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停課不停學,學校的線上的課學著怎麼樣?

用戶5281140476603


我家寶貝還是幼兒園,不用上網課,但是每天都會有老師佈置家庭作業,需要家長和小朋友一起完成。

我試想過如果有網課我應該怎麼做。我個人感覺,在家的學習狀態肯定沒有在學校老師方面授課效果好,但是現在特殊時期我肯定也會配合,首先我會督促孩子上網課,其次我會跟孩子一起學,一起聽課,當然是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因為我感覺這樣可以烘托上課的氛圍,最後我會讓孩子總結一下今天網課的內容和心得!

雖然現在我家小朋友沒有網課,但是我每天都會按照老師要求和孩子一起互動寫作業,感覺效果挺不錯的


大砍神叨叨


說說我的真實感受,孩子在江蘇上學是小學三年級,2月17號開始上網課,因為疫情的原因,我們全家都在老家河南,沒有回江蘇。一直到2月23號,才回江蘇。

開始的時候,因為我們都沒有回去,在家上網課的時候,父母可以在一旁監督,孩子上課還能正常一點,每天早上九點到12點。我想說的是,一個上午上六堂課,每堂課20分鐘,中間休息十分鐘,先不說教,只說孩子能學到些什麼?20分鐘一節課,這樣的學習節奏是不是太快了一點?不說孩子其實讓大人去聽去記20分鐘能學到些什麼?更別說三年級的英語,老師全程英語,大人都聽不懂小孩子能聽懂什麼?

上課結束語數外三門作業,就發到家長的群裡面,下午就讓孩子做作業。在家的時候能輔導輔導他,還能在晚飯前把作業完成,現在上班了,下班回家,孩子的作業沒有一樣能夠獨立完成。把孩子放在家,留一部手機或者電腦,在沒人監督的情況下,孩子究竟是怎麼學的?你不清楚,也不知道!他究竟是在用手機上課,還是用在玩遊戲上面?學校的老師只管發作業,如果錯的太多,就會說家長你們家長是怎麼監督的?我很疑惑,現在這個教學究竟是學校的教還是家長在教?還有,從上網課到現在,學生一直都沒有教材,遲遲不發教材,孩子整天只能抱著一個手機,一些作業要讓孩子去抄,一些作業又要讓家長去打印,父母白天上班,下班以後回到家裡面第一件事就是看孩子的作業,學校老師還有個奇葩規定,晚上七點之前把孩子的作業發上去,因為老師要批改作業。現在回到家先不忙做飯,拿出自己的精力先教孩子,三年級還好,還能教的起來我不知道那些本身學歷就不高的父母怎麼教那些上初中高中的孩子?

真的不支持網課,在老家,還有一些家長連網都沒有,網課要怎麼上?爺爺奶奶在家看孩子智能手機不會用網絡知識又不懂他們只能給你看孩子不能教孩子,總感覺現在的家長把老師的那一部分工作攬在了身上,而老師還在說孩子在傢什麼學習態度,在學校就是什麼學習態度?簡直無語了!


電影兮詩


我妹妹的兒子比我家兒子大,上小學三年級,他每天上網課的時候,我妹妹都會陪伴一旁,開始聽課啊。我妹妹專注的聽老師講。上完網課,老師佈置作業,孩子開始寫作業,自己先寫會的,不會的留著我妹妹輔導他。有時候,我妹妹教了他幾遍,他也沒聽懂,就會上演上一秒母慈子孝,下一秒雞飛狗跳的情景,孩子也很無奈委屈😣。所以希望疫情早日過去,可以正式開學就好了


小劉在南京生活記


我是兩個孩子的寶媽,一個孩子上一年級,另一個小班。 我想分享一下我的感受,我覺得上網課沒在學校學習效果好。現在因疫情影響,學生在家上網課,是沒辦法而為之。不光家長崩潰,學生也心煩氣躁,老師輔導也不能切合每個孩子的實際情況。

首先,老師在線上教學,按教案講解加上以前的經驗,沒有學生的互動,不能完全掌握學生的理解情況,就無法正確指導學生,只適合一般學生,特殊情況就無法照顧到。要是在課堂上老師就能很快明瞭學生的情況能針對性輔導。

