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飛的“模範爸爸”——鴯鶓

不會飛的“模範爸爸”——鴯鶓

有這樣一種鳥: 個頭大、長脖子、跑 得快、不會飛——小 夥伴們一定要說這 是非洲鴕鳥吧?如 果告訴你,它是僅次 於非洲鴕鳥的世界 第二大鳥類呢?快 看,它是誰——

不是所有鳥都會飛,如果翅膀 退化了,它們就不會飛了——不過, 奔跑或游泳的能力卻很強。世界上 不會飛的鳥可不是隻有鴕鳥哦, 還有企鵝、幾維鳥、某些鴨子, 以及我們今天的主角——鴯鶓(ér miáo)。

鴯鶓,是澳洲特有的物種,形 似鴕鳥,也被稱作“澳洲鴕鳥”,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鳥種之一。

在北京動物園,就有一對兒鴯 鶓,叫“歡歡”和“慶慶”。它們 不僅是恩愛的模範夫妻,更是高產 “大戶”,幾年來一共繁育了53 只小鴯鶓。當北京進入隆冬時,歡 歡就開始產卵了。這時,高大健壯 的慶慶就會對“妻子”照顧有加, 還會獨立承擔孵化的工作。

為了讓歡歡的產卵量提高,保 育員們採用“集蛋法”:每當歡歡 產一枚蛋,保育員就把蛋取出來, 放在 15℃的暖箱裡保存。當攢夠了 10 15枚蛋時,就讓慶慶一次孵 化——慶慶真辛苦呀!

為了確保鴯鶓父子的安全,保 育員將慶慶安排在消毒後的孵化室。孵化室裡,12枚長14釐米的 墨綠色鴯鶓蛋乖乖地躺在草墊上, 每枚蛋重500 750 克,相當於 12 個雞蛋的大小。接下來的 8 周, 慶慶都要在孵化室裡安心地孵小 鴯鶓——這是已知鳥類中孵化期最 長的。

不会飞的“模范爸爸”——鸸鹋

保育員說,這已經是慶慶第8 次走進孵化室了。只見它仔仔細細 地轉了一圈兒,檢查一遍,然後抖 動著翅膀,像在跳舞,又像在歡迎 即將誕生的新生命。之後,它就臥在草墊上,用靈活的嘴把一顆顆蛋 攏到身下。不過,孵化可不是小夥 伴們想象的,很簡單地趴在蛋上就 行了,孵化是很辛苦的。在孵化期 間,慶慶一直不能離巢,不能正常 地吃喝休息,體力消耗很大。此外, 每隔一段時間,它就要站起來把蛋 翻一翻,讓蛋保持溫度均勻。為此, 慶慶早有準備——在孵化前,就會 大量地吃動物性飼料,將這些蛋白 質轉化為脂肪,為辛苦的孵化期提 前準備能量。

在孵化期的第35天左右,保 育員要驗卵,掌握孵化的情況。不 過,慶慶護蛋護得可緊了,就連平 日熟悉的保育員,也不能輕易靠近 它的寶寶。保育員只好先花很長時 間接近慶慶,消除它的疑心,再小 心翼翼地把蛋拿出來。

不会飞的“模范爸爸”——鸸鹋

保育員把蛋放在玻璃板上觀 察:如果蛋會動或有明顯旋轉,就 證明是受精卵,是可以孵化的;反 之就是“瞎”蛋,無法孵化,只好 捨棄。對此不知情的慶慶可不怎麼 喜歡這個環節,它會用 3 個足趾,使勁兒將蛋護在自己的身下。

再過一陣子,幾枚蛋中就會發 出“嘰嘰”的叫聲,似乎是雛鳥在 向父母“預告”:我要破殼而出嘍! 準備好迎接我了嗎?慶慶也會叫幾 聲,表示回答。

終於,在慶慶和保育員的細心 照顧下,小鴯鶓出生了——只見一 個全身乳白色的“小絨團”破殼而 出,身上帶著褐色的條紋。

小鴯鶓以大約每天 1 釐米的速 度迅速生長,剛在地上站穩,就能 像成鳥那樣步行覓食了。慶慶十分 疼愛自己的寶貝, 還像當時護蛋那 樣,將小鴯鶓護 到自己的翅膀下。 保育員端來可口 的食物:窩頭、 玉米、青菜,小 鴯鶓就歡快地啄 食起來。

不会飞的“模范爸爸”——鸸鹋

此 時, 盼 子 心切的鴯鶓媽媽 歡歡,正在孵化 室外的運動場中 焦急地踱步呢。 它時常站在孵化室門口側耳傾聽,每當聽到小鴯鶓 的叫聲,就歡快地展開雙翅,翩翩 起舞。經過一個多月的辛苦育兒, 歡快的小鴯鶓蹦蹦跳跳地跟著慶 慶,來到歡歡身邊——鴯鶓一家團 聚啦!

鴯鶓性格溫順、食性雜,適應 力、抗病力強,雖然是澳洲特有的 鳥類,但隨著養殖技術的成熟,如 今,它們的分部範圍很廣。小夥伴 們不妨來北京動物園,和來自大洋 彼岸的“大鳥”打個招呼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