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齡的長短真的和退休後的退休金關係很大嗎?到底有多大的影響?

絲路梧桐


工齡長短與退休後養老金多少有關係,但不是正比關係。

國家從97年開始實行個人、單位按照一定比例繳納養老保險,每人一個獨立賬戶,97年以前沒有實行繳費,國家把它定義為“視同繳費”。有些單位效益不好,沒有按照規定給你的個人賬戶裡繳夠養老金,或者沒有繳到你退休,其結果是,你個人賬戶裡的金額少,所以,你拿到手的養老金就少。


雲臺山風光


問題:工齡的長短,真的與退休後的退休金關係很大嗎,到底有多大影響?


答案:工齡,對計發退休費、養老金關係重大!

一、工齡與退休費

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施前,退休發給退休費,退休費是以退休前最後一個月工資額為基數,依照工齡計算百分比計發退休費的;工齡在計發退休費時,與工資額同為兩個決定退休費高低的重要因素:

工齡35年以上的90%; 30年以上的85%; 20年以上的80%; 10年以上的7O%; 不足10年的50%計發。

二、工齡與養老金

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施後,退休領取養老金,工齡就是實際繳費年限,繳費年限(工齡)與當地社平工資、繳費額等同為決定養老金高低的重要因素,繳費年限(工齡)也是計發養老金的一個重要因素,繳費年限(工齡)的長短,與計發養老金的高低有密切關係;一般情況下,繳費年限(工齡)越長,養老金就會高一些。

實行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後的工齡=繳費年限。

(一)繳費年限(工齡)

養老金的高低,主要決定因素為當地社平工資、繳費年限(工齡)、繳費額度等;繳費年限(工齡),為計發養老金的主要決定因素之一。



(二)視同繳費年限(工齡)

在實行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前的工齡,稱為視同繳費年限;而視同繳費年限在計發養老金時,同實際繳費年限一樣起作用;所以,在這個意義上說,視同繳費年限(工齡)對計發養老金也是起很大作用的!

實行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前的工齡=視同繳費年限。

★也就是說,實行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前的工齡,實際上可以增加視同繳費年限,從而增加養老金。


三、為你提供養老金計發計算公式,就可以理解了。

祝老有所養,安渡晚年!


z山海


關係非常大啊。

其實我們的社保制度是在1997年進行了改革的。在1997年之前,很多人並沒有交納社保,但是這些人現在開始陸續退休,領取養老金了,既然以前沒交過如何計算呢,這個時候就開始考量工齡了。

前面的工齡期間雖然沒有交納社保,在計算的時候是要計算的,也就是視同交費。

按照現在的社保政策,養老金分為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上年度社平工資+個人指數化公司)/2*1%*交費年期(工齡)

所以說,工齡決定了你每年領取的一個百分數,工齡越長,領取的養老金越多,而且在1997年之前參加公司的由於其交費比較少。

個人賬戶沒有多少錢,所以現在正在享受一個叫做“過度性養老金”的政策,補償社保養老金領取不足。

工齡越長,領取的基礎養老金越多,未來的養老生活越有保障,就這麼簡單。

見過很多人個人購買社保,說是交完15年就不再交的,其實從政策的角度講是行不通的,另一方面就是未來領取的時候肯定是會少很多的。

思考一下,一個工齡(交費)35年的人和一個工齡(交費)15年的人,未來領取養老金的時候,差距至少是20%,您說影響大不大?


老炮說財經


很多人不明白,工齡的長短還跟退休金有關係嗎?明明退休以後大家都是退休職工了,為什麼不能拿差不多的養老金待遇呢?

工齡的長短和養老金的關係

2005年國家進行了養老金計發辦法改革,重點完善了養老金的計算方式。現行的養老金計算公式是全國統一的,只要我們社保繳費,都會增加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只有在1997年之前,各地陸續實行統賬結合養老方式之前的繳費時間,才有過渡性養老金髮放。

(1)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等於退休時上年度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這種情況下明顯基礎養老金的高低跟繳費年限成正比。基礎養老金如果我們始終按照社平繳費基數繳費,那麼平均繳費指數就是1,如果繳費15年基礎養老金待遇是15%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如果繳費30年基礎養老金則是30%的社平工資。

(2)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公式:等於退休時個人賬戶的餘額÷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如果是相同的退休年齡計發月數必然相同。比如50歲是195個月,60歲是139個月,55歲是170個月。這樣影響個人賬戶高低的因素就是個人賬戶餘額。