其次,孩子自律性不高,少了老師的監管,他們學習效率下降。雖然家長可以陪上網課,但家長一是不專業,二是有其他事,所以效率不高。

最後,看看家長朋友,有事要忙,還要看著小神獸上網課,一不留神就出個么蛾子,哭都找不到地方[捂臉][機智],哎,上火。

不知道你們孩子上網課都怎樣,歡迎交流。真希望疫情早點過去,神獸歸籠,一切恢復正常。[祈禱][加油]



自由飛翔13


這次疫情,孩子不上學,在家上網課,讓我從來沒有感覺過的頭痛,因為他還沒有感覺是在上課,他感覺還在放假一樣[捂臉],每天早上9點起床,聽完課,做作業可以做到你想把他從樓上扔下去的感覺,雖然他是一年級,可是這個時候的孩子一定要學會自律,才能為以後學習有幫助,下午聽完課又不想寫作業,看到他愁眉苦臉的樣子。我真的想把他丟出去。可是沒辦法。還得耐心的輔導他做每道題,現在在家裡有我們一對一的教,到學校老師那有那麼多時間啊!現在可以每天得一百分,估計上了學,可能及格都很難。太過依賴,不想動腦筋,唉!真心覺得累[捂臉]希望能慢慢改掉作業難的壞習慣就好了,肯定有不少媽媽們應該和我一樣的心情


美食愛好者58


2020年春節,一場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籠罩了中華大地。人們開始足不出戶,生活變得壓抑起來。在這樣的背景下,教育部發布通知“停課不停學”,網上授課。


每天在釘釘直播群裡上課,老師們每節課在直播間裡以課件的形式向我們授課,整節課的知識框架變得清晰明朗了起來,這是十分有利於我們接受並消化東西的。在網上授課時,每個老師一天只需上一節課或兩節課,這就為老師們擠出了充足的時間為同學們批改作業及寫評語,可以使同學們瞭解到自己作業的不足和突出的地方,之後就知道我們可以向哪一個方向努力。

總而言之,我們在這足不出戶勃發著學習的興趣。我相信,只要我們認真進行網上學習,永遠保持著學習的自信,突破疫情的陰霾,我們再聚校園。


80後小菜鳥玩遊戲


疫情期間,在家停課不停學,家長實際感受到的是孩子無法跟在學校一樣的上課狀態。玩時間遠遠大於學習上課時間,網絡學習靠譜嗎?如何讓孩子沒有牴觸沒有叛逆的跟在學校一樣的聽課學習呢?

這個問題的關鍵不是孩子如何聽話,解決這個問題關鍵在於真正懂得孩子行為背後的本質是什麼孩子不是不聽話更不是叛逆牴觸學習。

首先,孩子日常生活習慣是在家就是休閒,學校校園和教室才是學習的場所,坐在自己課桌前才是聽課學習。回家寫作業是學校上課後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以上這些習慣已經在幼兒園或小學生甚至中學生的認知模式中形成固化的理念了。認知指導個體言行。所以疫情期間不去上學,孩子們內心邏輯得出的判斷即為:在家就不是真的嚴肅的聽課學習。假期作業完成後,現在的什麼什麼作業跟日常學校課堂留作業不是一回事!這可不是孩子貪玩不愛學習,而是處於幼兒期童年期的5-10歲孩子的思維水平缺乏守恆,思維不可逆的特點呈現,如果家長野蠻給孩子貼上“不愛學習”“不聽話叛逆”的標籤,那就等於家長在教唆誘導孩子真的走向不愛學習叛逆。

其次, 家長的適應性能力體現在思維的多角度,多觀察,多思考解決方法。家長必須提高自己對孩子成長髮育特點的認知水平。知道如何讓孩子從適應習慣在課堂上聽課學習,改變為在家足不出戶,如何適應聽課學習。這是培養孩子的適應性能力,孩子如何快速適應環境變化,如何適應學習形式和細節變化,也決定於家長自身的適應力。家長簡單地給孩子貼標籤,本身就是僵化思維看待孩子。

