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浮於都市的理想城 - 曼陀羅之丘數字藝術博物館 / 一本造建築工作室

新作 | 懸浮於都市的理想城 - 曼陀羅之丘數字藝術博物館 / 一本造建築工作室

主要體量對兩側城市空間有選擇地擠壓或後退,若即若離 ©Wang Shilu (Ranshi Vision)

感謝 一本造建築工作室 對gooood的分享

曼陀羅之丘,一個內向的花園,懸浮於都市的理想城。這座數字藝術博物館,坐落於北京最繁華的都市中心,卻形成了絕對內向的空間關係。

▼曼陀羅之丘數字藝術博物館遠景鳥瞰 ©Nan Xueqian (One Take Architects)

新作 | 悬浮于都市的理想城 - 曼陀罗之丘数字艺术博物馆 / 一本造建筑工作室

部的空間,也如同迷宮——錯落的臺階帶來透視錯覺的驚喜,激發身體行為與建築的互動關係;樸拙的石塊倒映在南伽巴瓦峰天際線中,令它與成熟的都市氛圍割裂開,彷彿天外來物。無數的未知,偶然和驚喜,都圍繞在它的周圍。

▼博物館鳥瞰,錯落的臺階帶來透視錯覺的驚喜 ©Nan Xueqian (One Take Architects)

新作 | 悬浮于都市的理想城 - 曼陀罗之丘数字艺术博物馆 / 一本造建筑工作室

沉浸式體驗

作為快閃式的主題展覽建築,曼陀羅之丘與內部喜馬拉雅為主題的數字藝術展覽形成了從概念到形式多層面的呼應與對照——這也正是曼陀羅之丘與傳統展覽建築的最重要的不同之處,它只為一個固定的主題展覽服務,從而帶給參觀者真正的沉浸式體驗,並創造人與人/人與空間的新關係。

在長達五十餘米但限高不足五米,寬度不足九米的封閉建築體量中,建築師試圖窮盡變幻的體驗,遊移意味著發現驚喜,就像在園林中漫步,每個人都在發現屬於自我的路徑。

▼博物館外觀,一個封閉的建築體量 ©Wang Shilu (Ranshi Vision)

新作 | 悬浮于都市的理想城 - 曼陀罗之丘数字艺术博物馆 / 一本造建筑工作室

面向商鋪與街道的兩側,建築師試圖採取不同的動作:一方面儘量讓出足夠的空間,使得商鋪經營不受影響;一方面在侷促的場地中依靠非常小的建築動作爭取豐富的空間表情。五個主要體量對兩側城市空間有選擇地擠壓或後退,若即若離。

▼主要體量對兩側城市空間有選擇地擠壓或後退,若即若離 ©Wang Shilu (Ranshi Vision)

為了回應內部數字藝術展覽對光線的嚴格控制,建築師完全取消了對外的開窗,並在出入口設計了雙重嵌套空間,令人們無從窺視它內心的秘境。在完全黑暗的內部空間,變幻的光影成為觀者唯一可以依賴的事物。

無開窗的立面令建築的尺度似乎無從捉摸——人們在面對它的時候,缺失了衡量層數、高度的重要標尺,這提示曼陀羅之丘可以成為介於雕塑與建築之間的狀態,也引發了建築師進一步探索的興趣。

▼無開窗的立面 ©Wang Shilu (Ranshi Vision)

新作 | 悬浮于都市的理想城 - 曼陀罗之丘数字艺术博物馆 / 一本造建筑工作室

▼入口空間,空間內部設有綠植 ©Nan Xueqian (One Take Architects)

新作 | 悬浮于都市的理想城 - 曼陀罗之丘数字艺术博物馆 / 一本造建筑工作室

▼綠植空間的細節及燈光效果 ©Nan Xueqian (One Take Architects)

新作 | 悬浮于都市的理想城 - 曼陀罗之丘数字艺术博物馆 / 一本造建筑工作室
新作 | 悬浮于都市的理想城 - 曼陀罗之丘数字艺术博物馆 / 一本造建筑工作室

▼在完全黑暗的內部空間,變幻的光影成為觀者唯一可以依賴的事物 ©Nan Xueqian (One Take Architects)

新作 | 悬浮于都市的理想城 - 曼陀罗之丘数字艺术博物馆 / 一本造建筑工作室
新作 | 悬浮于都市的理想城 - 曼陀罗之丘数字艺术博物馆 / 一本造建筑工作室新作 | 悬浮于都市的理想城 - 曼陀罗之丘数字艺术博物馆 / 一本造建筑工作室

▼空間內部燈光效果 ©Nan Xueqian (One Take Architects)

新作 | 悬浮于都市的理想城 - 曼陀罗之丘数字艺术博物馆 / 一本造建筑工作室

曼陀羅積木

組成曼陀羅之丘體量的全部體塊,可被拆分重組為一座“壇城”——這正呼應了對壇城沙畫的一種解讀:當沙畫完成的一刻,時空中的“壇城”也真正建立起來。如同一套可以隨意重組的積木,曼陀羅之丘的六個金色角部體塊可以類似榫卯的方式,嵌套組合為與一個完整的方體。

▼體量生成過程 ©One Take Architects

新作 | 悬浮于都市的理想城 - 曼陀罗之丘数字艺术博物馆 / 一本造建筑工作室

▼博物館外觀局部 ©Wang Shilu (Ranshi Vision)

新作 | 悬浮于都市的理想城 - 曼陀罗之丘数字艺术博物馆 / 一本造建筑工作室

▼曼陀羅之丘設有六個金色角部體塊 ©Nan Xueqian (One Take Architects)

新作 | 悬浮于都市的理想城 - 曼陀罗之丘数字艺术博物馆 / 一本造建筑工作室

▼博物館體量和金色角部體塊 ©Wang Shilu (Ranshi Vision)

