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搬運的可再生資源,生物質發電優勢說

麥電網訊:古人云:“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近些年來,我國的工業快速發展,經濟也因此踏上了快車道,但與此同時,我們也付出了代價——我國的環境遭到破壞。如今,日益嚴重的環境汙染迫使人們不得不思考解決方法。經濟發展不能停滯不前,環境保護迫在眉睫,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生物質發電就是這樣一個在電力發展與汙染防治中間的平衡點。

說起環保發電,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可再生資源發電,相比傳統的以水力發電為首的可再生資源發電,生物質發電沒有地點與環境的限制。這一點,麥電網曾經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到過,究其原因,還是與生物質發電的特質有關。

生物質發電包含甚廣,從幫助農民創收的農林生物質發電,到最近風頭正盛的垃圾發電,還有默默無聞的沼氣發電,都屬於生物質發電的一個分支。這些發電方式都有一個特點——需要燃燒。


可搬運的可再生資源,生物質發電優勢說


只要是燃燒,就肯定需要燃料;只要燃料足夠,就可以持續燃燒。與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等靠天吃飯的方式不同,生物質發電的燃料是可以運輸的,生物質能是唯一可存儲和運輸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質發電正是因此,擁有了足夠穩定的發電途徑。

至於地點限制,在同樣建廠的情況下,只要是生物質燃料能夠到達的地方,就可以建立生物質發電廠。

如今,生物質發電已經成為全球對抗環境汙染的利器。在許多發達國家,生物質發電已經成為當地主要的供電方式。與這些國家相比,我國的生物質發電市場尚有巨大空間。自從步入2020年開始,我國許多地區都發布了鼓勵發展生物質發電的相關政策,生物質發電啟航,就在今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