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门”对接“校门”孵化“现代工匠”

我市今年培养“3000+”企业新型学徒

“厂门”对接“校门”孵化“现代工匠”

绵阳新闻网讯 为更好适应疫情期间企业产业转型升级,职业技能发展需求,提升人才专业技能水平,促进高质量就业和社会经济发展。近日,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印发《关于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机构参与的原则,组织企业技能岗位新招用和转岗等人员参加企业新型学徒培训,促进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壮大发展产业工人队伍。至2020年底,力争培训0.3万名以上企业新型学徒。2021年起达到年培训学徒0.4万名左右。

谁能参加培训?

企业新型学徒制是指“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业与技工院校双师联合培养”的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学员既是企业员工,又是学校学生,在企业和学校都有对应的指导老师。与传统“师带徒”模式相比,企业新型学徒制针对性更强,更接近国际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通知》里提到,与企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技能岗位新招用和转岗人员为企业新型学徒培养对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将优先纳入。企业也可结合生产实际自主确定符合条件的培养对象。

“厂门”对接“校门”孵化“现代工匠”

如何培训?

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

记者梳理《通知》发现,学徒培养的主要职责由所在企业承担。培养一名企业新型学徒,需要“企业+学徒+院校机构(技工院校、职业院校、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培训机构)+政府(人社部门)”共同完成。主要由企业和院校机构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共同培养学徒。

具体来说,就是企业与学徒签订培养协议,企业委托院校机构承担学徒的部分培训任务,与院校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保证学徒在企业工作的同时,能够到院校机构参加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学习专业知识和培训相关技能。院校机构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后,技工院校和职业院校对参训学徒进行非全日制学籍注册,加强在校学习管理。

“厂门”对接“校门”孵化“现代工匠”

培训些啥?

理论+实操+职业素养+工匠精神

学徒培养目标以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中、高级技术工人为主,培养期限为1-2年,特殊情况可延长到3年。培养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安全生产规范和职业素养,特别是工匠精神的培育。培养内容要以企业为主导确定具体培养任务,由企业与院校机构分别承担相应的教学内容。

在企业,主要通过企业导师带徒方式,在院校机构,主要采取工学一体化教学培训方式。积极探索应用“互联网+”、职业培训包等模式开展培训。

培养企业新型学徒,真才实学是关键。《通知》重点对“企校双师联合培养”进行规定,企业在选择企业导师时应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要着重指导学徒进行岗位技能操作训练,帮助学徒逐步掌握并不断提升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使之能够达到职业技能标准和岗位要求,具备从事相应技能岗位工作的能力。而院校机构应为学徒安排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的指导教师,负责承担学徒的学校教学任务,强化理论知识学习,做好与企业实践技能的衔接。

学徒培训期满,参加毕(结)业考核,合格者取得毕(结)业证书(培训合格证书)和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下同)。同时,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自主对学徒进行技能评价。

“厂门”对接“校门”孵化“现代工匠”

有何奖补?

每人每年补贴4000元或6000元

学徒均为企业员工,在培训期间势必会耽搁正常工作,工资如何结算?企业、院校机构、培训导师的费用又由谁来买单?《通知》均考虑在内。

学徒在学习培训期间,企业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支付工资,且工资不得低于企业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这属于员工(学徒)可得的经费。

企业按照与院校机构签订的合作协议约定,向院校机构支付学徒培训费用,所需资金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这属于院校机构可得的经费。

承担带徒任务的企业导师享受导师带徒津贴,津贴标准由企业确定,津贴由企业承担,这属于企业导师可得的经费。

企业要培养技能人才,3000名学徒学费可不是小数目。为了保证企业利益不受损失,这笔费用由政府来买单。按照《通知》中财政补贴政策的规定,企业职工参加新型学徒培训合格并取得相关证书的,人社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对所在企业给予培训补贴,标准为:取得中级技工职业资格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毕业证书、培训合格证书的每人每年补贴4000元、取得高级技工职业资格证书的每人每年补贴6000元。

但是,参加相同职业(工种)、相同等级的学徒制培训,补贴只能享受1次。参训学徒不得同时参加两个或以上的学徒制培训班。

“厂门”对接“校门”孵化“现代工匠”

知道多一点

培养原则

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机构参与

培养主体

企业、院校机构(技工院校、职业院校、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培训机构)

培养对象

与企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技能岗位新招用和转岗人员,建档立卡贫困户优先纳入

培养层次

中、高级技工

培养时间

1至2年,特殊情况可延长到3年

培养内容

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安全生产规范和职业素养、工匠精神

培养方式

企校双制、工学一体

企业培养方式

企业导师带徒+实践工作任务+职业素养培育

院校培养方式

一体化教学+弹性学制

培养结果

毕(结)业证书和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培养补贴

取得中级技工职业资格证书等的每人每年4000元;取得高级技工职业资格证书的每人每年6000元

重点任务

建立企校双师联合培养制度、探索灵活有效的培养和考核机制、健全企业对学徒培训投入机制、完善财政补贴政策 (林嘉诚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桥臻 文/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