有個美食約會


新鮮的牛肉,經過椒鹽的醃漬,再用力搓揉,擠出多餘的水分,肉質變得緊實而柔軟。然後裝入冰涼的瓦罐,醃上一個月。出缸之後,便成了牛乾巴。


這兩天的豆子是極甜的,配上牛乾巴的話,味蕾的感覺又被髮揮到了極致。


我和春天有個美食約會


要把春天燜進飯裡去。乾巴經過翻炒,裹上了一層花椒尖的清香,放入豌豆(蠶豆用水焯起,濾去澀味),炒至湯鮮味美,再蓋上米飯,燜煮至水乾,一家人就可以享受這春日獨有的美味了。


豌豆香甜,蠶豆綿軟,春天在這香甜綿軟的一日三餐裡向著深處邁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