新作 | 悬浮于都市的理想城 - 曼陀罗之丘数字艺术博物馆 / 一本造建筑工作室

▼金色角部體塊細節 ©Nan Xueqian (One Take Architects)

新作 | 悬浮于都市的理想城 - 曼陀罗之丘数字艺术博物馆 / 一本造建筑工作室

建築外側的若干踏步,高度被刻意調整,可倚可坐可攀,失去作為衡量建築尺度的功能,這令它有了更多詼諧的趣味,與嚴肅沉悶的城市空間的形成鮮明對比。

▼建築外側整設有若干踏步 ©Nan Xueqian (One Take Architects)

新作 | 悬浮于都市的理想城 - 曼陀罗之丘数字艺术博物馆 / 一本造建筑工作室

▼踏步的高度被刻意調整,可倚可坐可攀 ©Nan Xueqian (One Take Architects)

新作 | 悬浮于都市的理想城 - 曼陀罗之丘数字艺术博物馆 / 一本造建筑工作室

▼可倚可坐可攀的踏步 ©Wang Shilu (Ranshi Vision)

新作 | 悬浮于都市的理想城 - 曼陀罗之丘数字艺术博物馆 / 一本造建筑工作室

▼踏步的不同形式 ©Wang Shilu (Ranshi Vision)

新作 | 悬浮于都市的理想城 - 曼陀罗之丘数字艺术博物馆 / 一本造建筑工作室

圖像化立面

與強調“堅固”的建築感相對,建築師試圖在表面材料賦予更多圖像化的特徵。曼陀羅之丘立面蜿蜒曲折的線條,正是取自南伽巴瓦峰的天際線。長矛直刺藍天,雪電如火燃燒,這是對南伽巴瓦峰至為精準的形容。它位於喜馬拉雅神秘地結終年深藏雲間,卻和我們賴以生存的這個世界骨肉相連,休慼與共。落入繁華都市中心的南伽巴瓦峰,映射喧鬧的人間景象,也為曼陀羅之丘帶來了銀色的神秘光芒,成為質樸中最浪漫的筆觸。

▼博物館立面意向,曼陀羅之丘立面蜿蜒曲折的線條,正是取自南伽巴瓦峰的天際線 ©One Take Architects

新作 | 悬浮于都市的理想城 - 曼陀罗之丘数字艺术博物馆 / 一本造建筑工作室

飛來石與格桑花

裸露粗糲的山石與來自高原的格桑花,在鏡面金屬的反射下一直綿延入建築的深處,承托起這座懸浮於都市中的曼陀羅之丘,散落的石塊重新回到應屬之地。疏離於城市的山石與格桑花並非是建築師賦予曼陀羅之丘的意象,卻是聯通都市現實與超現實喜馬拉雅秘境的一條道路,令曼陀羅之丘帶著觀者在現實世界與另一個魅力無邊的無意識和幻象的世界之間自由出入。

▼裸露粗糲的山石與來自高原的格桑花,在鏡面金屬的反射下一直綿延入建築的深處 ©Nan Xueqian (One Take Architects) (up), ©Wang Shilu (Ranshi Vision) (down)

新作 | 悬浮于都市的理想城 - 曼陀罗之丘数字艺术博物馆 / 一本造建筑工作室
新作 | 悬浮于都市的理想城 - 曼陀罗之丘数字艺术博物馆 / 一本造建筑工作室

▼博物館體量底部的鏡面金屬反射環境 ©Nan Xueqian (One Take Architects)

新作 | 悬浮于都市的理想城 - 曼陀罗之丘数字艺术博物馆 / 一本造建筑工作室
新作 | 悬浮于都市的理想城 - 曼陀罗之丘数字艺术博物馆 / 一本造建筑工作室

▼博物館的底部鋪設著散落的石塊 ©Nan Xueqian (One Take Architects)

新作 | 悬浮于都市的理想城 - 曼陀罗之丘数字艺术博物馆 / 一本造建筑工作室

▼博物館立面的光影效果 ©Nan Xueqian (One Take Architects)

新作 | 悬浮于都市的理想城 - 曼陀罗之丘数字艺术博物馆 / 一本造建筑工作室

▼鏡面金屬中的世界 ©Nan Xueqian (One Take Architects)

新作 | 悬浮于都市的理想城 - 曼陀罗之丘数字艺术博物馆 / 一本造建筑工作室
新作 | 悬浮于都市的理想城 - 曼陀罗之丘数字艺术博物馆 / 一本造建筑工作室

人類從未停止尋求遙不可及的烏托邦,而曼陀羅之丘正是這樣的地方。

▼曼陀羅之丘全景 ©Nan Xueqian (One Take Architects)

新作 | 悬浮于都市的理想城 - 曼陀罗之丘数字艺术博物馆 / 一本造建筑工作室

▼總平面圖 ©One Take Architects

新作 | 悬浮于都市的理想城 - 曼陀罗之丘数字艺术博物馆 / 一本造建筑工作室

項目名稱:曼陀羅之丘 · 數字藝術博物館

建築事務所:一本造建築工作室

主創建築師:李豪

策展/藝術團隊:SAMAS

項目詳細地址:中國北京

項目完成年份:2019

建築面積(平方米):240㎡

攝影師: 王石路(然石視覺),南雪倩(一本造建築工作室)

新作 | 悬浮于都市的理想城 - 曼陀罗之丘数字艺术博物馆 / 一本造建筑工作室新作 | 悬浮于都市的理想城 - 曼陀罗之丘数字艺术博物馆 / 一本造建筑工作室
新作 | 悬浮于都市的理想城 - 曼陀罗之丘数字艺术博物馆 / 一本造建筑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