個人賬戶裡的錢數每月按照繳費基數的8%劃入,不過劃入以後每年並不是根據工資增長率增長,而是國家統一公佈的個人賬戶記賬利息記息。過去的記賬利息比較低,有的是按照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計息。從2016年開始,養老金個人賬戶記賬利率有國家統一公佈,2016年是8.31%,近年來一直維持在7%~8%之間。不過工資增長率近年來卻一直維持在8%~10%以上的增長速度。所以,個人賬戶繳納的錢數會相對於社會平均工資不斷貶值。因此,較早年代的個人賬戶繳費餘額,計發的個人賬戶養老金就低;最近幾年繳納的個人賬戶餘額,計發的個人賬戶養老金就高。

過去的養老金計算公式

實際上以前的養老金差距確實比較小,頗具有計劃經濟時代大鍋飯的思維。比如1997年前後的養老金計算方法。基礎養老金是繳費15年以上都領取20%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不管是30年還是40年。個人賬戶養老金,記入比例實際上不是按照8%記入的過去,而是11%。我們個人繳費也少,一般繳費比例只有3%~4%,剩餘部分都是企業繳納的統籌養老金劃入的。

個人賬戶養老金當時的記賬利率只有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相對於90年代社會平均工資10%~20%的增長速度,貶值速度可不是一般的快。這樣個人賬戶養老金的積蓄就可以忽略不計。

這樣的養老金計算方法,說實話極大削弱了大家繳費的積極性,大家都指望退休時的20%社會平均工資了。不過國家也出臺了一定的限制措施,比如如果退休前有養老金的中斷繳費年限,使用的社會平均工資會往前推。

養老金的增漲

2005年國家出臺養老金計算辦法以後,同時制定了國家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調整機制。國家將根據工資增長和物價增長情況,對退休人員進行基本養老金調整。

近年來的養老金調整方式主要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適當傾斜三種方式進行。定額調整是所有退休人員都增加相同的錢數,也就是公平調整的部分。掛鉤調整分為兩部分,分別跟繳費年限掛鉤和養老金水平掛鉤。傾斜調整主要對高齡退休人員和艱苦偏遠地區退休人員進行養老金調整。

如果看具體調整金額的話,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越高增加的錢數會越多。但是增加的比例,卻由於存在定額調整,一般會照顧養老金水平較低的人員。隨著退休年限的推移,大家的養老金水平差距將會逐步縮小。

所以說,工齡對養老金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可是具體的影響還是非常複雜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暖心人社


毋庸置疑,工齡的長短對於退休後養老金肯定是有影響的。

不管是機關事業單位的職工還是企業單位的職工,他們的養老金高低都是和工齡息息相關的。

對於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在養老保險改革之前,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工資的一定比例計發,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可以看出,每5年的工齡一個檔次,每個檔次的退休費差5%,工齡對於退休費的影響是直接明瞭的!


而對於企業人員,養老金的計算更加複雜一些。基本養老金是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構成的。

其中基礎養老金是以參保人員退休時本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也就是說,如果本人的繳費工資一直都是和上年度平均工資相同,那麼每增加一年的工齡,養老金就能提高平均工資的1%的比例。

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算方式是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因為個人每個月繳費的養老保險都是存入個人賬戶的,繳費年限每增加一年,那麼個人賬戶的儲存額就增加一些,這個對於養老金的影響大小主要還是看個人繳費的高低。

總體上來說,工齡對於養老金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這也是符合我國養老金“長繳多得”的政策的,所以想要退休以後的養老金更高,那麼繳費時間長也是必須的!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用簡單的回答讓您瞭解機關單位和國企的各種知識!歡迎關注我,如果有不同意見,請下方評論留言探討!

流雷電


工齡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權重應該在60%以上!看看下面的計算辦法你就明白了,公式裡凡是帶年限兩個字的,就是跟工齡有關係的地方。

職工退休養老金由四部分組成:

1、月基礎養老金=(職工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月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3、月過渡性養老金=職工本人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職工本人平均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1.4%;

4、月調節金2006年按130元發給,以後每年遞減13元。(自2016年起遞減為0元,不再發放)

(注:職工個人的統籌養老金髮放標準,主要依據職工個人繳費年限和歷年繳費水平核算)

以上是陝西省的計算辦法,各省差異非常小。


人社寶


職場導讀認為:會有影響,因為工齡的長短會影響退休人員養老金的“繳費年限”“個人賬戶養老金村額”“計發月數”幾大因素。其中繳費年限長短和個人賬戶的多少,都是影響養老金領取多少的關鍵數據。但只算工齡的長短,是沒有辦法計算養老金的多少的。不過要是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況下,工齡越長,領取的養老金也將越多!

