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房價會漲嗎?

覃美蘭06


疫情過後房價不會漲、但大降也不可能、新房應該會跌一跌、因為現金流對那些房企很重要。二手房一般不會出手、除非急需錢用。


明珠說事


按照慣例,每年這兩三個月,樓市都會有一波購房小高峰,特別是三四線城市的樓市,受益於返鄉潮,會湧現出不小的購買力。

但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自2020年1月下旬開始,大部分開發商的成交量比往年跌去近90%。

一時間,房企動作頻頻,市場熱議紛紛——

“恆大這種大房企都在降價了?”“七五折力度不小,據說極限優惠能有六四折?”“如果其他房企跟進,那不是要打價格戰了嗎?”

一方面,對房價的下跌產生預期,購買人士陷入觀望情緒;另一方面,央行釋放流動性、房企仍在不斷拿地,似乎又透露出房企的殷實家底和良好的市場預期。

這種又漲又跌的矛盾如何理解?疫情過後,歷經數年的房地產調控是否會有所鬆動?房價到底會漲還是會跌?

房企扛不住?

這段時間,繼恆大之後,大部分房企都早早搞起了花式營銷,直播售房、無理由退房和大手筆折扣……轟轟烈烈拉開了陣勢。

是什麼讓他們如此緊張?

其一,銷售回款少。

全國打響疫情防控攻堅戰之後,除了餐飲、旅遊、影視等行業,房地產也受到了顯著影響,至少有60個城市的售樓處暫停開放。

實際上,春節之後的北京、廣州等地,房企已經陸續開放線下售樓處,但據《財經國家週刊》記者瞭解,目前看房需要嚴格預約,實際到訪的人數非常少,成交的也大多是節前意向很明確的老客戶。

而房企所謂的線上售樓,也是雷聲大雨點小,真正能轉化多少也要打個問號。

“來到直播間的粉絲幾乎沒有客戶,多是同事捧場。”一位剛剛“下線”的置業顧問說,與網紅相比,他們缺少主播經驗,無法與用戶形成共鳴,直播渠道又是自家小程序,說得天花亂墜,但實際沒太大用。

這也是大多數房企直播售樓的狀態。

房子賣不出去,銷售業績和現金流自然要受影響。

以全聯房地產商會調研的某家房企為例,春節期間單月銷售減少80億元,以往每月可獲貸款40至60億元,如今貸款金額也遭腰斬,單月資金缺口將達到100億元以上,這還不算企業人員工資、待支付工程款、利息費用等其他剛性支出。

其二,債務壓力大。

2020年,中國房地產行業處於債務的集中兌付期。

克而瑞報告顯示,今年95家房企年內到期債券將超過5000億元,較2019年上漲45%。從利息支出情況來看,統計的70家房企每月利息總支出將超過350億元。

不同於其它行業,房地產公司大部分都是高負債比例,每天的利息最多能以億為單位計算。“不能銷售、不能開工,但是貸款利息不會少,沒有回款就沒錢還利息。”一位中型房企的財務負責人表示。

具體來看,融資成本高、淨負債率較高、短債佔比高的房企,受疫情的影響較大,比如榮盛發展、奧園、融創等。

還有另一類房企,影響也較大,即在湖北地區土地儲備規模比較高,特別是湖北當地的民營房企。

這兩大因素,構成了未來一段時間房企降價最大的動力。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認為,不少企業現金流都很緊張,中小房企會面臨破產重組,建議能賣一套是一套。

他說,“這一波較量之下,掉隊的、週轉回款跟不上的房企就會滑落下去,業內分化將更為明顯。”

陽光城集團執行副總裁吳建斌說,房企現在要“狠抓現金流”,特別是注意盤活一些歷史“內存”,重點聚焦在應收款的催收、監管資金的盤活等方面,銷售上能賣多少賣多少,同時,運用好政府的各項“紓困”政策。

“賣房子很講究時機,特別是在市場變化的轉折點。”一位房企的營銷部門負責人說,“早一步行動(打折、優惠),就能鎖定更多的客戶,也為後期生產恢復和業績穩定,提供重要保障。”

政府會出手?

與房企打折營銷相對應的是,放鬆限購、調整銷售規則、恢復市場流動性……隨著地方政府開啟“調整”,“樓市會漲一波”的輿論開始在市場上流傳。

這一觀點有哪些支撐?

