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娟院士告訴你:某國“群體免疫”有多不靠譜!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持續蔓延,歐洲多個國家先後宣佈關閉邊境,學校停止教學活動。與此同時,英國等國家提出建立

“群體免疫”的抗疫策略,這在世界範圍內引發極大關注。


3月16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一些國家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提出的“群體免疫”觀點,是對老百姓不負責任的做法,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經驗和教訓,值得其他國家學習和借鑑。


李蘭娟院士告訴你:某國“群體免疫”有多不靠譜!


對於武漢疫情何時能結束,李蘭娟表示,到3月20日前後,武漢新發感染病例若為零,再觀察大約兩週後,可以恢復到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中。


新聞多看點


什麼是“群體免疫”?


“群體免疫”作為流行病學研究領域的學術概念,在疫苗未出、疫情未止的當下被用於疫情防控,其有效性陡然成為各方爭論焦點。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副所長黃波表示,當前語境下的“群體免疫”,正是指自然人群沒有經過任何醫療手段被病毒感染後,集體會產生的抗病毒反應。


倫敦大學衛生和熱帶醫學院的馬丁·希伯德教授說,越來越多人被新冠病毒感染,也會有越來越多人患病後痊癒,不少證據已顯示他們會對病毒產生免疫力。獲得免疫力的人越多,病毒越不容易傳播。當人口中約70%的人被感染並康復,疾病暴發的幾率就會大大降低,這就是所謂的“群體免疫”。


來源:中國新聞社(ID:CNS195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