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學-質量管理體系-要求(40)

前兩天,分享了《外部供方控制的總則》和《外部供方的類型和程度》。今天分享的內容為《提供給外部供方的信息》,並且對外部提供的過程、產品和服務的控制進行總結。

標準內容

標準《質量管理體系-要求 GB/T 19001-2016》條款8.4.3 提供給外部供方的信息內容為“ 組織應確保與外部供方溝通之前所確定的要求是充分的和適宜的。組織與外部供方溝通以下要求:a)需提供的過程、產品和服務;b)對下列內容的批准:1)產品和服務;2)方法、過程和設備;3)產品和服務的放行;c) 能力,包括所要求的人員資格;d) 外部供方與組織的互動;e) 組織使用的對外部供方績效的控制和監視;f)組織公司或其顧客擬在外部供方現場實施的驗證或確認活動。”

標準解讀

組織應確保與外部供方溝通之前所確定的要求是充分的和適宜的。本條旨在確保組織向外部供方明確溝通對外部提供的過程、服務或產品所需的要求和控制,以避免對組織的運行或顧客滿意產生負面影響。同時,組織應確保其要求完整、明確,並對可能引起模糊或混淆之處做出說明,組織和外部供方應就所要求的內容達成一致。

組織與外部供方溝通以下要求:a)需提供的過程、產品和服務;b)對下列內容的批准:1)產品和服務;2)方法、過程和設備;3)產品和服務的放行;c) 能力,包括所要求的人員資格;d) 外部供方與組織的互動;e) 組織使用的對外部供方績效的控制和監視;f)組織公司或其顧客擬在外部供方現場實施的驗證或確認活動。本條旨在明確組織與外部供方溝通的內容。

a)需提供的過程、產品和服務。本條旨在組織和外部供方溝通外部供方需要對組織提供什麼過程、什麼產品和服務,即提供的內容。

b)對下列內容的批准:1)產品和服務;2)方法、過程和設備;3)產品和服務的放行。本條旨在組織和外部供方溝通外部供方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批准;外部供方所提供的的方法、過程和設備的批准;外部供方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放行的批准。也就是確定相關協議和標準。

c) 能力,包括所要求的人員資格。本條旨在組織和外部供方溝通外部供方的能力,這種能力包括外部供方人員的能力。人員能力見《質量管理體系 要求》條款7.2能力的要求,這裡特別強調的是採購人員和外部供方人員的能力。

d) 外部供方與組織的互動。本條旨在組織和外部供方溝通外部供方與組織的互動。這種互動既包括相關法律法規變更、標準變更、工藝變更等。

e) 組織使用的對外部供方績效的控制和監視。本條旨在組織和外部供方溝通組織使用的對外部供方績效的控制和監視。每個組織都會對外部供方績效進行控制和監視。根據風險不同,控制和監視方法有所不同,有的採取正常控制和監視、有的採取加嚴控制和監視,這些都需要相互溝通。

f)組織或其顧客擬在外部供方現場實施的驗證或確認活動。本條旨在組織和外部供方溝通組織或其顧客擬在外部供方現場實施的驗證或確認活動,即組織或其顧客在外部供方現場實施的現場審計,或者現場測試等活動。

總結

通過《外部供方控制的總則》、《外部供方的類型和程度》和《提供給外部供方的信息》,對《質量管理體系 要求》條款8.4外部提供的過程、產品和服務的控制進行分享。

首先,組織應策劃其對外部供方的管理體系,見下圖。

跟我學-質量管理體系-要求(40)

其次,組織應策劃供方評價和選擇的內容,見下圖。

跟我學-質量管理體系-要求(40)


再次,組織按照風險大小,確定外部供方的控制類型和程度,並確定驗證和確認內容。

跟我學-質量管理體系-要求(40)

最後,組織確定提供給外部供方的信息。

跟我學-質量管理體系-要求(40)

每個組織都會有自己的一套供應商管理文件。一般來講,都會有《合格供應商名單》;每種物料採購合同(協議)和標準;《控制計劃》(小型企業可能會沒有);供應商選擇和評價文件;供應商審計計劃、審計方案、審計報告等記錄;外部供方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確認和驗證記錄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