退休人員養老金計算公式

影響退休人員養老金高低的因素有6個:

1.退休時所在地上年度的社平工資

2.繳費年限(累計年限)

3.繳費基數

4.繳費金額

5.個人賬戶儲存額

6.與退休年齡相關的計發月數(50歲195個月、55歲170個月、60歲139個月)

人賬戶儲存額受繳費基數高低而呈正相關式增減;計發月數只跟法定退休年齡有關,而且不受影響,所以應為定數。所以個人賬戶儲存額和計發月數這兩個因素,都不能成為影響養老金多少的直接因素。最直接影響養老金的因素是: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和退休上一年度月均社平工資。

舉個例子

假設工齡與社保的繳費年限相同,其餘與養老金有關的參數都一樣的情況下,繳費年限越長的,核算出來的養老金必然是越多。

老王和老張分別是繳納15年、20年,二者的繳費基數均是按當地社平的100%。
假設目前社平工資為6000元,不考慮個人賬戶利息及每年社平工資漲幅情況,二者的退休工資差多少呢?
老王=【6000×2÷2×15×1%】+(6000×8%×12×15÷139)=1522元/月
老張=【6000×2÷2×20×1%】+(6000×8%×12×20÷139)=2029元/月
老張多繳了5年,核算出來的初始養老金比老王每個月要多領507元,一年下來要多領6084元。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負擔

企業按本企業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的20%繳納(部分省市略有調整),職工個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的8%繳納。

城鎮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按20%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全部由自己負擔。

職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1.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已辦理退休手續

2.所在單位和個人依法參加養老保險並履行了養老保險繳費義務

3.個人繳費至少滿15年(過渡期內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

如何能多領養老金

1.隨著各省市平均工資每年增加,養老金也能跟著漲

2.本人繳費年限越長,領取的養老金越多

3.個人賬戶儲存額繳費金額越多,養老金越多

寫在最後的話

影響養老金多少的因素有很多,工齡能影響的繳費年限、計發月數、個人賬戶養老金。繳費年限長的,不但初始養老金高,退休後的養老金調整上也是佔優勢,調的更多,二者的差距也會越拉越大。

交社保領取養老金的原則是養老保險繳費基數越高,養老保險繳費基數越長,退休前一年月均社平工資越高,領到的養老金越高。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職場導讀


工齡的長短真的和退休後的退休金關係很大嗎?到底有多大的影響?

工齡的長短和退休後的養老金關係很大,直接影響到退休後養老金的多少,工齡越長,養老金越多,反之越少。

工齡的長短,標誌著一個職工參加工作時間的長短,也反映了職工對社會和單位貢獻的大小,同時也反映出一個職工掌握知識、經驗、技術熟練程度的高低。

一、在國家未實行養老金統籌繳費政策之前,是按照國務院關於職工退休、退職暫行方法執行的。退休人員是按照參加工作的工齡計算養老金的。

退休時工齡滿40年,按90%發放。工齡滿35年,按照85發放。工齡滿30年,按照75%發放。另外各省市根據工鈴實際情況加發了百分比,最多能拿到95%。

二、《社會保險法》實施後,退休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算方法不再按照工齡計算,而是按照社會保險統籌繳費年限計算,是把未實施繳費的工齡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把工齡分兩段時間計算,其實還是參加工作的實際工齡。

實際上實施社保後,工齡的得來,是由繳納養老保險的年限確定,繳費年限越多,你的工齡就越長,得到的退休金就越高。

三、工齡的重要性不只體現在退休後養老金的多少,而且還體現在工作中的每個階段。工作中的晉級,升職都離不開工齡。比如醫院的主治醫師晉升副主任醫師,需要在本崗位連續工作3年或累計5年(工齡)以上,才有資格評審。

再比如,公務員從科員晉升副主任科員,必須滿足在科員崗位上工作12年(工齡),級別達到25級以上。工作中也處處可以體現到工齡的重要性。

由此可見,不管是在工作崗位上,還是退休後,工齡的長短都會影響到個人的收入。





龍泉居士abc


很多員工都以為,“自己工作年限長,退休養老金肯定很高”。其實,工作年限不是與所有人的退休金都有關係的,這與國家養老保險政策有很大關係。

如果是正常參保的話,部分70後和全部的80後、90後員工退休金多少與個人的工作年限是沒有關係。這部分年輕人的退休金與個人的養老保險繳費年限、繳費基數和個人賬戶上錢有關係。

只有50後、60後以及部分70後的員工退休金與工齡有關係。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什麼是工齡?

