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闢謠「第二期」“小保險公司”真的不靠譜嗎?

米娜桑歐哈喲,張經紀的“保險闢謠”系列正式開啟了,歡迎訂閱!


先說結論:保險公司的所謂“大小”,只是知名度而已!

“小保險公司可不能買,倒閉了咋整,錢都沒了”

“你都沒聽說過,你敢買嗎?”

“交幾十年呢,小公司你能放心嗎?”

在接觸大多數業務人員的時候,如果您拋出了“聽說某某公司保的可全了,還便宜”的疑慮,這些業務人員通常的做法,幾乎沒有對比產品本身的,更沒有對比產品是不是更加適合投保人需求的,往往直接回一句“小保險公司看都不用看,哪天黃了都不知道”的萬金油話術,搞的一般人無法反駁。更因為投保人自己也不知就裡,信息不對稱,導致投保人本身也是持相同態度。那麼果真如此嗎?這真的是徹頭徹尾的“大謠言”!

非常理解這種想法:

1、“小公司都沒聽過,哪敢相信?”真的不能相信嗎?

2、“大公司,做那麼久了還能立足,怎麼也有厲害的地方,相信它的安全穩定強於小公司”,那麼保險公司作為特殊的存在,是否如此呢?

鄙人張經紀為大家梳理一下,本質問題是這樣的:

第一、針對1,要解答的是保險公司的知名度的問題。

第二、針對2,要解答的是保險公司的安全機制問題。在【第一期】內容裡已有說過,保險公司可以倒閉,但不那麼容易倒閉,而且真的倒閉了,消費者的權益也會受到保護。


先來看下第一個問題。有兩層含義:

一、我們怎麼來定義保險公司的“大小”?用成立早晚?資產規模?知名度?

如果按成立最早(建國前當然不算)嗎?那是1949年的“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啊,但倒閉了啊(法律上叫做“分立”)。

這個問題很簡單,就是廣告的效應,你天天看,天天聽,走到大街上也能看到網點那鮮明的顏色和LOGO,今天聽明天見的,久而久之,你就認為是所謂的“大”公司了。所以,通常意義的大公司小公司,看的是“知名度”。

二、那“知名度”不高就是“小”嗎?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寫在前面:能拿到保險牌照的,肯定不可能是小公司了,註冊資本都是幾十億,而且還有一堆大佬拿著錢排隊等著註冊呢。


保險闢謠「第二期」“小保險公司”真的不靠譜嗎?

工銀安盛


比如工銀安盛人壽,作為保險公司,絕大多數人都沒聽說過。由三大股東合資組建:

工銀:這個都知道吧,宇宙最大銀行,工商銀行

安盛:法國安盛集團,宇宙最大保險集團,第三大國際資產管理集團

這三個大股東擺在這裡,你認為它是小公司嗎,你認為它會跑了嗎,店大欺客倒是有,那平安和人壽還大呢,也會店大欺客啊。你咋辦?

還有很多。舉幾個有代表性的例子,比如:

中英人壽,中方股東是中糧集團,“中”字輩的不用多說了吧,英方股東是英國英傑華(英國最大,保誠也說它最大,反正都是世界前幾)。

長生人壽,中方股東是長城資管,這公司你肯定沒聽過,但它的背後你一定聽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中國人壽保險集團。日方股東是日本生命保險相互會社,日本最大,百年老店。

光大永明,中方股東光大集團,500強央企,牛B哄哄的。另一方股東是加拿大永明金融集團,一樣的百年老店。。。

我們會發現,外方股東大多是發展百年,世界級的保險集團,在金融服務領域處於全球領先地位,中國加入WTO之後到即將到來的2020年之間,中國或多或少也為了保護本地的保險市場,“一刀切”不允許外資直接進來,當時要是進來了,中國保險就不用幹了,而且,保險很特殊,關乎民生穩定,全都扔給外國人,顯然也是不行的,但如今不一樣了,我們自己的國家強盛了,也有更健全更完善的金融機制了(比如保險公司的安全機制),要繼續開放下去,2020年開始,外資獨資險企要開始進駐中國保險市場了,以後的格局會如何變化。。。有空我們再嘮。

來個圖說明一下“知名度”問題吧,昨晚收到的,經過查詢屬實的。


保險闢謠「第二期」“小保險公司”真的不靠譜嗎?

保險公司廣告費用支出

2017年某安全年200個億的廣告費,日均5749萬,來自客戶的靈魂拷問:我的真金白銀是買了保險?還是全給你打廣告去了?

但是鄙人張經紀作為客觀中立的獨立保險經紀人,需要說的是2018年,四大險企廣告費均有下降,某安降至118個億了,從業內人士分析來看,廣告費宣傳費下降或與投資收益率下滑有關,具體分析不在我們今天討論範圍內,有空再嘮吧。


說完了第一個問題之後

“好吧,我知道保險公司沒有大小了,選大選小都一樣,那保險公司倒閉了咋辦?”

