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種媽媽更容易培養出不孝順的孩子,希望你家不在其中

李玫瑾教授曾說:孩子的問題往往是成年人造成的。孩子的每種行為和心理,一定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係。

這4種媽媽更容易培養出不孝順的孩子,希望你家不在其中

孩子長大之後會成什麼樣呢?這是很多寶媽都會經常思考的問題。是啊,孩子的前途無法無法預測,將來能夠成為什麼樣的人,做什麼工作,和什麼樣的人結婚,都是值得猜想和期待的事情。

想象一下孩子長大成人之後,在事業上取得了一番成績,然後帶著伴侶回家看望父母,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吃飯閒談。寶媽們是不是已經想象出當時的畫面了,看著身邊年幼的孩子,彷彿看到了幾十年的情景。

很多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心想著給他最好的愛,把他培養得更優秀,誰知這種“愛”有時會誤導孩子,因為媽媽某些錯誤的做法會讓孩子變得不孝順、不體諒父母。

這4種媽媽更容易培養出不孝順的孩子,希望你家不在其中

母親培養孩子的方法很重要,太過嚴厲或是太過鬆懈,都會對孩子造成傷害,自己很有可能變得孤苦無依長大後不願意和媽媽相處,疏遠母親的孩子,都有這幾種母親。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大多來自於這4種媽媽

一:情商低的母親

情商低的母親表現在什麼方面呢?他們對孩子的愛要麼比較含蓄,要麼比較嚴厲。孩子犯了錯誤之後,媽媽最喜歡當著眾人的面批打罵孩子,還說出很多難聽的狠話。這樣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會變得孤僻自卑,然後逐漸和父母疏遠,等到孩子長大之後,孩子有了獨立的能力,也就會離開父母,一個人"清淨自在"。

這4種媽媽更容易培養出不孝順的孩子,希望你家不在其中

二:很少關愛孩子的母親

孩子內心有安全感,性格才能夠陽光開朗,對待一切人和事都充滿了愛和希望。但是如果媽媽對孩子缺少關懷,對孩子的學習、生活、和心理成長都漠不關心,孩子沒得到父母太多的關懷,內心黑暗冰冷,不但缺乏安全感,和父母也沒有太多的感情。今後孩子長大成人,也不願意和這樣的家長生活在一起。

這4種媽媽更容易培養出不孝順的孩子,希望你家不在其中

三:重男輕女的母親

雖然現在"重男輕女"的思想逐漸被年輕人拋棄,但還是有很多母親將其"發揚光大"。這樣的母親,對女兒沒有太多的關心,甚至覺得女兒是累贅。有些母親甚至不願意讓女兒上大學,希望女兒提前工作補貼家用,對女兒的關心和孝順視若無睹。女兒有了自己的事業之後,不需要母親的贊助,也就自然不願意和母親有聯繫。

這4種媽媽更容易培養出不孝順的孩子,希望你家不在其中

四:性格強勢的母親

這樣的媽媽,在家幾乎都是"一言堂",孩子做什麼事情,交什麼朋友都得聽媽媽的話。孩子覺得自己被束縛,沒有一點自主思考的自由。孩子想表達自己的看法,也會被媽媽當做是故意頂撞。孩子覺得家就是監獄,媽媽就是典獄長。等到他們可以獨自闖蕩之後,孩子也就會想方設法遠離媽媽,甚至不願意聽到媽媽的聲音,看到媽媽的照片。

這4種媽媽更容易培養出不孝順的孩子,希望你家不在其中

母親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但同時也是孩子最親密的朋友,尊重孩子意願,關愛孩子,將來孩子才會感恩,才會"反哺"。

那麼媽媽該如何做呢?

以身作則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有什麼樣的習慣,孩子就會有模有樣的學習,所以說家長要幫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需要以身作則,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

這4種媽媽更容易培養出不孝順的孩子,希望你家不在其中

並且告訴孩子什麼樣的習慣是好的,什麼樣的習慣是壞的,比如“吃飯的時候不許看電視,睡覺前不可以吃零食”,並且教孩子學會禮貌用語和懂得拒絕。

3歲半到6歲時,是孩子建立規則感的關鍵時期。家長應幫助孩子建立規律的生活作息,幫助孩子形成基礎的規則意識。除此之外,如果孩子出現了不當行為,要讓他為自己的錯誤行為付出一定代價,比如適當剝奪一次他最在乎的東西,或者最想做的事情。

通過規則感的建立,讓孩子知道,做了錯事,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對孩子的規則意識的灌輸,是先從公眾場合不大聲喧譁,坐地鐵乖乖安檢,等餐需排隊這些小事開始的。

這4種媽媽更容易培養出不孝順的孩子,希望你家不在其中

剛出生的孩子就是一張白紙,想讓孩子長成什麼樣完全取決於你,所以父母要抓住孩子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能讓孩子走的更遠。

這4種媽媽更容易培養出不孝順的孩子,希望你家不在其中

我為大家推薦一套育兒書,"正面管教"系列叢書,包括《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正面管教》、《哈佛家訓》、《捕捉兒童敏感期》、《好媽媽不吼不叫》以及《好媽媽不打不罵養育男孩》

,以便實現親子間的相互理解,實現輕鬆溝通。

孩子的教育是頭等大事,因而正確的教育方式是十分重要的,該系列叢書旨在造就優秀的父母,讓孩子擁有一個更美好的童年與未來。

這4種媽媽更容易培養出不孝順的孩子,希望你家不在其中

這4種媽媽更容易培養出不孝順的孩子,希望你家不在其中

該系列叢書六本共計89元,換算下來每本還不到15元,還不到爸爸的一包煙錢,但這6本書貼近生活案例,能夠全面的幫助家長梳理問題,實在是物有所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