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蓋房偶然挖出南宋古墓,看到墓誌銘後,專家大罵墓主:不要臉

陵墓中出土的文物,除卻金碧輝煌的金銀首飾,玉器之外,墓誌銘更是重中之重,一座陵墓的身份信息等多數都是從墓誌銘上得來的。墓誌銘作為一種悼念性的文體,是千百年一種文化傳承,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墓誌銘一般由志,銘兩部分組成。志敘述的多數都是墓主人的姓名,籍貫,生平事略等,銘則多是對墓主人一生的評價。一般情況下,墓誌銘都是完整的,但也有例外,對於墓誌銘的重視,一般都在諸多文物之上。專家在古墓中發現墓誌銘,都會十分高興,但是有一次專家挖出墓誌銘之後,卻十分生氣,這是怎麼回事呢?

臨安市錦城街道橫街郎碧村,村民在修房的時候挖出了古墓,專家聞風而動,趕到現場後,對現場進行了全方位的保護,在得到村民得允許下,專家們開始進行挖掘。在經過挖掘之後,專家們根據出土的文物,墓葬風格,判定這是一座南宋古墓,而墓穴的風格,規格都十分的富麗且高級,因此極有可能是某一位南宋的大人物。而在墓穴中,也有墓誌銘的出土,專家對墓誌銘進行保護之後,將其拓印下來,通過文字專家的解讀之後,大家卻十分生氣,甚至破口大罵:墓主不要臉,這是怎麼回事呢?

村民蓋房偶然挖出南宋古墓,看到墓誌銘後,專家大罵墓主:不要臉

墓誌銘上記載的並非南宋出名的大人物,而是南宋知鎮江府洪起畏,在當時也算是一個不小的官。歷史上關於洪起畏的記載並不多,而讓專家大罵的原因只是因為洪起畏墓誌銘的記載。其中銘文上多是稱讚洪起畏功績的言辭,而作為考古專家,卻知道洪起畏在歷史上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因此才會大罵。南宋時期,是我國曆史上一個特殊的時期,雖然戰亂不休,但是卻異常的繁榮,在元兵的壓迫下,南宋只能偏安一隅,但是這並不妨礙達官貴人貪圖享樂,不思進取。洪起畏就是其中一個,時任知鎮江府的他,手中有權,本應該護衛一方百姓平安,但是等到元兵準備進攻時,洪起畏不顧百姓安危,不顧士兵,棄城逃跑了。

村民蓋房偶然挖出南宋古墓,看到墓誌銘後,專家大罵墓主:不要臉

軍中無首,自然這座城池就落入了元兵手中,南宋敗在了諸多像洪起畏這樣貪生怕死的小人手中,其中有皇帝的碌碌無為,也有大臣的一味求和,最終元兵佔領南宋,建立元朝。而洪起畏這樣的小人,在放棄城池之後,諸多百姓,戰士慘死,而他卻活到了七十九歲,這在當時完全稱得上高齡,這讓不少人憤憤不平。而這座陵墓規格之大,其中隨葬品之多,更是從側面顯示了洪起畏當時的生活十分滋潤。這自然成為專家憤憤不平的原因,洪起畏雖然是一個小人物,但卻能遺臭萬年,倒也算是一個不錯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