其一,調控政策鬆動。這也是市場認為影響最大的因素。

樓市是政策市。近期,為了應對疫情影響,各地房地產和金融政策的確出現一些鬆動跡象。

我們選擇三個典型城市,分析一下可能產生的影響。

首先是第一時間出手的蘇州。

2月19日,蘇州宣佈住宅(商住)地塊不統一要求設置竣工預售許可調整價;超過市場指導價的,不統一要求項目工程結構封頂後申請預售許可,等等。

2月21日,蘇州相城區又出臺規定,放寬全日制本科以上學歷落戶限制和高技能人才的購房限制。

後一項政策過去一年很多地方搞過,從實際反饋來看,很少會給樓市帶來特別大的波動。

前一項政策對於購房人來說,直接相關性不大,但對於房企來說,力度很大,分別從土地流動、部分放鬆限售,安撫了市場情緒,意在恢復樓市流動性,提振信心。

富力地產蘇州公司總經理龔敏能認為,蘇州的“新政”一方面減少了房企拿地的顧慮,穩定了土地市場的供需;另一方面,也緩解了高價地項目的壓力,規避了此類項目可能的隱患。

其次是率先提出降低首付的駐馬店。

2月21日晚,駐馬店提出降低公積金購買首套房首付比例、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給予購房補貼等17條政策。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降低首付,重在刺激市場需求,看起來是在救市,似乎更是在救企。並且,這會鼓勵其他城市效仿。

果然,兩天之後,南寧就發佈通知,宣佈購房者在購買第二套房時可以使用公積金貸款。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南寧新政體現了對改善型購房需求的支持,能夠刺激剛需和意向改善型客戶積極入市,在短期內有效提振市場信心。

其二,融資利率走低。

貨幣政策方面,2月20日,央行宣佈一年期LPR下調10個基點,5年期下調5個基點。如果照基準利率計算,100萬元商業房貸,等額本息償還30年月供,降息後每月減少30.18元。

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預測,考慮到今年一季度的經濟形勢,政府大概率會出臺一系列如降息、降準等政策,房企的融資成本會出現明顯下降。

實際上,房企借錢,確實也更便宜了。

統計顯示,僅僅在2月5日至2月11日期間,就有多家房企發行短融、中票進行融資,融資利率較2019年第四季度、2020年1月份都有明顯下降,以招商蛇口為例,其2月11日發行10億元的超短融債券,利率僅為2.7%。

另一個表現是最近北京、上海土地市場的火熱,老牌英資怡和洋行在上海拍出310億元的地塊,北京8天出讓9宗地進賬363.89億元……

協縱策略管理集團聯合創始人黃立衝認為,這也是因為近期國家釋放出大量的貨幣和流動性,利好部分房企特別是國資背景的房企進行融資,提高了拿地積極性。

穩是基調,別指望大漲大跌

房價上漲和下跌的動力,究竟哪個能佔上風?

這就需要理解地方政府“救市”的出發點和本意。

從本質上看,部分城市放鬆調控的目的,其實不是救市,而是在“穩”市場。

疫情之下,各行各業都需要一定的支援,只不過樓市作為支柱產業,獲得了先於其它行業的便利政策。

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糖吃,房地產行業就做出了很好的“表率”,許多行業協會在第一時間就開始大力“吆喝”。

“2018、2019年,國家已經定調了,不要期待房地產業佔用更多的資源,這一點不會因為一次疫情而改變。”陽光城集團執行副總裁吳建斌提示說。

此外,“因城施策”和“因時施策”的原則下,適度微調樓市調控政策,僅限於針對企業的便利,並不具備推漲房價的因素。

從各地的政策來看,目前,地方政府主要是針對受疫情影響的開發企業給予一定的扶持,主要針對供給側,對於需求側,還沒有政策出來。

而且如果長期觀察樓市,會看到一個非常有規律的現象,市場預感房價會因為現階段的調控放鬆而上漲的時候,各級政府和各個管理部門都會出面,重申樓市“房住不炒”以及“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這些都說明,大規模的房地產刺激或者救市是不會出現的,房價上漲過快的地方大概率是會被約談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是肯定的:房價大跌的可能性也不大。

其一,利率下調和政策鬆動的“託底”像一張安全網,幫助房地產市場在疫情過後進行恢復和反彈,累積的購房需求只會滯後而不會消失,“平穩”從來都是近些年政策強調的關鍵詞。

