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和巴洛克:從“大衛”主題的雕塑展開

我是腦子有包吧給自己立下了一個flag寫巴洛克藝術,然而我明明最不喜歡從流派來理解藝術啊……

flag立下來了,斷沒有不完成的道理(這就是很多時候覺得自己生活的蠻累的原因之一啦),所以還是從貝尼尼切入,從單獨的藝術作講講我淺見下的巴洛克藝術吧


首先是最著名的大衛主題雕像,可以看看巴洛克風格貝尼尼的大衛和文藝復興時期米開朗基羅的大衛(也是最著名的大衛)

大衛的故事簡單來說就是以色列和腓尼基開戰,腓尼基的將領是巨人歌利亞,造成以色列久攻不破。牧羊人大衛在給以色列軍隊送飯的時候看到巨人在陣前叫罵非常不爽,於是就拎著小石子兒解決了這個巨人的故事(當然大衛是有神明保佑的)。

貝尼尼剛好取材了大衛正在用投石機瞄準巨人的這個時刻

文藝復興和巴洛克:從“大衛”主題的雕塑展開

文藝復興和巴洛克:從“大衛”主題的雕塑展開

大衛已經傾到了右邊,正準備完成給巨人的致命一擊,全身的肌肉由於發力顯示出了淺淺的線條。

最傳神的就是表情,大衛皺著眉頭瞄準可能正在移動的目標,嘴唇緊緊的抿著,既像是在發力,又像是頭一次面對戰場上的龐然大物引起的緊張和恐慌。

文藝復興和巴洛克:從“大衛”主題的雕塑展開

其實這個雕塑的大衛肌肉並不那麼誇張,畢竟只是一個每天有氧運動的牧羊人,在極度用勁的時候才會從皮下脂肪含量較少的軀體中露出一點淺淺的痕跡,貝尼尼把握的相當好。

並且大衛的衣服、投石帶、裝石子的小竹簍,也都纖毫畢現。


下面這個就是文藝復興代表作品米開朗基羅的大衛(總感覺這個作品此處需要有掌聲)

文藝復興和巴洛克:從“大衛”主題的雕塑展開

這時候的大衛其實比貝尼尼的狀態還要往前,正在用目光追蹤他即將襲擊的目標,動作相對靜態,只是左手拎著衣服搭在左肩上而已,表情雖說有一些,但僅僅是皺眉,神態比起貝尼尼的相對平和。

但是——

你看這些肌肉的細節

文藝復興和巴洛克:從“大衛”主題的雕塑展開

​這是並沒有發力的少年,非常明顯的胳膊肌肉線條和腹肌、以及不是練家子出身完全顯示不出來的兩脅下的肌肉線條。

文藝復興和巴洛克:從“大衛”主題的雕塑展開

同樣,這是自然下垂的右手,沒有握拳,竟然血管爆出。

文藝復興和巴洛克:從“大衛”主題的雕塑展開

表情近景,透出“我就這麼遠遠的看著你”的深邃的感覺。


比較完兩個同樣題材的作品,文藝復興風格和巴洛克風格各自特點也比較明顯了:

文藝復興

講究靜態、平衡、精細,尤其是對於人體結構的把握一定要到位。人體,在文藝復興藝術家的眼裡面就是最完美的藝術品,需要纖毫畢現的呈現出來。

巴洛克

比較喜歡動態,尤其是對於某一個動態應激場景下人瞬間的反應的固定化情有獨鍾。藝術家們喜歡把動作定格,斟酌推敲人物此時的心裡、神態,並且描摹到作品上去。

兩個風格其實都有所長,文藝復興是講究古羅馬時候的精密和四平八穩,巴洛克就是要打破這種穩態,更加鮮活生動。


當然,早期的巴洛克風格確實讓人耳目一新,但是到了後期過於講究纖巧、繁複和華麗,後期慢慢變化成了只有一套重重外殼而不能通過手法表現藝術家思考和藝術作品靈魂的雞肋

所以說啊,過於追求呈現形式反而忽略了本身要表達的藝術思考和靈魂,才是後期巴洛克不讓我喜歡的原因。

但是外觀抓人眼球這個定律好使啊,現在的人,聽到“巴洛克”,大概都會想到層疊的紋樣、歐式的復古與豪華、華麗細緻的花紋和過於“歐式”的弧度,可是藝術家真的想要表達什麼呢?

巴洛克,最終成為了她的原意所指——一顆“變形的珍珠”(barroco)。

華麗麗收場的諷刺作品。

可是,舞臺並沒有落幕,沉浸在其中的人們正在迎接更加富麗堂皇的“洛可可”的出現呢

對不起實在講不下去洛可可風格,大概是我最討厭的風格沒有之一了……

既然提到了米開朗基羅,這位大師還有一些很棒的雕塑作品,下次從推薦他

開始~

(文藝復興三傑,終究是難以避免提及啊……)

最後一個彩蛋,貝尼尼其實也是一個長得比較好看的藝術家哈哈

文藝復興和巴洛克:從“大衛”主題的雕塑展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