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意大利優先治療年輕者而放棄對老年患者的治療,大家怎麼看?

溜溜的小飛魚


不知是否屬實,但比英國達爾文式政策還是強多了!在資源緊張的情況下救年輕人更有價值意義!


笑看人生169573736


首先確定這是一條未經證實的謠傳而已,是美國和英國媒體的揣測性報道。事實情況是,在面對日異嚴峻的疫情形勢面前,意大利的醫療機構和重症室都達到了飽和狀態,和我們武漢初始時情況一樣,都有大量傳染者因為床位緊張無法及時收治。

針對此種局面,意大利醫學專家建議採取“災難醫學”模式,抑或是“戰爭模式”,這些模式的指導思想就是,不是按先來後到的就診順序收治,而是按照病情的輕重緩急,以及病人自身的免疫抵抗力,也就是說,患者的年齡、感染的嚴重程度、病人免疫力、康復可能性等都會成為參考標準,它是一個綜合的評判標準,而不僅僅指年輕人。

意大利專家提出這個建議之後,並沒有沒當局採取,而且這個建議也遭到了社會的批評,畢竟“生命無價,人人平等”是絕對共識,醫者眼裡只有病人,沒有其它任何附加條件。再者說,如果取捨,如何評定誰更適合優先治療,這個標準也很難把握,所以執行起來也困難。

實際上,在緊張的醫療條件面前,本著好鋼用在刀刃上,發揮醫療最大的有效功能的原則,真就是有選擇性的治療,我認為也不是不可以理解。


元芳有看法


意大利這種做法,是在醫療條件緊缺情況下的無奈之舉。棄老保少,這是對社會負責。我是個近八十的老年人,感謝中國共產黨建立的社會主義制度,在這次疫情搶救中,無老少之分,無性別之分無藉貫之分,一律免費治療搶救。這要感謝中國共產黨。我們生活在這樣的社會主義國家裡,感到無比幸福和自豪。


元爺O


這正說明這次疫情的廣泛性與嚴重性。還記得泰坦尼克號吧,沉沒之際,都是讓老人孩子和婦女上了救援船。這樣顯示出尊老愛幼又紳士。但是終究是因為船上的人有限,誰死誰活不會對一個國家與地區產生嚴重後果,但這次疫情卻不一樣,它可能癱瘓一座城市也可能毀掉一個國家,然而老人與年輕人相比,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還是有差別的,自然有取捨。但我這只是個人觀點。反觀中國,不會放棄任何一位國民。

意大利加油。


一醫以義


又是一個兩選一問題,"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你的能力只能救一個,你救誰先?",意大利選救年輕的。原因是價值準則。如果特朗普會先救老人,因他以為新冠肺炎一般會自愈,年輕人有抵抗力會自愈,不用醫,不要緊,而老年人體弱難抗毒自愈。而中國人講義,不管什麼年紀都千萬百計去救,不選擇。


曾建強11


資源有限的條件下,優先照顧小輩,甚至弱者,這就是普遍的共同的人性原則,保護弱者是強者當仁不讓的義務。保護小輩,後人,是延續種族的一致願望。洪水中,父母把子女託舉出水面,地震時,母親把子女緊緊摟抱懷裡,饑荒時期,老把食物讓給孩子吃,卻謊稱吃過了;輪船即將沉沒,優先讓婦女兒童先走…生死攸關的時刻,老輩,長輩,男人,去爭奪生存的機會,生活的資源,是極端自私自利的惡行,人所不齒,人所憤恨;人性的光輝明亮絢麗,照耀著前進的道路。


青山不掩


據今日(13號)數據顯示,意大利新增3497新冠肺炎病歷,累計確診21157例,累計死亡1441例。

意大利疫大暴發,

資源短缺應不暇。

保健系統達極限,

捉襟見肘物匱乏。

學生即換白大褂,

醫患感染多交叉。

先救年青屬無奈?

人權工具甭用啦!

注:學生:在校醫學應屆畢業生。



銀河流嵐


危急時刻,斷臂求生,意大利此時是極度痛苦絕望的,為了保住年輕一代、保住國家民族前途和利益,在醫療資源嚴重短缺、各項準備嚴重不足時,只能放棄搶救年老體弱、病情危重者,無可厚非,值得同情和幫助。

在此危難巨痛之時,意大利平日的酒肉朋友都躲在一邊了,唯有中國不計前嫌伸手援救,是有恩必報,也是俠肝義膽大國風範,希望意大利能從此徹底清醒,友好對待中國;否則,就真是個無可救藥的國家民族了。


高度與深度


贊成!有的國家優先搶救百歲老人,不惜犧牲許多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救過來的的老人在家不到一月就死了,耽誤了許多年輕的生命


舉杯邀明月7318


因為意大利國家遇到了這種災難,他是沒有辦法的。他只是一個六千萬人的一箇中等國家。他本國的醫療資源也不允許他去救那麼多的老年人。他現在的醫療資源如果能把年紀輕一點的人給救過來,就算是萬幸的了。這也應該說是遵循了自然法則吧。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可以沒有老年人。但決不能沒有年輕的一代。如果沒有年輕的一代,你這個國家你這個民族就等於滅亡了。啊,湖北省在中國來說也只能算是一箇中等的省份。最多也不過是中國的1/30。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家。完全有能力將湖北省的所有新冠疫情病者給予全部的治療。這是由中國的國情所決定的。不能光從道德的層面去評判意大利人。你就是有這個心,你沒有這個能力也是不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