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原來有這麼多古橋,出了兩個“大石橋”你都去過嗎?

中國是橋的故鄉,自古就有"橋的國度"之稱。幾千年來,勤勞智慧的中國人修建了數以萬計奇巧壯麗的橋樑,這些橋樑橫跨在山水之間,不僅促進了流通,又裝點了壯闊河山,成為中國古代文明的標誌之一。“水從碧玉環中過,人從蒼龍背上行”,遊覽祖國的名勝,也許你醉情於名樓古剎,也許你忘返於名山大川,但別忘了中國古橋的雋美。那橫跨在青山綠水間儀態萬方的橋,常常把人帶進一個詩情畫意的美的境界。

石家莊這座城市成立歷史雖短,但是歷史上在這片土地上不乏有能人異士修建的各種石橋,在經歷了千百年歲月的侵蝕後依然能屹立不倒。接下來就跟隨我們的腳步來欣賞下這些古橋。

趙州橋(安濟橋)

石家莊原來有這麼多古橋,出了兩個“大石橋”你都去過嗎?

在河北要說起古橋,名氣非趙州橋莫屬,因為這座橋早已納入小學課本。安濟橋(又名趙州橋)“安濟”是宋哲宗的賜名,意為安渡濟民。提到趙州橋可以說是老幼皆知。該橋位於石家莊市趙縣洨河上,建於隋代(595年—605年),由當時著名工匠李春設計建造。趙州橋長64米、寬9米,是世界上建造最早,跨徑最大的單孔敞肩型石拱橋,堪稱世界橋樑史上的傑作。1991年,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將趙州橋選為“國際土木工程歷史古蹟”。2013年,趙州橋與美國羅斯曼廊橋(在美國艾奧瓦州麥迪遜郡,美國暢銷小說《廊橋遺夢》及同名影片的故事就發生於此)結為了“姊妹橋”。

永通橋

石家莊原來有這麼多古橋,出了兩個“大石橋”你都去過嗎?

趙縣永通橋永通橋又名小石橋,位於河北省趙縣城西門外清水河上,建於唐代宗永泰(公元765年),金、明、清以來曾多次維修,是一座帶腹拱單孔並列券敞肩式石橋,橋長32米,寬6.34米。橋欄板雕刻一為兩端雕斗子蜀柱,中間用鴕峰託鬥,華板通長無格,上有優美浮雕;一為荷葉墩代斗子蜀柱,華板分兩格。在各小券的撞券上都有河神浮雕,北面東端小券墩上雕飛馬,西端券面雕魚,形象生動,內容豐富。從現存實物看,應為唐、明、清不同時代的作品。永通橋為單跨敞肩拱,全橋由21道縱向並列的拱券石構成,跨度長約26米,弧矢約5.2米,橋寬約6.3米,大拱肩上設有四個敞肩拱券。橋上有22根正方形的望柱,橋身及欄板有優美的浮雕如河神、飛馬、游魚等,形象十分生動,大多是明正德二年(1507年)的遺物。由於永通橋十分精美,歷代文人題刻很多。

蒼巖山橋樓殿

石家莊原來有這麼多古橋,出了兩個“大石橋”你都去過嗎?

架在兩山之間的橋——石家莊蒼巖山橋樓殿坐落在石家莊市井陘縣蒼巖山景區。該建築物是橋(長15米、寬9米),也是殿(橋上建有廟殿),因此得名“橋樓殿”。橋樓殿為二層重簷樓閣式建築,金色琉璃瓦頂和硃紅色殿柱映在藍天綠峰中,各顯輝煌,它飛跨兩座絕壁之間,橫架百米深澗之上,飄然欲飛,勢若長虹。當遊人置身橋上憑欄遠眺,即可體驗空中樓閣、若神若仙的感覺。清幽的山澗架立如此精彩的建築,無法不讓人感嘆建築者的手筆之獨特。傳說當年隋煬帝之女南陽公主就在該橋附近的寺院出家為尼。由於該橋獨具特色且周邊景色宜人,因此常年遊人不絕。

石家莊原來有這麼多古橋,出了兩個“大石橋”你都去過嗎?