工齡其實是職工以工資收入為全部或主要生活來源的工作時間。工齡有兩種,可以分為累計工齡和連續工齡。不同的工齡關係到員工不同的福利待遇。

01 累計工齡

累計工齡也稱社會工齡,指職工累計從事生產、工作總的工作時間,是可以中斷的。簡單說就是人們這一輩子的工作時間。

累計工齡與50後、60後以及部分70後員工的退休金有很大關係。但是與80後、90後的退休金沒有任何必然聯繫。另外,累計工齡還與帶薪年休假、醫療期的長短等有關係。

02 連續工齡

連續工齡,既可以包含在同一家企業工作的工齡,也包含前後兩個工作單位可以合併計算的工作時間,中間不能中斷。

連續工齡主要與員工帶薪年休假,以及公司需要支付的相關經濟補償金,公司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的形式等有關。

累計工齡關係部分員工的退休金

不是任何人工齡都與退休金有關。判斷工齡與養老金是否有關係,主要看當地實施養老保險的時間。

當前正在執行的養老保險退休政策,是在1983年到1996年期間,全國範圍內分批次推廣實施的。全國範圍內,最早的省市是在1983年開始,最晚的省份也在1996年完成。這一次的調整完成後,形成了當前的養老保險政策,再沒有進行大的調整變動。

在實施養老保險政策之前的工齡是可以視同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實施養老保險政策之後的工齡,要有實際的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才行。

50後、60後和部分70後員工

退休金與工齡有關係

一般情況下,少部分70後以及全部50後、60後,在養老保險政策調整後參加的養老保險,那麼採用繳費年限和繳費個人賬戶核算養老金。

在養老保險政策調整前的工作年限可作為養老保險的視同繳費年限。一年的工齡對應的是一年的視同繳費年限。對這部分人來說,工齡相當重要,實施養老保險制度前的工齡為視同繳費年限。

這部分人個人累計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越長的,核算出來的養老金金額也就越高。退休後的,養老金掛鉤調整部分金額也是越高。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工齡關係員工的公司福利待遇

員工這一輩子的工作年限,還與很多其他福利待遇關係很大。比如帶薪年休假、醫療期等。而員工在一家企業的工作年限,與勞動合同簽訂的形式、經濟補償金等有關係。

帶薪年休假

根據《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規定:職工連續工作滿12個月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年休假天數根據職工累計工作時間確定。

員工享受年休假的前置條件就是要在企業連續工作滿一年(連續工齡)。但之後能享受多少天的年休假則跟累計工齡有關。


掌門人傳奇


工齡≠繳費年限,和退休金並沒有太大關係,只有極少數人的工齡,與退休金高低有關。

什麼是工齡

工齡其實是職工以工資收入為全部或主要生活來源的工作時間。工齡有三種,可以分為累計工齡、連續工齡和本企業工齡。不同的工齡關係到員工不同的福利待遇。

1、累計工齡:也稱社會工齡,指職工從事生產、工作總的工作時間,是可以中斷的。簡單的說就是人們這一輩子的工作時間。

2、連續工齡:既可以包含在同一家企業工作的工齡,也可以包含前後兩個工作單位可以合併計算的工作時間,中間不能中斷。

3、本企業工齡:是指在同一家企業工作的工齡。

工齡長短會影響你的假期嗎?會和工資增長掛鉤嗎?

部分人的工齡影響“視同繳費年限”

根據1997年頒佈的勞辦發〔1997〕116號文件的附件2第17條:視同繳費年限,指參保職工建立個人帳戶之前的按國家有關規定計算的連續工作年限。

1998年以前的國企職工、軍人等,這部分人的情況比較特殊,他們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包括實際繳費年限與視同繳費年限兩個部分。

他們在國家養老保險制度實施以前,有工作單位,但是個人沒有繳費,這部分的工齡可以計算為視同繳費年限。

視同繳費年限這段時間計算出來的養老金叫做“過渡性養老金”。這部分人的退休養老金比一般人多一部分,計算公式如下:

過渡養老金=全省上年平均工資*(1+養老金指數)÷2×(96年以前工齡)×1.3%

退休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因為養老保險制度各地開始的時間各不相同,最早1992年開始有養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最晚可以到1998年。由於各地實施的時間不一樣,導致視同繳費年限轉移時產生了混亂,直到16年才正式出臺文件規定結合檔案和轉出地的年限計算。

大家好,我是很想紅的保叔,更多社保問題私信找保叔諮詢,保叔免費給大家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