那麼,如何幫孩子轉變思維,在家也能進行真正的聽課學習呢?以下給家長思路建議。

1、 從起居時間規劃中進行行為改變,在行為改變中匹配地面上學聽課的狀態。例如:週一到週五 按上學時間起床,在日常出門上學的時間孩子換上校服(儀式感促進思維可逆性轉變),然後按課表進行對應觀看網課,或者家長教學,或者完成遺漏的假期作業。

2、 要有下課時間,下課時間就要安排娛樂,疫情期間課表可以進行大段時間規劃,或者半天穿校服學習,半天放學換家居服在家先寫作業然後盡情娛樂。還可以網絡組團約同學一起群視頻學習。網絡上的學習與娛樂不能在一個房間,目的都是通過變化,讓孩子從視覺感官體會什麼時間學習什麼時間娛樂,以此弱化在家不是學校不是真學習的思維模式。





K家


我家寶貝現在上二年級,學校為了減輕孩子負擔,保護視力,所以一二年級不上直播課,只是推薦了部分同步課程,建議家長在合適的時間讓孩子去學習,特別人性化!所以在這個特殊時期,總有很多讓我們感動的事情發生,因為家長們都要上班,孩子要是固定在一個時間點去上課,家長工作勢必也會影響!

但是通過每天推薦課程發現個別問題!學校推薦的課程也都是一些教育機構錄製好的,這邊看到教育臺錄製的和學而思錄製的!在視頻課程中,發現教育臺錄製的優點在於時間上面一課內容分上下兩部分去講,每節課程大概十五分鐘左右,能夠讓孩子眼睛得到休息,但是內容深度以及廣度上面就講的比較淺!而學而思的每節課程達到五十分鐘,對孩子視力有影響!但是內容講的比較多!所以各有利弊吧!

在聽了過程中,孩子這塊也是有問題的!首先他們的注意力不集中,另外孩子太小也不會做筆記,抓不到課文重點,沒有互動,所以感覺他們在學習的時候就是蜻蜓點水了,無法達到在學校上課的效果!

所以本人認為,孩子年級不同,那麼他們的理解力也是不同的,所以網課到底適合不適合自己的孩子還是因人而異!!



路在腳下眼看前方


你好,網課效果一般,我家孩子上學前班,每天的網卡的學的內容太少,而且還不是直播是幼兒園買的私人教育機構的網課。

1、網課教的沒有系統性,每天的內容沒有銜接。

2、學的內容不適合幼小銜接的孩子,更接近於中班小朋友的學習成度。

3、學的內容沒有教材,每天佈置的作業和網課關係很少。

4有網課教用處不大,倒是老看手機對孩子眼睛不好。

這是我個人看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小星星糖果


個人覺得網課弊大於利,一容易近視,二沒有課堂互動教學效果差,三需要家長耗費時間監督等等。網絡教學現在已經是各個高校普遍使用的另一種教學方式,這種方式既方便又靈活快捷。學生可觀看下載講課錄像、電子教案、課件等授課內容,彌補課堂中的不足,起到了加深理解、解惑問題、複習提高的作用;同時學生也可以在網絡教學平臺上與老師交流,通過交流,學生可以獲得疑問的解答,得到學習的動力,教師也可以瞭解學生的當前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在網絡教學活動中建立起一個有效的交流環境,能夠使得分佈在不同地方的師生方便的交流,從而能夠有效的提高教學活動的質量。而且目前還有了校際間的網絡平臺,這樣能夠整合教師與教師,學校與學校之間的資源。但是由於在網絡上自主學習,因此常常會有摸不著頭腦的感覺。有時會出現看了好幾遍課件、好幾遍書,還是不太理解,沒有老師的指點迷津,常出現遇到難題就想逃避的思想,學生在學習中的思維容易中斷。其次,網絡的不規範也使一部分學生的身心受到威脅,有些人由於認知水平的缺陷,常常受外界影響,而耽誤學業。這也是現在網絡帶給人們的一大擔憂。再次,我覺得就是師生間、同學之間的情感交流不暢通。有時在BBS上發帖提問,老師由於種種原因不能及時給予答覆或是答覆不明確,學生還是不能理解,常會造成學生對老師產生誤會,畢竟文字上的交流不如語言交流來得暢快。同學間的交流更加缺少,有的時候一年學習下來互相不認識,也讓很多學生感到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