橋樓殿是我國三大懸空寺之一(第一是山西恆山的懸空寺,第二是青海北山的北禪寺)。殿內有佛、菩薩、十八羅漢像及壁畫。古人讚美這一壯觀景象:“千丈虹橋望入微,天光雲彩共樓飛。”據考證,此橋為隋時所建,先於趙州橋。相傳當年魯班將柴草垛滿山澗,搭起橋拱,當地稱“柴牛”,一夜修了一座二十二道拱旋的天橋。隨即火燒“柴牛”,灰落橋出。魯班有了這般先見,便領聖旨,胸有成竹地去趙州府修趙州橋了。由李安執導、曾摘得第73屆奧斯卡獎4項大獎的影片《臥虎藏龍》的部分場景就是在此拍攝的。

昇仙橋

石家莊原來有這麼多古橋,出了兩個“大石橋”你都去過嗎?

行唐縣昇仙橋坐落在舊縣城西門外護城河上,始建於唐代。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重修,是一座並列砌築的單孔弧敞肩石拱橋。長15.3米,寬6米,橋面到河底高4.7米,主拱劵用20道單劵並列砌築,現存跨徑11.3米,中間高2.7米。主拱兩端各負小劵,用8道單劵砌築,跨徑2.45米,拱矢0.5米。大劵和小劵的劵臉右石上均有雕刻。昇仙橋與趙州安濟橋、永通橋結構基本相似,被譽為安濟橋的姊妹橋。現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

永濟橋

石家莊原來有這麼多古橋,出了兩個“大石橋”你都去過嗎?

深澤永濟橋位於河北省深澤縣城西4公里處的趙八村西北口,南北橫跨磁水。該橋為全石結構,橋長70米,寬6.3米,高6.86米,分五個拱券。,這座石橋建於明代末年,南北橫跨磁河,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這座古石橋的長度達到了70米,寬度有6米多,橋高度有6.86米,和雕琢精美、造型獨特的石家莊趙縣安濟橋、行唐縣昇仙橋不同,這座石橋古樸簡潔。橋身沒有太多花哨的雕刻,五個拱券也非常樸實。現在橋身路面上的石塊已經被磨的光亮,足見石橋的悠久歷史。在古代,這座石橋是方便兩岸百姓通行的一處交通要道。

通濟橋

石家莊原來有這麼多古橋,出了兩個“大石橋”你都去過嗎?

在井陘縣天長鎮石橋頭村,有一座通濟橋,歷經千年風雨,如今依然是村民進出村落的主要道路。史料記載,此橋原名“天威軍石橋”,始建於宋元豐六年,2001年被列入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研究古代橋樑建築藝術和歷史,罕見的實物資料,素有“井陘趙州橋”之稱,石橋頭村也以此成名。


通濟橋,宋元豐六年開建,宋元豐八年完工(1083年—1085年),由遼陽的石匠張安主持建造,與趙州橋相仿,為敞肩獨拱石橋,拱券縱向並列砌築。原名“天威軍石橋”,後改稱通濟橋。橋長24.3米,橋寬5.3米,跨徑10米,矢高3米,橋體用青石砌築,橋面由青石板鋪設,為三孔石橋。石橋橫跨在山澗上,橋頭兩側有一對威嚴的石獅怒目相向,鎮守著石橋。

“相傳東漢時就有此村,原名古辛莊,唐代因村中建一小石橋而改名為石橋莊。據村中東嶽廟內宋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大宋成德軍天威軍石橋記”石碑記載,因石橋正修在村頭,改村名為石橋頭。”村村子是因石橋而得名的,在修橋年代上,橋頭南側石碑上石橋修於公元1083年的說法更準確。

逸仙橋


石家莊原來有這麼多古橋,出了兩個“大石橋”你都去過嗎?

井陘天長鎮的大石橋又叫逸仙橋,橋西端接東關東大街,橋東端與河東村邊的307國道成丁字交接。它是城關一帶連接綿河兩岸的重要橋樑通道,也是井陘境內現存規模最大的古代橋樑建築。據說,當年與北京盧溝橋齊名。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由井陘知縣徐時得倡導撥銀與縣中士紳捐銀修建橋樑,歷時數年始成。

石家莊原來有這麼多古橋,出了兩個“大石橋”你都去過嗎?


石家莊原來有這麼多古橋,出了兩個“大石橋”你都去過嗎?