「第一期」我們聊過,保險公司可以倒閉,但不那麼容易倒閉,而且真倒閉之後,也有保障消費者權益的辦法,綜合回答就是:

第二個問題,保險公司的安全機制。

上文已經講過兩個了:再保險和保險保障基金。想看的點擊保險闢謠【第一期】查看後半部分內容

這次再講其他的幾個主要的:

門檻超高:設立條件嚴苛。不是誰想幹就想幹的,你尋思像你去工商局註冊一下就行那種嗎,那才是小公司。

超級有錢:註冊資本雄厚。動不動千億身家百億資金等著入局,還得排隊。

監管嚴格:中國銀保監會(現在已經合併就叫這名了,銀行保險由一家監管機構管),全宇宙最嚴監管。

償付能力:償付能力不足,直接接管你。

逐一來看


門檻超高:設立條件嚴苛

【保險法】第六十九條 設立保險公司,其註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人民幣二億元。

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根據保險公司的業務範圍、經營規模,可以調整其註冊資本的最低限額,但不得低於本條第一款規定的限額。

保險公司的註冊資本必須為實繳貨幣資本。

上來就是兩億,真湊兩億去試試,排隊都排沒影了,現在正在排隊的,都拿著幾十億呢。而且這兩億是“實繳貨幣資本”,啥意思,你去工商局註冊,一般都是認繳的,我認繳2000萬,但不用你真金白銀存在那,實繳就是要求必須存在那裡,不能動,保險更特殊,規定必須一次全部實繳,所以你只有兩億的話顯然不夠,你實繳放在那裡了,拿啥錢運作公司呢。

保險行業這樣要求,是因為容易發生資金風險(畢竟是金融行業),需要能夠保證自身的實力。

【保險法】第六十八條 設立保險公司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主要股東具有持續盈利能力,信譽良好,最近三年內無重大違法違規記錄,淨資產不低於人民幣二億元;

(二)有符合本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規定的章程;

(三)有符合本法規定的註冊資本;

(四)有具備任職專業知識和業務工作經驗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

(五)有健全的組織機構和管理制度;

(六)有符合要求的營業場所和與經營業務有關的其他設施;

(七)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條件。

看看,主要股東有持續盈利的能力,光有錢不行,你還得能盈利,才能給你機會進來玩,而且現在國家把控很嚴,不讓你隨便進來玩,不管你多有錢,慢慢排隊,國家讓了你再玩。


超級有錢:資本雄厚。

兩億的要求已經是夠雄厚了,但實際上,實際要花的錢,可比兩億多多了。

近年新獲批的保險公司,大多要堅持幾年不盈利的,沒有強有力的大金主在後面支持,敢玩嗎?你敢賭,國家還不讓呢。


監管嚴格:銀保監會對保險公司運營資本監管嚴格

保證金制度 + 責任準備金制度 + 公積金制度 + (保險保障基金制度,上期講過了)

【保險法】第九十七條 保險公司應當按照其註冊資本總額的百分之二十提取保證金,存入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指定的銀行,除公司清算時用於清償債務外,不得動用。

保證金,不是清償債務,不讓你用。保證了“倒閉”的時候,負債都能還得起,放心,不會借超了的,銀保監會媽媽不會讓的。

【保險法】第九十八條 保險公司應當根據保障被保險人利益、保證償付能力的原則,提取各項責任準備金。

保險公司提取和結轉責任準備金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制定。

責任準備金是要著重知道的!

責任準備金就是與保險責任等值的資產,作為後盾,隨時準備履行保險責任。

發生“保險責任”所需要賠付給你的錢,已經由法律規定存好了,能不賠嗎,常聽說保險公司兩不賠,是“這不賠,那不賠”,真正沒賠付產生糾紛的,80%多因為“未履行如實告知”,另一大部分是“確不在保障範圍內”,這個大謠言我們以後再說。

【保險法】第九十九條 保險公司應當依法提取公積金。

保險公司公積金,不是福利發給員工的,是保險公司賺了錢了,你不能拿走就隨便消費去了,你得拿出年利潤稅後10%,列入公司法定公積金,累積到註冊資本的50%的時候,就可以不用存了,好大一筆錢是不是,幹嘛用呢,虧了用這個彌補,不虧的話,財產就穩步增加了,防止某些人賺錢了就消費,是不是。

看看,還沒等開始收錢呢,先存下一大堆錢。邊賺錢還要邊收錢呢。

SO,你以為保險公司好乾嗎?

償付能力:償付能力不足直接接管。

【保險法】第一百零一條 保險公司應當具有與其業務規模和風險程度相適應的最低償付能力。保險公司的認可資產減去認可負債的差額不得低於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數額;低於規定數額的,應當按照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的要求採取相應措施達到規定的數額。

償付能力,我們經常能看到,都在百分百以上,解釋起來太複雜用不著知道,我們需要知道兩點就可以了。

  1. 安全角度,越高越好
  1. 經營角度,達到監管要求即可。

綜上,你還覺得保險公司有“小公司”嗎?保險公司還會不靠譜嗎?不靠譜的不是公司,是人,營銷人員為了出單,健康告知全寫“無”,誇大產品保障責任,嚴重銷售誤導,所以才賠不到錢的。

那咋辦?找鄙人張經紀啊,還原保險真像,拒絕一切謠言,請點擊關注。


保險闢謠「第二期」“小保險公司”真的不靠譜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