其二,樓市從來都是“買漲不買跌”。對開發商來說,價格降一些,房子會更好賣,但降太多,反而沒人敢接盤了。

哪一次降價不是引來老業主的激烈維權?更不用說,房價牽著整個國家的金融系統、信用體系乃至經濟體系,房價急劇跳水的連鎖負面反應,是很難承受的。

往年的信貸刺激,讓一些人形成強烈的路徑依賴,認為凡有風吹草動、經濟遇挫就會信貸放水,最後流入樓市推高樓價,這當然是一種誤解。

從最近多次的情況來分析,現在央行放出的水,都流向了哪裡?流向實體企業,流向中小微企業,流向受這次疫情衝擊較大的餐飲、交通、住宿等行業……

對於剛需購房者來說,還是那句老話,需求點到了,經濟條件允許了,該買還得買;至於那些盼望放水刺激樓市,希望抄底大賺一筆的投機客,還是清醒些為好。


斯坦尼斯司機


首先表明觀點,房價不會暴跌,對20年後半年市場看好。用數據說話,以謀龍頭房企,太原一處樓盤為例,2020年2月,125平戶型,成交價為12900,進入3月,125平均價在13300左右,價格小幅上升。目前央行一再降準,希望能小幅回暖房地產。大家可以看到,市場不景氣,人民手裡沒錢,通貨緊縮,政府想以最快的方式回暖市場,就是小幅振興房地產,而且房地產目前處於洗牌的過程,小開發商倒閉越來越多,大地產的集成效應越來越強,前十房企集中了超過3成的份額,恍如當年汽車行業的發展歷程,你看見寶馬降價了?


職場野獸派


不會漲,國家會有宏觀調控。



展哥帶你看電影


無論市場好與壞,對樓市的管控都不會放鬆

在經歷2019年上半年火與熱、下半年冰與冷的行情後,眾多房企、投資客和研究機構都在預測分析——2020年的樓市“小陽春”將帶來怎樣的驚喜。


小小樂s


疫情過後房價會漲嗎?2020房價走勢預測

百姓們一直在關注著房價,大家也一直盼望著房價下跌的消息。然而,因為爆發了肺炎疫情,影響了大家的購房計劃。只好等疫情結束後,再買房。那麼,疫情過後房價走勢如何呢?這是眾多購房者關心的問題,房價是否下跌呢?

有很多人打算春節前後買房的,因肺炎疫情,影響了買房的計劃。現在大家都在密切關注著房地產未來的變化,尤其是疫情結束後。那麼,你知道疫情過後房價走勢如何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房價不會波動,基本處於平穩發展。

本次疫情過後,房價短週期可能會保持不變,或者小幅度下跌,銷售政策可能會短週期有放鬆行利好!但是後期依然是與2019年慣性保持!本次疫情能在短週期內影響房子的交易數據,復工之後,大多數開發商因資金需求會在一定時間內做一些促銷活動;同時個別地方政府可能因城市經濟需求相對放寬關於房產政策調控、銀行房貸審核、房管局網籤審核等政策!但不是決定房價的絕對因素!

同時,疫情過後房價上漲概率也不大,銷售應該會先“搶一波業績”。“為了實現業績,房地產營銷部門通常會推出較為有誠意的促銷手段,所以,上漲概率並不大,房價會保持穩定。其次,肺炎疫情對於購房需求也沒有太大影響,購房需求並不會減少。只是導致購房需求的延期,疫情結束之後,該買房的人,還是得買房。


激情成就夢想12


目前我周邊的沒見到樓盤漲價,跌也沒見到跌,折扣多一點點可能也就一萬塊錢。折算成每平米的價格可能就是十幾,幾十塊錢,幾乎沒有波動。但是利率現在是真的比年前低的


戴1461365


房價這個問題多年以來一直是人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眾說紛紜,始終沒有一個結論。其實原本是個很簡單的問題。房價源於房子。房子屬於一件商品。所有的商品最終的定價權都來源於市場,而唯一能決定市場價格的是供求關係!中國近幾年來老年化趨勢越發加大,而新出生人口在不斷減少《國家開放二胎政策就是最權威的解釋》,供大於求的局面已經形成。再者,這次疫情會潛移默化的告知人們一個事實,那就是人口越聚集的地方其實風險會更大。21世紀的中國,經濟越來越好,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人們會更加註重健康。這就使得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套路大都市,從而使人口集中度不斷降低,房屋供求剛需越來越小,致使房價上漲缺乏動力。


金錢永不眠_勝天半子


要看哪個城市,疫情過後如果是一線城市仍然會漲,每年一線城市畢業生都幾十萬,移入人口也在10萬以上,你說讓這些城市房價降,那是不符合市場規律的,二線城市穩中漲或者降,要看原來他房價是虛高還是偏低,還要看在哪個地段,但是三線一下城市幾乎降得可能性非常高,沒有外來人口移入,可能還是勞務輸出城市,房價基本上會降的!


半拍先生


不會,因為根據經濟受到影響,應該這一年都不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