建成的橋樑為連拱形式,全部用青石砌成,因此稱“大石橋”。大石橋全長109米,寬6米,高8米,共11孔,橋東西端各置有一對高5尺的石雕獅子。橋兩側為高三尺的青石欄板和石望柱。石望柱頂端分別鐫刻有獅、猴、鷹等動物形象的石雕。這些石雕造型生動,神態各異。或幼獅爬在母獅肩頭上戲耍玩鬧,或雄獅昂首怒視遠方,或獼猴靜坐若有所思,或蒼鷹飛落捕捉白兔……雕刻風格或粗獷或細膩,形象逼真,是清代雕刻的藝術珍品。

永安橋


石家莊原來有這麼多古橋,出了兩個“大石橋”你都去過嗎?

永安橋位於石家莊於底村,是一座明代石橋,也是石家莊市唯一一座古代石橋,現在為省保單位。永安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公元1573-1619年,橋面長20米,寬4.5米,橋體為青石砌券,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本來橋面長20米,橋高7米,後來因為太平河淤塞,河道修成了今天的永安路,所以石橋大部分被埋在地下。

廣濟橋


石家莊原來有這麼多古橋,出了兩個“大石橋”你都去過嗎?

石家莊正定廣濟古橋,一座在地面之下的橋,橋,一般都高於周邊地面,但正定的這座橋卻是“另類”——在地面之下。 廣濟古橋是2014年2月正定南關村整體改造時偶然發掘出土的,於2017年保護修繕後進行展示。由於古橋低於現在的地坪,於是建設了這座下陷式廣場,既不影響行人步行通過,又增加了一處天然的演藝場所。
據瞭解,廣濟橋建於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曆史。古橋呈南北走向,長約25米,寬約6米,高約3米。橋面以大塊青石砌成,各青石間相互緊抱。橋下有三個半圓形拱洞,中間稍大,兩側偏小。在拱洞上方還刻有古石獸首,惟妙惟肖,古橋的年代感、歷史感盡情彰顯。

石家莊大石橋


石家莊原來有這麼多古橋,出了兩個“大石橋”你都去過嗎?

石家莊大石橋位於石家莊市中心,大橋路與公里街交口東北側,石家莊解放紀念碑之北。大石橋建於1907年,全長150米,高7米,寬10米,共23孔;橋身全系石灰岩砌成,坡面平緩;橋頭兩側各有石獅雕塑二尊。903年比利時承包的京漢鐵路(現京廣鐵路)通過石家莊。

有趣的是,在石家莊境內的兩座有著看上百年曆史的橋,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大石橋
井陘縣的大石橋:位於井陘縣天長鎮北關。(也叫逸仙橋)
石家莊市的大石橋:位於石家莊市區內。
這兩座石橋至今保存完好,希望友友們實地考察。兩座石橋有著一個共同的名字,但作用有著不同點:井陘縣的大石橋橫跨於綿河上,改善了人們渡河來往的交通條件。
石家莊的大石橋橫跨於老石太鐵路線(舊稱正太鐵路)上,確保了人們跨越鐵路時的安全。

乏驢嶺鐵橋


石家莊原來有這麼多古橋,出了兩個“大石橋”你都去過嗎?

乏驢嶺是河北省井陘西部的一個小山村,相傳因張果老騎驢睏乏於此而得名。在村口的綿河上橫亙著一座百年鐵橋,由法國人於1905年設計建造,橋高7.5米,寬5.5米,橋面至谷底30米,當年正太鐵路的窄軌小火車就是通過此橋跨過綿河。正太鐵路連通了山西和河北,使晉煤得以外運。建國後隨著正太線雙線標準軌道的修建,乏驢嶺鐵橋也失去了鐵路橋的作用,後來有關部門曾打算拆除此橋,但因為它是乏驢嶺村民進出村的必經通道而被保留了下來。


石家莊原來有這麼多古橋,出了兩個“大石橋”你都去過嗎?

關於這座鐵橋,沒有查到承建商法國DAYDE&PILLE公司的有關資料,好在學過機械製造,也去過巴黎鐵塔,算是對巴黎鐵塔的原始構件和防護措施做過實地考察,所以,對於法國人留在荒山中的鐵橋格外留意,感覺也是彌足珍貴。

莊漂一族,專注挖掘石家莊文化,讓你更加了解石家莊。如果喜歡這篇文章的話,歡迎點贊、評論+關注,您的鼓勵是我們創作的最大動力源泉!謝謝閱讀,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